• 美比欧疤痕平治疗增生性瘢痕的B超疗效测定(附950例报告)
  • 目录

    山东省淄博制酸厂职工医院(255200)

    王光跃 刘善武 刘万辉 穆若胜 杨乃新 田 霞 张洪平

    [摘 要]目的:以美比欧疤痕平治疗和控制增生性瘢痕是临床工作中经常应用的治疗方法,但还缺乏评价疤痕平治疗和控制增生性瘢痕疗效的方法。本文应用B超探测增生性瘢痕的厚度和增生性瘢痕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关系,拟探讨一种客观、无创的疗效评价方法。方法:选用符合标准的200例患者及30例单纯应用压力疗法的患者做为对照组。结果:本组200例患者中显效170例,有效30例,无效为0。总有效率100%。单纯应用压力疗法的患者显效和有效时间比应用美比欧疤痕平+压力疗法晚3个月。结论:B超探测显示全疗程应用美比欧疤痕平后,瘢痕的厚度及与周围组织的 粘连关系有明显的改善,并且感到舒适,关节活动柔软度明显加强。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 疤痕平 B超

    Assessment of the Efficacy of MEBO Scar Lotion in Treating Hyperplastic Scar by B Ultrasonic Examination (A Report of 950 Cases)Wang Guangyue, Liu Shan wu, Liu Wanghui, et al., Hospital for Staff and Workers, Zhibo Acid Factory, Sha ndong Province 255200

    [Abstract]Objective: To find an objective and non-injury method for the assessme nt of the efficacy of MEBO Scar Lotion in treating hyperplastic scar. Method: 20 0 cases of hyperplastic scar were treated with MEBO Scar Lotion and 30 cases as controls were treated with pressure therapy. B ultrasonic examinations includ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scar, and the adhesion of the scar to the surrounding tiss ues were done. Result: 170 out of the 200 cases showed very good therapeutic res ult and 30 cases were improved. The ineffective rate was 0% and effective rate was 100%. Pressure therapy showed its effect 3 months later than MEBO Scar Lotio n plus pressure therapy. Conclusion:B ultrasonic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after treated with MEBO Scar Lotion, the thickness of the scar and adhesion to the surrounding tissue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Patients felt comfortable and the joints were very flexible.

    [Key words]Hyperplastic scar MEBO Scar Lotion B ultrasonic examin ation

    增生性瘢痕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产物。但瘢痕生长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发生各种并发症,诸如外形的破坏及功能活动障碍等。因此,增生性瘢痕的防治成了烧伤康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增生性瘢痕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创,无痛苦,容易被患者接受。我科自1995年以来,临床应用美比欧疤痕平治疗近千例瘢痕患者,收到良好的效果。评价增生性瘢痕治疗和控制的方法种类繁多,例如进行血尿生化和免疫检测,瘢痕表面温度测定及病理分析等。然而,应用B超探测增生性瘢痕的厚度变化,是一种经济方便,效果比较可靠的方法。通过B超所显示图像资料的灰度分析以及应用视频印象机记录有关图像资料,可给临床医生提供形态学资料,可直接进行临床评价。

    一、临床资料

    作者自1995~1999年间,临床应用美比欧疤痕平治疗瘢痕病人950例,其中男530例,女420 例。选取其中符合本组观察标准的病例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选取30例单纯应用压力疗法者作为对照组。

    1.病例选择标准: ①本组病例均为创面愈合后1个月以内;②增生性瘢痕部位均位于躯干部和四肢;③患者能接受全程应用疤痕平治疗,并且严格按照说明书应用;④增生性瘢痕面积在3%以上;⑤配合弹力绷带或弹力套进行压力疗法;⑥能定期复诊。

    2.疗效标准:根据临床症状改善的程度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类。[1]。

    显效:增生性瘢痕完全成熟,脱下弹力套数小时后,瘢痕不再充血,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瘢痕变平,与周围皮肤在同一平面,柔软而又弹性,痒痛感觉消失。

    有效:增生性瘢痕尚未达到成熟,瘢痕充血虽已显著减轻,但颜色还未转为正常;瘢痕略高于皮肤;柔软但无弹性;有轻度痒痛感觉。

    无效:应用美比欧疤痕平后瘢痕外观和症状无改变。

    3.方法:仪器:采用日本EUB-40型及美国SPECTRA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5MHZ及10MHZ

    检查方法:患者取合适体位于检查床上,探头涂耦合剂后置于增生性瘢痕的表面进行观测。

    B超标准:应用美比欧疤痕平治疗前,进行增生性瘢痕B超测定厚度及观察增生性瘢痕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关系,应用视频印象机纪录测定图像;以后每治疗1个月,测量一次,并纪录进行前后对比。

    美比欧疤痕平应用方法:创面愈合后,先用清水清洗愈合后皮肤,将疤痕平均匀涂于增生性瘢痕上,涂用美比欧疤痕平的量一定要少,一般不多于其他润肤品,并且用手指按摩5分~10分钟(创面 刚愈合后的瘢痕皮肤,在20天内不应按摩)以增加药物的吸收,然后配合弹力绷带进行压力疗法。美比欧疤痕平每日应用3~4次[2]。疗程:最短10个月,最长20个月。

    4.结果:治疗组显效170例,有效30例,无效为0。总有效率100%。单纯应用压力疗法的患者显效和有效时间要比应用美比欧疤痕平+压力疗法晚3个月左右。本组病例未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充分体现疤痕平天然中药成分的优越性和良好的皮肤适应性。

    二、讨 论

    瘢痕的治疗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创伤康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该项任务的重点是观察烧伤创面愈合后14个月内的继续治疗,是否能有效控制增生性瘢痕和最大限度的防止畸形的发生。同时也需要病人、家属及康复医生等多方面的配合。

    瘢痕的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现在保守治疗方法虽然较多,但仍然不能有效地控制瘢痕的增生和挛缩,故增生和挛缩所导致的影响美容和关节功能障碍,最终仍需手术整复。目前手术整复的术式也较多,但是手术整复前,对瘢痕的厚度和瘢痕组织存在的层次分析以及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临床尚无确切的诊断方法。作者多年来致力于瘢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设法寻求一种能在手术之前,准确反映出瘢痕组织存在的厚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特别是与深部组织的解剖关系及粘连程度。期望为临床医师提供理论及形态学依据,提高整形美容手术的临床效果。

    B超检查方法经济、准确、方便、无痛苦,且能直接显示软组织、肌腱和骨骼的图像,即使反复检查,患者也易于接受,其诊断准确率较高,并且可提供较为可靠的图像等形态学资料。通过B超的灰度显示分析以及利用视频印象机记录有关图像资料给临床提供形态学依据,此为重要的临床资料。但是瘢痕表面凹凸不平,可影响正常的检测,尽管我们采用了一定的补救措施,但有时还会影响测试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瘢痕的X线平片不易有阳性提示,虽然CT,MR扫描可以部分显示组织情况,但对这类患者可能有小题大做之嫌,而B超能准确的反映出瘢痕的厚度及与周围组织的比邻关系,做出定位诊断。同时还可多平面,反复应用无接受放射线之弊端。这对临床治疗方法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只要熟悉正常组织存在的解剖结构及其比邻组织的声像图在瘢痕存在部位声像图上出现各种异常改变,是不难做出定位诊断的。

    本文研究方向是通过印象片的灰度的改变,通过计算机的图像处理,能象CT片一样,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检测手段。作者还拟通过病理切片与印象片的同一部位的计算机处理,得出分析结果,形成一个图像分析软件,以供临床医师使用。同时还设想通过分析印象片与尿羟脯氨酸,血羟脯氨酸[3],5—羟色胺,氨基已糖,肥大细胞及经皮氧分压测定[4、5],血管热刺激舒张指数测定等项指标的关系,对胶原的生成情况进行分析,最后达到判断增生性瘢痕是否成熟标准。故作者认为B超检测是了解瘢痕增生情况的一种良好的临床判定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但目前只能做到定位诊断,至于定性诊断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国外学者也曾做过B超探测瘢痕厚度方面的研究。佐野丰认为增生性瘢痕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特征,其密度、质地与正常皮肤及皮下组织不同,所以可以利用超声测定增生性瘢痕厚度,但在测量技术上应采取一些措施。

    对于疗效判定标准,Leung[6]是以增生性瘢痕的颜色、弹性质地、厚度等指标分若干等级。颜色分稍红、粉红、红、紫红、深紫红;弹性分很软、软、稍硬、硬、坚硬或起水泡;厚度分很薄、薄、稍厚、厚,明显增厚。将以上3项指标的各级综合,以划分增生性瘢痕严重程度,其中各项指标判断主要依靠肉眼观察及照相比较,弹性可用弹性计测定。然而我们采用的是国内唐晓熹提出的标准[1],认为这种标准比较规范,便于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唐晓熹,杨丽英,史济湘,等.弹力套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9,4:267~269

    [2]北京光明中医烧伤烧伤研究所.疤痕平使用说明书

    [3]Spurr ED,er al. Incidence of hypertrophic scarring in burn-injured children. Burns, 1990,16:179~181

    [4]Sang T A,et al. Topical silicone gel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 pertrophic scar.Arch Surg, 1991,126:499~504

    [5]W.Bradford Rockwell,et al.Keloids and hypertrophic scars:a comprehensive r eview. Plastic reconstructive surgery, 1989,84(5) 828~837

    [6]Leung KS,et al.Microcirculation in hypertrophic scar after burn injury.J B urn Care Rehabil, 1989,10:43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