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兖州矿务局第二医院、兖州烧伤中心(273500)
王成传 蒲志彪 刘洪斌 周立国 曹成如 桑兆兴 董芳 葛俊兰
内容摘要 为验证MEBO保持创面湿润的作用,我们采用家兔深Ⅱ度烧伤模型,设置伤前(0)和伤后0.5、6、24、48、72、168小时7个时相点,以局部水分蒸发量、创面表现及病理组织学为观察指标,与自然干燥暴露及凡士林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伤后涂布MEBO的创面水分蒸发量较自然干燥暴露显著减少(P<0.01),接近正常皮肤,但又不象凡士林那样过分遏制了创面水分蒸发,显示了较好的通透性,不影响包含水分在内的引流物的引流,具备实现创面湿润的条件,可为创面组织提供一个近似于生理的湿润环境。作者对其作用机制一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MEBO 湿润
Abstract To verify the burn wound moisture maintaining effect of MEBO, rabbits with second degree burn wounds were treated with MEBO. Observations were conducted at 0 (before burn), 0.5, 6, 24, 48, 72, and 168 hours post burn. The data of wound moisture evaporation, wound condition and pathohistological changes in the wounds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burn wounds treated with vaseline and dry exposed therapy .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wounds treated with MEBO had moisture evaporation close to that of normal skin and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wounds treated with dry exposed therapy(P<0.01). MEBO did not obstruct skin moisture evaporation as vaseline did (P<0.01). Wounds treated with MEBO had good permeability and adequate drainage. MEBO provided the wounds with a physiological moist environment.
Key words MEBO moist environment
让烧伤组织处在一个“湿润”的生态环境内排除坏死组织和再生修复,是烧伤湿性医疗技术的精髓,也是有别于干性疗法或其它疗法的核心问题。因此,就要求其专用药品——湿润烧伤膏(MEBO)首先应具备阻止水分蒸发而又不影响创面引流的能力,针对上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下面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动物:健康中国本兔42只,体重2.1~3.0kg,雌雄不拘(雌兔为未孕者)。
二、主要试剂和仪器:MEBO由北京光明中医烧伤创疡研究所研制;医用白凡士林由南昌扬子洲制药厂生产;测定水分蒸发的仪器为EPIC型Servomed蒸发仪。
三、家兔深Ⅱ度烧伤模型的复制:实验当天,背部以8%硫化钠溶液脱毛。2%的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40mg/kg)。尔后,在兔背部两侧均用一直径3cm的100℃铜质圆形烙块接触烧灼4秒。造成深Ⅱ度烧伤(病理切片证实)。
四、实验设计:
1.配对设计(自身对照):兔10只,伤前背部正常皮肤测蒸发量,取正常读数;然后按上述方法致伤,一侧创面直接涂MEBO治疗,药层厚0.5~1.0mm,每隔6~8小时换药一次,作为实验创面;另一创面自然干燥暴露,作为对照创面。于伤后0.5、6、24、48、72、168小时在烧伤创面上复测、取读数。并观察每个创面的愈合时间。
2.完全随机设计(实验对照):兔24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一组应用MEBO,为实验组;另一组自然干燥暴露,为对照组。两组处理方法及测取数据的时相点均同自身对照组,测蒸发量,观察创面演变情况,同时于伤后每个时相点两组创面取材作病理学检查。
3.凡士林组:免8只,伤部涂凡士林,涂布厚度、换药间隔时间同MEBO组,观察指标同完全随机设计组。
环境温、湿度分别控制在25~28℃和50±5%之间,所获数据均以±SD表示,采用配对计量资料比较的t检验、近似法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 果
一、创面水分蒸发量:
烧伤后,对照创面或对照组创面水分蒸发量均大幅度增加,伤后6小时达峰值;之后,呈现一个缓慢持续下降的趋势。与对照创面(组)相比,涂MEBO的创面水分蒸发量则明显减少,二者各时相点的蒸发量之间增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1、2)。凡士林组则维持在一个比较恒定的低水平上,无论与伤前正常皮肤,还是与MEBO组之间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3)。
二、大体观察:
伤后三组创面均呈红白相间或苍白色,且因炎性肿胀而高出疮缘;随后,对照组创面逐渐干燥而凹于创缘。实验组创面则始终呈现湿性,伤后48小时肿胀明显消退,坏死组织开始由表及里地液化、脱落。自身对照兔实验创面愈合时间短,与对照创面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表4)。凡士林组则不然,6小时即发生浸渍现象,时间愈久愈明显,肿胀程度重且持续时间长,溶痂也较MEBO组早。
三、病理学检查: 光镜下,三组创面组织的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均显示深Ⅱ度烧伤的病理学改变。伤后半小时三组间无多大差异;6小时后,受累组织结构变疏松,部分细胞呈空泡变,纤维组织稀疏,上述征象以凡士林组最显著;微血管扩张或栓塞并可见少量白细胞浸润。24小时以后,对照组凝固坏死区不断扩大、加深而融合,微循环进一步淤滞、栓塞,可见大量炎性细胞(以中性白细胞为主)浸润,至48小时后逐渐集中到坏死组织与存活组织交界处而形成白细胞浸润带,这一现象随时间推移愈演愈烈。MEBO组的创面,部分淤滞区组织逐渐恢复正常结构,其微血管仍呈扩张充血,也有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呈散在分布,但48小时后趋向坏死组织与MEBO的交界面,故该处密度较高。凡士林组的创面,其组织学改变与MEBO组不尽相同,主要为组织的空泡化较前更明显,炎症反应弥漫且较MEBO组为重。 讨 论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