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脐膀皮瓣在上肢高压电烧伤中的应用 (附7例报告)
  • APPLICATION OF PARUMBILICAL SKIN FLAP IN THE REPAIR OF UPPER EXTREMITY WITH HIGH——VOLTAGEELECTRIC BURNS

    罗成群 马恩庆 黄世祥

    [内容摘要]自1989年以来,我院应用脐膀皮瓣修复上肢高压电烧伤7例,男性6例,女性1例,用于修复肘关节3例,前臂、腕关节3例,拇指虎口2例,皮瓣均完全成活,避免了肢体致残,外形功能满意。文中介绍了皮瓣设计和手术方法。作者认为该皮瓣解剖容易,操作简便、转移不难,是修复上肢软组织深部缺损,尤其是修复上肢高压电烧伤创面最理想的方法。

    高压电烧伤创面较深,且对组织呈进行性损害,肢体致残率高。目前多主张早期皮瓣肌皮瓣修复,但应用脐膀皮瓣早期修复上肢高压电烧伤者尚未见报道,我院自1989年以来应用脐膀皮瓣修复上肢高压电烧伤7例,皮瓣完全成活,保存了肢体完整,且外形功能满意。现报告如下。

    应用解剖:脐膀皮瓣系以腹壁下动脉脐膀穿支为轴型血管。腹壁下动脉约于腹股沟韧带上方1cm处发自骼外动脉内侧,经腹股沟韧带中点偏内在腹横筋膜后向内上方斜行,过腹直肌外侧缘至该肌后方上升,于半环线的前方进入腹直肌鞘内,在鞘后叶与腹直肌之间上升,在脐上与腹壁上动脉吻合,腹壁下动脉在上行中沿途发出腹直肌的内外侧穿支。而脐膀穿支是外侧穿支中最粗大的一支,它向上斜向肩脚下角,供养腹前外侧及胸下部外侧的皮肤,脐旁穿支在腹直肌鞘外缘口径约0.6~0.8cm。

    皮瓣设计和手术方法

    皮瓣设计:以脐下3cm,腹直肌鞘外侧缘为起始点,脐至肩脚下角的连线为轴设计皮瓣,皮瓣近段设计成宽6cm,长约5~6cm的矩形,远段设计成与受区创面一致。

    手术方法:按设计线自皮瓣内上方起,顺时针方向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深筋膜浅层,在解剖距腹直肌鞘外侧缘1~2cm处应特别小心,其中有2~3条较粗的脐膀穿支进入皮瓣,务必妥加保护其中最粗的l~2条作为皮瓣的轴型血管,为谨慎起见,水中不必暴露蒂血管,自远端掀起皮瓣,细心修剪边缘脂肪组织,严密止血后将蒂部的矩形缝成一管状5~6cm长,皮瓣远端转移至上肢已经清创完毕的创面。供区创面一般都能直接缝合,如果直接缝合困难者,可植以中厚皮片。将上肢与侧胸部固定。3~4周后断蒂,蒂部皮管可剖开缝面原处或制成中厚皮片修复其他创面。

    典型病例

    例1:男性,46岁,电工。因1万伏高压电烧伤左上肢及双下肢多处7天,由于患者拒绝当地医院截肢手术而转来我院。经检查发现左肘后可见6X10cm创面,创面中央肌肉组织已坏死,关节囊开放,内有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为缘脓杆菌,尺骨鹰嘴及肱骨外踝表面炭化,创周炎症明显。入院第二天在全麻下首先行左肘创面扩创术,彻底清除失活组织,刮除炭化之骨膜(保存骨完整),以双氧水及抗生素反复冲洗伤口。继而在左上腹设计一脐膀皮瓣,皮瓣远段为7~11cm,近端缝成5cm皮管,皮瓣远端转移至左肘后创面,供区创面直接缝合,张力不大,肘后皮瓣下置入二根橡皮管,用绷带将左肘部固定于侧胸部。术后从橡皮管持续滴注抗生素3天,12天皮瓣拆线,皮瓣完全成活,26天皮瓣断蒂,同时将蒂部皮肤制成中厚皮片覆盖左下肢创面,术后左肘功能尚可如图1。

    例2:男性、17岁,基建工人。因1.5万伏高压电烧伤右前臂及全身多处2天后入院。经检查发现有前臂上段后侧烧伤创面为6X8cm,中央可见骨外露。第二天在全麻下首先清除右上肢坏死组织,同时于右上腹设计上述皮瓣,皮瓣远段约7 X9gcm,手术方法同上,皮瓣完全成活,术后12天拆线,24天皮瓣断蒂,蒂部皮肤游离于对侧上臂侧面,外形功能均好,如图2。

    讨论

    自Tarlor[1]1983年首先报告应用以腹壁下动脉为蒂的轴型皮瓣以来,近年来临床应用较多[2][3],我们经过实践体会到,以脐膀皮瓣修复上肢肘关节以下高压电烧伤具有以下优点:(1)皮瓣位于腹上部修复上肢可带蒂直接转移,同侧皮瓣修复同侧上肢,旋转方便,无须受游离皮瓣移植之苦,(2)该部位较隐蔽,供区多可直接缝合,如远端超过8cm宽,亦可以中厚皮片移植,对供区无影响;(3)该部位与上肢靠近,术后容易固定,患者体位舒服;(4)由于该皮瓣内一般都包含2条脐膀穿支,血运较好,抗感染力强,本组有2例在受伤一周后手术,局部有明显感染,分泌物培养均为致病菌,经术后加强抗炎及抗生素冲洗,伤口仍能一期愈合,皮瓣完全成活。

    该皮瓣的血管蒂位于腹直肌鞘外缘1~2cm处,术中在解剖至接近蒂部时应特别小心,为防止 损伤轴心血管,术中不必暴露蒂血管,脐膀皮瓣最远端可达腋后线,在这一范围内多无血运障碍。本组7例,其中5例达腋中线,2例达腋后线,无一例发生皮瓣远端坏死现象。该皮瓣亦可向下延至腹股沟处,以腹壁下动脉为蒂,作为岛状皮瓣则旋转弧度更大,可修复上臂、躯干及膝关节以上的大腿部创面。

    参考文献

    1.Taylor,et al,Theextended deep Inferior eplgas- trio flap,A clinical techmque.Hast,Reconstrsurg. 1983;72—751

    2.范启申等,胸脐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87;3:129

    3.林子豪等,脐膀皮瓣16例应用报告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89,5(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