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定治疗理论依据:
目前,通用的深度烧伤创西处理方法,它是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主要治疗依据是建立在防止创面感染等并发症上,故在烧伤早期即实行干燥暴露疗法、烘干疗法、热风疗法、药物保痂疗法、及以后的浸泡疗法、切(削)痂疗法与植皮手术疗法等,客观上促使了可复性烧伤组织(包括问生态组织)进行性干燥、脱水及变性、坏死和由此引起的创面深度加深。手术切除烧伤组织的同时往往切除了可复性的烧伤组织和正常组织。烧伤湿性治疗学术是根据烧伤创面的发病规律与烧伤局部的组织病理学和再生修复学而提出的。它的治疗关键在于通过湿润暴露环境让烧伤坏死组织无损伤性的由表入里层层液化方式自然排除,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有可复性的残存烧伤组织(包括问生态组织),按其自然的修复过程达到生理性愈合。
二、界定结论:
(一)、烧伤组织恢复与生理性修复治疗学术:
概念:烧伤组织恢复与生理性修复治疗学术是促进烧伤可复性组织恢复和残存皮肤组织生理修复的治疗学术。
主要理论依据:烧伤淤滞带组织是可以恢复的;恢复后的淤滞带组织和残留的皮肤组织可以生理性再生修复愈合,所以必须最大限度地恢复、保存这些组织,促进烧伤创面生理性愈合。
治疗原则:
促进可复性烧伤组织的恢复和残存皮肤组织生理修复。
代表性医疗技术:目前使用的我国烧伤湿性医疗技术。
(二)、目前通用的烧伤创面治疗学术:
概念:是烧伤组织不能生理性修复和恢复的治疗学术。
主要理论依据:认为烧伤创面感染是烧伤治疗主要矛盾,所以要保持创面干燥、清除烧伤组织、封闭创面。
治疗原则:脱水、干燥、灭抑细菌、清除烧伤组织、封闭创面。
代表性医疗技术:干燥、手术医疗技术。
三、烧伤诊断及治疗原则:
(一)、创面诊断原则:烧伤面积计算——按中国新九分法
烧伤深度估计一一按三度六分法
(二)、创面处理原则:
1.从促进组织再生修复学原则出发,减轻疼痛,阻止创面继续损伤, 防治感染,促进生理愈合。不应使用抗菌素及损伤创面组织的其它抗菌药物。
2.以湿性医疗技术为主体,根据不同情况可辅以其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三)、系统治疗原则:
以创伤外科床统治疗原则为基础,根据烧伤病理生理变化,采取相应的防治休克。防治感染,营养支持及防治并发症等治疗。
(四)、治疗用标:
减轻和避免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提高、烧伤病人生存率,力争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及形态完整,减少残废率。
[注释]
1.生理性修复学术:是指可复性组织的恢复和可复性组织及残存皮肤组织再生修复的治疗学术。
2.通用烧伤创面治疗学术:是指不利于烧伤组织恢复及残存皮肤组织再生修复的治疗学术。
3.可复性烧伤组织:是指烧伤组织内有成活能力而可通过再生修复治疗达到生理性愈合的组织。
4.残存皮肤组织:是指烧伤后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