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烧伤湿性医疗学术的自然辩证观
  • 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56603) 张 锴

    烧伤湿性医疗学术创立以来,临床科研得到极大发展,说明其体系完备,符合自然规律,这与其创立者徐荣祥教授重视哲学、重视自然辩证法有关。徐荣祥教授汲取中医精华及现代科技成果,并对其分析上升到哲学高度,形成一套较完善的湿性医疗学术体系,包括湿润暴露疗法(MEBT)及湿润烧伤膏(MEBO),其中的哲学内涵用一篇文章难窥其全貌,仅从自然辩证观对烧伤湿性医疗学术进行一点浅析。

    一、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恩格斯在一个多世纪前写成《自然辩证法》标志着自然辩证法的确立。为自然科学工作者提供了有力武器,其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辩证法对自然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很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它才能为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的过渡提供类比,从而提供说明方法[1]。二十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越来越深刻地揭示出自然界的各种联系,这促使许多科学家尤其是一些作出重大贡献的大科学家,日益重视哲学的学习和研究。爱因斯坦曾经研究过历史上许多哲学思想,他本人也有许多哲学论文,其中洋溢着深刻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量子力学创始人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把自然辩证法看成是科学的支柱,是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东西[2]。医学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也遵循哲学和自然辩证法规律。学习和研究一下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医学家的成长过程,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给人以启示,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他那个科学领域的方法论专家,都懂得辩证法。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张孝寨教授告诉我们,一个造诣较高的医生要懂一点自然辩证法[3]。徐荣祥教授非常重视哲学思想的建立,曾多次在学术会上提出要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医生或医学家,必须学习哲学和辩证法,他的“整体与个体论”等哲学思想给我们的临床及科研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哲学思想的建立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更好的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

    二、湿性医疗学术与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提出,辩证法的规律就是从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历史中被概括出来的。辩证法的规律正是历史发展的这两个方面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它们可以简化为下面三个规律:
      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
      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4]
      1.湿性医疗学术与质量互变规律
      恩格斯说在自然界中,质的变化对于每一个别场合都是以严格地确定的方式进行,只有通过物质或运动的量的增加或减少才能发生。对于有生命的物体,这个规律也适用,但它是在非常复杂的条件下起作用的,而且我们现在还不可能进行量的测量[5]。一个世纪过去了,科技有很大发展,以前不能测量的现在都有量的规定性。湿性医疗学术遵守质量互变规律,认为治疗大法在于把握度,MEBT中的湿度是生理性的湿润,要保持细胞的正常的湿润度,脱水与水肿都不是湿润,在宏观上是保持在干燥与浸渍之间的近于生理范围内。依靠的是MEBO的药理作用及MEBT。这里面有度的掌握问题,如涂药的厚度、频度以及环境温度等。度把握不好就会发生质变,发生创面加深、感染、不愈合等问题。以质量互变规律把握湿性医疗学术会令人豁然开朗。
      在MEBT的治疗过程中,我们会观察到量变到质变的全过程,即创面愈合的全过程,这在以往的包扎疗法、痂下愈合方法及植皮方法所很难看到的,通过连续的观察有利于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我们可以看到液化物由少到多、由多到少的变化;可以看到“红边现象”及上皮的生长,可以看到皮岛的出现及扩展。最终发生了质变,创面完全上皮化,即创面愈合。对于面积大的皮肤缺损,利用传统方法很难封闭创面,除非植皮。而在MEBT的病历中,一个20cm宽的创区可以自然修复,这不仅是量的区别,而且是质的区别,其中的机理仍需探讨。
      2.湿性医疗学术与对立统一规律
      自然辩证法认为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因,内因是第一位的,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第二位的,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在烧伤的治疗中,创面的愈合存在着内因(残存的皮肤附属器等上皮组织)与外因(创面愈合所需的湿度、温度、抗感染措施等)。湿性医疗学术特别重视内因,认为烧伤局部存在着残存的上皮组织,可以再生,配合肉芽组织的生长达到创面自愈。这不同于传统疗法,把重点放在外因上,把抗感染措施放在第一位,采取干燥、切痂植皮的方法,由于这些方法使部分上皮组织干燥坏死或被切除,忽视了创面修复的内因即对残存上皮的保护。当然外因也是很重要的,湿性医疗学术也非常重视外因,主张湿润暴露为组织修复提供接近生理的湿润环境。并主张对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烧伤治疗中的主要矛盾是损伤与修复之间的矛盾。湿性医疗学术认为除原发损伤外,还存在十大损伤:余热损伤;空气损伤;干燥或湿润损伤;自身化学损伤;水肿病理性损伤;微循环瘀滞带损伤;组织瘀滞损伤;组织排斥反应;组织细胞解体产物损伤;医源性损伤。处理创面时要避免损伤,保护残存组织,在损伤与修复这对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修复,只要创造一种近于生理的湿润环境,避免损伤,残存组织的修复、再生是必然的。在烧伤治疗中抓住损伤与修复这对矛盾就是抓住主线,使治疗更明确。
      湿性医疗学术中的湿润与传统疗法中的干燥的矛盾不是简单的干与湿的对立,而是保护组织和损伤组织的矛盾。因为干燥即脱水是对组织的损伤,湿润即生理环境是对组织的保护。
      3.湿性医疗学术与否定之否定规律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对待一切事物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对待烧伤的传统疗法是这样,对待湿润暴露疗法也是这样。学术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上升性和回复性的对立统一。本世纪初,医生面对烧伤面积超过30%的病人束手无策,30年代末期医学专家采用外科技术治疗烧伤取得了很大突破,成功救治了许多大面积烧伤病人。可以说是学术上的一大飞跃,是一个否定过程,进入本世纪80年代末,徐荣祥教授创立湿性医疗学术体系,顺应烧伤发病机理医疗思路,临床上获得了超越现代外科医疗技术水平的医疗效果,应该说又是一个否定过程,是学术上的大进步。否定之否定规律阐释了烧伤学术的发展历程,当然作为一种学术体系,湿性医疗学术仍需完善,需要医学工作者付出极大的艰辛与努力。
      从烧伤治疗本身来讲,病人痊愈也经过了一个否定和再否定的过程。从组织的正常生理结构状态到组织的热损伤是一个否定过程,从组织的热损伤到组织的修复也是一个否定过程。前一个否定使组织进入一种非生理状态,后一个否定也就是治疗过程,要求尽可能恢复组织的生理状态,在湿润的近于生理的环境中达到组织修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湿性医疗学术的这种顺应自然的思想也是其哲学精髓,对更好地把握学术思想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乌克兰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编.恩格斯与现代自然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4年第1版:52
    [2]陈铁炜,靳非龙,搏非,等.自然辩证法150题.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第1版:111
    [3]杨志寅主编.临床医生成才指南.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年第1版:29
    [4、5]恩格斯著,于光远等译编.自然辩证法.1984年10月第1版,人民出版社: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