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烧伤病房物品表面的细菌测定
  • BACTERIAL EXAMINATION ON THE SURFACE OF ARTICLES USED IN BURN WARDS

    崔书华 杨丽华 李 芙 谢昌华 任全君

    [内容摘要]本文就作者对湿润暴露疗法烧伤病房使用期为180天的物品表面进行的细菌培养和消毒效果的观察情况进行了介绍。作者认为:引起感染的细菌主要来源:①淤滞带组织中寄宿的一菌;②创面与周围健康组织的细菌局医院性感染;④内源性感染。作者还就各种物品的消毒方法进行了介绍。

    为了预防院内感染,作者对湿润暴露疗法烧伤病房使用期为180天的物品表面进行了细菌培养和消毒效果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

    1、随机抽取使用中的压脉带支被架、输液架床头橱。

    2、消毒液:消佳净、过氧乙酸、洗必泰。

    3、紫外线灯。

    二、方法

    1、消毒法:浸泡法、擦拭法、紫外线照射。

    2、标本采集

    (1)灌洗法:随机抽取止血带一根一直径为0.8cm,取其中10cm浸泡于无菌生理盐水中摇匀一分钟,取灌洗液1mll00倍稀释后,再取1ml<混合液加9ml琼ml平皿35℃48小时培养,做细菌计数和生化鉴定。

    (2)纸片法:取1cm2消毒纸片浸生理盐水采样后,浸入lml无菌生理盐水中,100倍释后再取1ml混合液加9ml琼脂倒平皿35℃48小时培养细菌计数和生化鉴定。支被架、输液架、床头橱使用此法采样。

    (3)消毒后采样均用纸片法。

    三、结果

    1、消毒前各物品表面细菌培养结果见表1:

    输液架只做紫外线消毒,灭菌率为100%。床头橱的消毒病房常规用1%来苏擦拭,每天2次,故未做消毒后细菌测定。

    四、讨论

    1、自烧伤湿润暴露疗法应用以来,烧伤感染率有了显著下降。据统计:本科自1988年12月至1992年6月,烧伤住院病人的感染率为6.18%(包括住院前已有感染),大面积烧伤侵袭性感染死亡率为50%,史济湘教授统计的侵袭性感染死亡率为66.7%[2]。说明烧伤湿润暴露疗法具有较好的抗感染作用。许多研究指出[2]。一般对正常人非致病菌可使烧伤病人发生严重感染。引起感染的细菌主要来源:(1)淤滞带组织中寄宿的细菌:(2)创面与周围健康组织的细菌;(3)医院性感染;(4)内源性感染等。为了预防烧伤感染,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强消毒隔离是十分必要的。

    2、从表1看到,消毒前四种物品表面采样细菌数均超过标准。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各类病房物品表面细菌数不得超过8个/cm2[3],物品表面存在的主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链球菌等。与病人创面液化物细菌培养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物品污染与创面感染关系密切。曾经在一段时间内有33%的烧伤病人正常皮肤发生多处症肿,经细茵培养证明为金黄色匍萄球菌感染,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加强消毒隔离,使感染得到控制。

    止血带是临床静脉输液、输血,采血操作中不可缺少的用物,教科书上没有明文规定它必须消毒,但在临床上一根止血带在病人之间反复使用。有可能成为交叉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大面积烧伤病人,皮肤屏障破坏,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而且烧伤创面又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一旦引起感染,细菌就会在创面上迅速繁殖。重者发生侵袭性感染,威胁病人的生命。支被架是烧伤病房湿性疗法中主要用物之一,每天与病人的用物直接接触,其表面也含有大量的细菌,消毒不严后果同前所述。床头橱、输液架在使用中并非与病人直接接触,但它可以通过污染的用物,陪人或护士手间接传染病人,也可以污染环境。

    3、分析表I止血带经出消佳净和0.5%过氧乙酸和0.1%洗必泰消毒后,细菌培养为0。表III中支被架采用紫外线照射和山消佳净,0.1%洗必泰擦拭消毒后未检出细菌。经0.5%过氧乙酸消毒后10分钟采样细菌培养在琼脂深层发现有金葡菌生长。其原因:(1)支被架系由数条钢金焊接而成,面积大,擦拭消毒不彻底。(2)消毒剂因素:配制过氧乙酸前未测原液的浓度,配制后不一定能达到所需浓度。因为过氧乙酸性质不稳定,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易分解和挥发,故配制后不易达到所需浓度。有实验报道[3],过氧乙酸浓度在10—15%时,其浓度平均每天下降6.5%,且随温度的升高分解速度加快。因此,被誉为高效灭菌剂的过氧乙酸而起不到高效灭菌作用。洗必泰在本实验中消毒效果可靠,但它对细菌芽胞、嗜酸杆菌和真菌仅有抑制作用,对肝炎病毒无作用,故不易选择其用来消毒物品。消佳净为次氯酸钠的复方制剂,为广谱消毒剂,对各类微生物皆有杀灭作用,适合于浸泡和擦拭消 毒,是病房内消毒的首选药。综上所述,止血带等物品可选用消佳净或过氧乙酸浸泡消毒(配制过氧乙酸时要测定原液浓度并且规配现用)。输液架、支被架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4、加强消毒隔离,健全各项消毒隔离制度,科室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消毒隔离知识,强化无菌意识,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定期监测,保证质量。掌握消毒剂的性质,有效浓度,配制方法和注意事项。病房内实行一人一带用后消毒,与病人接触的用物做好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预防院内感染。

    五、小结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新的医疗技术在治疗预防感染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但作为医院——病人集中治疗的场所,重视和加强消毒管理,防止院内感染,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提高医护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史济湘等,烧伤救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第二版88。

    (2)克州矿务局第二职工医院烧伤科,湿润暴露疗法治疗225例报告。中国烧伤疮疡杂志,1991;

    (3)刘振声医院内感染及其管理,科学出版社1989,145。

    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烧伤康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