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庆华 杨文东
作者单位:257343山东东营,山东省广饶县花冠镇医院(孙庆华);257447山东东营,山东省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杨文东)
【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与凡士林在治疗体表脓肿切排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体表囊肿伴脓肿切排术后创面分别采用湿润烧伤膏纱条和凡士林纱条换药治疗,分为湿润烧伤膏组和凡士林组,分别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局部明显疼痛例数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体表囊肿伴脓肿切排术后,伤口分别用湿润烧伤膏纱条和凡士林纱条换药治疗,伤口均愈合,但湿润烧伤膏组(9.7 d±1.5 d)较凡士林组(14.9 d±2.6 d)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0.01),明显疼痛患者例数显著降低(7.5%与75.7%)(P<0.01),复发率也显著降低(1.3%与21.6%)(P<0.01)。结论 应用湿润烧伤膏纱条治疗体表囊肿伴脓肿术后创面能够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患者疼痛及降低复发率,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体表脓肿;湿润烧伤膏纱条;凡士林纱条;手术创面;临床疗效
【标识符】doi:10.3969/j.issn.1001-0726.2011.02.014
【文章类型】临床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perform the comparative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MEBO Wound Ointment and Vaseline in the wound treatment after surface abscess excision. Method Perform the dressing-change with MEBO Gauze and Vaseline Gauze respectively on the wounds after surface abscess excision of two groups: MEBO Group and Vaseline Group and then the wound healing time, local pain scale and recurrence rate were observed. Results All wounds were healed, but MEBO group had apparently shorter periods of healing(9.7±1.5) than that (14.9±2.6) of Vaseline group (P<0.01). The case of apparent pain complaint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MEBO Group: 7.5%, Vaseline Group: 75.7%) (P<0.01). Either did the recurrence rate (MEBO Group: 1.3%, Vaseline Group: 21.6%)(P<0.01). Conclusion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MEBO Gauze in the wound treatment after surface abscess excision, the healing periods can be apparently accelerated with lowered pain complaints rate and recurrence rat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being obvious.
【Key words】Abscess; Body surface; MEBO Wound Ointment gauze; Vaseline gauze; Surgical wound;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皮脂腺囊肿、表皮样囊肿及皮样囊肿是三种主要的体表囊肿,大多数囊肿位置较浅,易发生感染,尤其发病时的疼痛及其他症状轻,患者重视不够,导致不能够及时手术摘除。若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则易形成脓肿,此时需行脓肿切开排脓术,创面敞开换药。为了对比观察湿润烧伤膏纱条与传统用凡士林纱条在治疗体表脓肿切排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我们分别采用湿润烧伤膏纱条和凡士林纱条换药治疗体表脓肿切排术后创面,即分为湿润烧伤膏组和凡士林组。分别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局部明显疼痛例数及术后复发率。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共治疗体表囊肿伴脓肿患者117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45例,年龄37.5岁±12.8岁。其中皮脂腺囊肿伴脓肿形成73例,表皮样囊肿40例,皮样囊肿4例。位于背部69例,臀部28例,四肢11例,胸壁6例、面部3例。脓腔体积在6.0 cm3~243.2 cm3之间。脓肿切排术后创面分别采用湿润烧伤膏纱条及凡士林纱条换药治疗。接受湿润烧伤膏治疗者80例,凡士林治疗者37例,2组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
1.2.治疗方法
在体表囊肿周围行局部浸润麻醉,麻醉生效后于脓肿表面作一直切口,切至脓腔,清除脓液,用刮匙稍稍刮除囊腔壁,清除残留囊肿的囊壁,再用0.5%活力碘清洗脓腔。湿润烧伤膏组在清除脓液后采用湿润烧伤膏纱条填塞脓腔;凡士林组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脓腔。湿润烧伤膏纱条和凡士林纱条是分别将湿润烧伤膏及凡士林放入方盘中的纱条上,经高压蒸汽灭菌制成的。术后均给予抗生素5 d~7 d抗感染治疗,伤口1 d~2 d换药1次。观察指标为创面愈合时间、局部明显疼痛例数及术后复发率。
1.3.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_)±s表示,显著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显著性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表1显示:两组的年龄、性别比及脓腔体积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湿润烧伤膏组与凡士林组在体表脓肿切排术后创面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2。
表2显示:体表囊肿伴脓肿切排术后,伤口分别用湿润烧伤膏纱条和凡士林纱条换药治疗,伤口均愈合,但湿润烧伤膏组愈合时间较凡士林组显著缩短(P<0.01),明显疼痛患者例数显著降低(P<0.01),复发率也显著降低(P<0.01)。
3.讨论
体表囊肿伴脓肿切排术后,伤口分别用湿润烧伤膏纱条和凡士林纱条换药治疗,伤口均愈合,但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明显疼痛例数及复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
3.1.缩短愈合时间
湿润烧伤膏中含有活血化瘀的植物成分β-谷甾醇,可明显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局部组织的淤滞损伤,使间生态组织复生,避免组织的进行性损伤,通过促进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的再生修复,加快肉芽组织形成,促进创面愈合[1]。在本研究中,湿润烧伤膏组愈合时间为9.7 d±1.5 d,凡士林组愈合时间为14.9 d±2.6 d,两者相差显著(P<0.01),湿润烧伤膏组疗程较短。因此,湿润烧伤膏可促进创面愈合。
3.2.缓解疼痛
疼痛的原因是直接或间接痛觉神经末梢暴露、损伤、受刺激而发生早期疼痛,继而是组织的代谢产物及微生物侵袭创面,局部组织的微血栓形成,使痛觉神经末梢缺血、缺氧造成局部创面的疼痛。湿润烧伤膏基质中的麻油、蜂蜡等成分,具有保护创面、隔绝空气对创面直接刺激的作用;湿润烧伤膏还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可解除局部微循环功能障碍,改善神经末梢的缺血、缺氧状态,从而达到止痛效果;湿润烧伤膏还可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产生有效地止痛作用[2]。在本研究中湿润烧伤膏组明显疼痛患者发生率为7.5%,而凡士林组为75.7%,两者差别显著(P<0.01)。因此,湿润烧伤膏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
3.3.预防复发及感染
体表脓肿切排术后残留囊壁是创面愈合后引起复发的一个主要因素,湿润烧伤膏可与创面的坏死崩解组织发生反应[3],进一步清除感染坏死的囊壁,大大降低了囊肿的复发率。创面感染是其复发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湿润烧伤膏能减轻局部及全身性炎症反应,加快创面愈合速度,提高愈合质量[4]。湿润烧伤膏是以抑菌的方法抗感染的:破坏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割断细菌营养成分的供给;具有良好地促进局部微循环恢复的功能;可使创面坏死组织尽快液化排出;较膏剂型的屏障隔离作用,具有良好地预防和抗感染的功效。湿润烧伤膏所含的β-谷甾醇、小檗碱是天然抗生素,对常见的致病菌都有抑制、控制其生长繁殖的作用[5]。在本研究中湿润烧伤膏组的复发率为1.3%,而凡士林组为21.6%,两者差别显著(P<0.01)。可见,湿润烧伤膏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综上所述,凡士林纱条外敷对创面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不利于组织细胞修复[6]。湿润烧伤膏纱条较凡士林纱条治疗体表囊肿伴脓肿术后创面能够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患者疼痛及降低复发率,临床疗效显著,可替代目前沿用的凡士林油纱。
参考文献
[1]李杰辉,唐乾利,张力,等.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对皮肤溃疡修复创面的实验研究[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7,19(4):299~301.
[2]徐荣祥.烧伤医疗技术蓝皮书(第1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2.
[3]徐荣祥,等.烧伤再生医学与疗法临床手册[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6:43.
[4]高华,徐滨,尚念胜.湿润烧伤膏对烫伤大鼠炎症反应与创面愈合的影响[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0,22(1):9~11.
[5]郭玉波,陈红杰.MEBO治疗褥疮临床体会[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6,18(1):64~66.
[6]徐荣祥.生命之美,美在细胞——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烧伤卫星会议即席演讲[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2,14(4):222~228.
(收稿日期:201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