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烧伤创疡的辩证施治
  • TREATMENT OF BURNS, WOUNDS AND ULCERS BASED ON AN OVERALL ANALYSIS OF SYMPTOMS

    AND SIGNS

    中国人民解放军139医院

    宋月华 张向清

    [内容摘要]烧伤创疡属中医的疡科。近几年,我们采用徐荣祥教授发明的湿润烧伤技术取得了明显效果。本文主要从中医辨证施治做了如下探讨。一.烧伤创疡的病因分类,包括热损伤类、创伤类、溃疡类;二.烧伤创疡辨证以脏腑、气血、津液和四诊八纲为原则, 在重视局部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结合全身有无内症的发生,如火盛伤阴、阴损及阳、热毒传心、肺、肝、脾、肾等症状进行辨证;三.烧伤创疡的内治分为消、托、补三大法则,又可细分为解表法、通里法、清热法、温通法、理湿法、托散法、托溃法、托补法以及补法,在辩证施治时灵活运用。

    祖国医学把烧伤疮疡称为疡科,把治疗该病的医生称为疡医。疡科中医亦称外科,多是指治疗体表部位浅显破溃的损伤性外在疾患。当代烧伤创疡所研究的内容虽与传统医学的“病”不尽相同,但所属于中医“疡”的范围。根据徐荣祥教授对烧伤创疡学说的新见解[1],可将该学科概括分为以下几类:1.热损伤类,包括烧烫伤、化学灼伤、电烧伤、电击伤;2.创伤类,如皮肤破溃性损伤、刀伤;3.溃病类,包括烧烫伤和创伤创面的感染和溃病,皮肤病引起的感染和溃疡,以及由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引起的创面感染和溃疡。近几年来,我们配合徐荣祥的湿润烧伤医疗技术,对部分病人进行了辨证施治(主要是内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做如下分析讨论:

    一、烧伤创疡形成的病因

    外来伤害和毒邪感染因素是导致创疡的主要因素,如:火焰、沸水、蒸汽、钢水以及酸、碱、磷、酚等化学物质、电器、强光、火器、枪弹、爆炸等都可引起皮肤损伤。虫兽咬伤、冻伤、漆疮、各种动植物毒素、放射线、药物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过敏性损伤也属于这一范畴。传统医学很重视整体观,徐荣祥对烧伤创疡理、法、方、药的精辟论述已经体现了这一点。烧伤创疡虽然多发于体表,但与脏腑气血也有密切关系,并有“有诸内、必形诸外”之说。《外科启玄》说:“疮病皆由五脏不和,六腑变滞,则经脉不通而生焉。”若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而剧烈的精神创伤超出了人体生理调节范围,也可使气血、经络与脏腑功能失调。如郁怒伤肝,肝郁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湿阻于经络,气血凝滞,结聚成块,形成瘟病。因为肝主疏泄能调节乳汁的分泌,故产妇精神不畅,忧郁可致肝胃不和,使乳汁积滞,经络气血凝滞,导致乳痈。人体气血是循环不息,相辅而行的,当这种生理功能受到致病因素破坏时,会形成局部的气血凝滞,阻于肌肤,留于筋骨而发生创疡。“营气不以逆于肉里,乃生痈肿”《内经》。“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塞退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多脓”《灵枢痈疽篇》。由此可见,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塞,气血凝滞,既是创疡疾患的病理基础,也是创疡进一步发展的病理过程。

    传统医学认为,创疡的致病因素与病变部位也有一定的关系。凡发于人体上部(头、颈上肢)的多系风温、风热所引起,因为风能上行。凡发于人体中部(胸腹、腰背)的多系气郁火郁引起,因为气火具发于中。凡发于下部(臀腿、胜足)的多为寒湿、湿热所引起,因为湿性下趋。上述之所仅是一般的规律,在诊治时还应结合局部的与全身的病史症候等特点,切不可单纯地拘限于部位。

    二、烧伤创疡的辩证

    根据上述病因分析,烧伤创疡辩证应立足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学说,按照四诊八纲的原则进行辩证。在重视局部症状、体征辩证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结合全身有无内症的发生。若内症存在,则要分清伤阴损阳的程度和内传脏腑的情况。严重者可阴阳俱损,数胜同病。严重烧伤初期,由于蛋白、水和电解质的大量渗出会引起血液浓缩,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从而导致休克。此期须加强补液治疗,局部采用MEBO治疗。在以后的较长时间内,其主要病理变化多集中在机体防御能力与病邪毒力之间的斗争方面。如果人体抗病能力较强或邪毒侵犯不重,正能胜邪、拒邪于外,热壅于表,细菌不能大量的繁殖生长,加之处理及时得当可逐渐局限化,消散,吸收而愈合。反之,如机体抗病能力低下,邪毒侵犯能力强,创面处理不及时,正不胜邪,热毒深定引起邪毒走散的“内陷”“走黄”(败血症)的恶逆之症(中毒性休克)。在辨证时。须根据体征、舌苔、 脉象是否存在内传某脏、某腑、伤阴、伤阳、才能做到外治与内治相结合,有的放矢的解决主要矛盾。从中医辨证角度分析,常见的症状大体包括以下种种。

    火盛伤阴可见壮热烦燥、口干喜饮、便秘尿赤少、舌质红绿而干,昔黄腻或黄糙焦干,或青光无苦,脉洪大弦数。阴损及阳除有伤阴症状外,兼见精神倭疲,气短而促,体温低嗜卧或四肢末端发冷,舌质淡,脉虚大无力,重按无根或微细而迟。上述两症多见于烧伤休克期。休克期之后的常见症候为热毒攻里之变化。热每传心见烦操不宁,神昏话语,或恶寒高热,舌红线有刺,小便刺痛不爽。热毒传肺,见喘息气促,痰粘不爽或痰中带血,鼻翼煽动,小便不通。热毒传肝,见痉挛抽风,惊悸时作,躯体强直或发疽。热毒传脾,见形容消瘦,苔厚腻,不思饮食,腹胀便结或使清粘臭,便血,呕血等。热毒传肾,见时渴饮,尿血、尿闭,浮肿、喘息。以上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先后或同时发生,后期可致多器官衰竭。气血两虚,多见烧伤创疡后期,热毒渐退,新生肉长缓慢,神疲乏力,食欲不佳兼有气急喘息,舌淡苦白, 脉虚数或儒缓等。

    三、烧伤创疡的施治

    中医在治疗烧伤创疡的全过程中,很重视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整体治疗原则。中医外科专家顾筱岩曾说过:疡医务必精内,疡医大证治内更不可缺,治外而不治其内,是舍本求末及其所治,岂可舍于内,而仅治外乎[2]。这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传统医学对烧伤创疡的外治方法现在采用MEBO治疗,而且效果比较明显。烧伤创疡的内治有“消” “托”“补”三大法则[3],其中托法是基本之大法。

    (一)消法:

    用于初期尚未成脓之时,其目的在于使初期之肿和创疡之炎症消散吸收,这是一切创疡感染性疾患初期的治疗总纲。运用时,必须根据病因病情灵活运用。例如,有表邪者解表,黑实者通里,热毒蕴结者清热,寒邪凝结者温通,痰凝者祛痰,湿阻者理湿,气滞者行气,血瘀者行瘀和营等。按此原则施治能使尚未成肤之患趋于消散,即便消不散也可移深居浅,由重转轻。若溃疡已经形成,则不宜用内消法,以免毒邪不收,气血受损不易愈合。消法又可分为解表,通里、清热、温通、理湿等法。

    解表法是用发汗的药物,使留于肌表的毒邪随汗而解,适用于创疡初期伴有外感表症者,常用药物有薄荷、桑叶、蝉衣、牛蒡子、连翘(辛凉解表);生姜、荆芥、防风、麻黄、桂枝(辛温解表)。辛凉解表适用创疡伴有风热症者,其征候包括创疡掀红肿痛,恶寒轻,发热重,汗少、口干,小使黄、舌昔白,脉浮等。辛温解表,适用于创疡肿痛,伴有外感风寒者,征候包括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疼、口不渴、苔白、脉浮紧者。值得提出的是创疡溃后日久不敛,体质虚弱者,即使有表证,亦不宜发汗大过,否则体质更虚。通里法用泻下药物,使蓄积在脏腑的毒邪从大便排出,适用于创疡初期或中期表症已去,热毒炽盛入腑具有便结里实证者。常用药物有生川军、元明粉、瓜萎仁、火麻仁,用于创疡阳症,腥热高肿,痛剧,口干壮热,烦燥,呕嗯、便秘的腑实证。对老年体弱、妊娠或月经期慎用,否则损伤肠胃耗伤正气。清热法用清热解毒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适用于痈、疽、疖、疗等症。不论初期中期,凡有实热火毒症者,均可用之。常用药物有连翘、蒲公英、败酱草、双花。在创疡溃后,用药切勿太过,以免伤胃气。温通法,用温热散寒通络药物以驱散阳寒凝滞之毒邪,适用于风、寒、湿、痰、袭于脉络筋骨,以致阳气失和气血凝滞之症。常用药物,有干姜、附子、麻黄、桂技、白芥子等,但阴虚有热者不可过用,用温燥之剂可劫阴助火。理湿法,用燥湿或淡渗药物,以祛除创疡,由温邪而引起者,多有挟热、挟风、挟寒。理湿必须结合清热、祛风、散寒等法。常用药物有苍术、厚朴、半夏、陈皮、车前草、滑石、获岑等,适用于湿热交并之症。如湿疹、赚疮等,肌肤掀红作痒,滋水淋漓伴有胸闷呕吧,腹胀,青苔厚腻者。下肢感染者,多用利湿法,因湿邪粘腻、易聚难化,又常同风寒、暑等邪交织在一起后,湿又可化热化寒。理温之药有伤阴之险,故阴虚神亏者一般不用。

    (二)托法:

    一般用于创疡中期,用透托和补托的药物,使创疡毒邪移深就浅,早日液化成脓,并使扩散的趋势局限化。邪盛者不使脓毒旁窜深溃,正虚者不致毒邪内陷,从而达到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之目的。托法又分托散、托溃、托补三法。托散法系与消法配合,托里散之。主要用于毒热炽盛,局部撤红肿痛,气滞血瘀,热盛肉腐,脓将成而未成,根盘不深,形症在表。多用理气活血的药物,如当归、赤芍、桔梗、白芷、乳香、没药。凡创演已成而脓毒不易外这或平塌,根盘散漫、不易造脓常用托散法,使脓早成速溃,毒随脓出。透托药物包括山甲、皂刺、当归、川穹、乳香、没药、白芷等。组方时应针对病因,辅以消法和扶正之品,山甲、皂刺二药是具有代表性的透托药物。赵炳南教授认为:“山甲皂刺、生用穿透力强,长于冲散。托溃适用于肿疡未溃,炒用穿透力缓,长于化瘀托散,适用于创疡已清瘀血肉腐未尽。”托补法应根据正虚邪实或正虚邪衰施治,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腐或溃质脏外稀少,坚硬不消并出现身热精神不振,面色少华,脉数无力等症,宜用托补法。常用黄茂、党参、麦冬、五味子、附子、升麻、乳香、山甲、青皮、白术等。托溃法不宜用之过早,创疡初起或未成脓时勿用,托补法在正实毒盛时不可使用,否则不但无益反能滋长毒邪使热势加剧。

    (三)补法:

    多用于创疡后期,用补虚扶正的药物,使体内气血充足以消除各种虚弱现象,助长新肉生长,使创面早日愈合。通常分为:益气、养阴、补血、助阳四个方面。常用药物黄茂、党参(益气),生地,元参、女贞子(养阴),鸡血藤、当归、熟地(补血),仙灵碑、鹿角霜(助阳),凡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症状者均 可选用补法。补气养血法用于创疡溃后不敛,脓水清稀,脉虚神疲者;养阴法用于创疡已溃、未溃,形瘦色怀,口干舌燥,耳鸣目眩,舌红少苦者;助阳法适用于一切肿形散漫,或脓成腐溃较慢,新肉难长,大便清泄,小便清长,肢冷自汗者;补法应用一定要慎重,若毒邪未尽,正气未衰,用之不仅无益反有助邪之弊,当火毒未清而见虚象者,应以清理为主,佐以补益之品,切忌大补以免毒邪留恋,若元气虽虚、胃纳不佳者应先以健脾醒目为主而后进补。

    消、托、补三法虽然各有其适应症,但病情变化是错综复杂的,往往数法合用,用时必须详审阴阳虚实,根据全身和局部情况结合起来,抓住主要矛盾,机动灵活,方可收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荣祥,烧伤创疡医学总论(一),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79年1期11页。

    [2]顾伯华、顾乃强:中医外科专家顾被岩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一期4页。

    [3]高益民等试论中医外科“消、托、补”,法中的托法及761例治疗分析。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年第一期 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