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润烧伤膏的临床试验报告(附110例临床报告)
  • 山东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271000) 王广顺

    近10年来,我院一直采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烧伤创面,并积有一定临床经验。为进一 步证实MEBO在烧伤治疗中的疗效、主治范围及其有无毒副作用,自1996年元月1日—1998年6 月30日,对中度烧伤程度以上的病人进行了较全面的临床研究,即所有被试对象的烧伤面积 必须大于10%TBSA(体表面积),小儿减半;或者病人烧伤面积不足10%TBSA,但必须有Ⅲ度 烧伤创面。鉴于烧伤病人除受烧伤面积、深度、致伤原因、部位等因素影响外,还受病人年 龄、性别、伤前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本研究分为MEBO治疗组和磺胺嘧啶银(SD—Ag)对照 组。将所观察的主要临床指标都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治疗组80例,男59,女21,男女之比为2.8:1。平均患病年龄24.16±16.27岁(跨度11天~71 岁)。致伤原因以热液烫伤居多(52.5%),其次为火焰(25.0%)、热固体(6.3%)、酸、 碱(各占5.0%)、电(2.5%)及其它(3.7%)原因致伤。对照组30例,男24例,女6例,男 女之比为4:1。平均患病年龄25.18±14.42岁(跨度1.5~49岁),致伤原因以火焰和热液 居多(分别占36.7%和23.3%),酸、碱烧伤分别为13.3%和10.0%,电烧伤和热固体烧伤各占 6.7%,其它原因烧伤占3.3%。本组小儿烧伤占较高比例,共计41人,占总例数的37.3%,治 疗组为42.5%,对照组为23.3%。

    (二)伤情统计

    治疗组总平均烧伤面积28.3±15.4%(TBSA),最大烧伤面积91%TBSA(Ⅲ度48%TBSA,深Ⅱ度25 %TBSA);对照组31.2±13.7%TBSA,最大烧伤面积80%TBSA;治疗组80人均有深Ⅱ度创面, 其平均值为11.4±11.4%TBSA,对照组有深Ⅱ度创面者28例,平均值为13.5±8.4%TBSA;治 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4人和27人有Ⅲ度创面,平均面积分别为8.8±9.0%TBSA和10.14±4.7% TBSA。经t检验分析,无论是烧伤总面积,还是深Ⅱ度或Ⅲ度创面面积,组间相比均无统计 学差异。

    根据我国1970年烧伤伤情分类划分标准,两组病人的伤情分度及构成比汇于表1中,组间无 统计学差异。

    (三)烧伤部位分布

    将两组病人体表烧伤部位分布汇于表2中。

    治疗组烧伤部位分布以头面躯干及四肢、双手部位占较大比例;对照组创面分布情况与治 疗组有些相似,或者说发生频率超过或接近50%者以上为双上下肢、双手、头面及躯干部。 这些部位暴露,有些部位(如双手)具有自救或互救功能,躯干部位占体表较大比例,发生 烧伤机会也相应增加。

    二、治疗方法

    (一)局部治疗

    对照组在清创后外用1%磺胺嘧啶混悬液,每4小时涂药一次,并取暴露治疗,直至深度创面 形成干痂及浅度烧伤创面愈合为止。对无自愈能力的深Ⅱ度创面于适当时可行自体游离皮片 封闭创面。治疗组一般不进行彻底清创处理,直接外涂“MEBO”湿润烧伤膏,厚度1mm,每4 小时涂药一次,并取暴露治疗,直至创面愈合。对较长时间治疗后的深度创面且无自愈能力 者实行自体游离皮片封闭创面。

    (二)全身系统治疗

    因本组110例病人属于重度和特重度烧伤者占较高比例(65/110),他们发生早期休克的机 会相对增加。故早期进行积极地静脉补液治疗是全身治疗的重点。治疗组的防治休克方案:

    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儿,均以每小时、每公斤体重尿量1ml调整补液速度与补液量。 对照组接受国内统用公式计算补液量,亦以尿量多少,调整补液速度。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入 院已出现休克体征者分别是7例和9例,他们的收缩压已低于12KPa,或心率大于120次,呼吸 超过25次/分。因此,对这些病人除积极抢救休克外,还应做某些相应的处理,如吸氧、强 心治疗等。中度烧伤病人不采用公式计算补液量方法,据病人情况予以适当静脉补液,或以 口入液体为主。

    重度和特重度烧伤病人的抗菌药物应用,两组几乎无明显差异,使用较多的为一代头孢菌素 (头孢拉啶)与派拉西林、少数病人应用三代头孢菌素防治全身感染。 两组病人对营养治疗的要求相同,能经消化道提供营养者不用静脉营养治疗。

    三、临床指标观察

    (一)创面愈合方式

    本研究主要观察深Ⅱ度病人的自愈率及自愈时间,以及临床诊断Ⅲ度者自愈的可能性。上述 指标都进行组间比较,以了解某种疗法的优劣。烧伤面积小于50%TBSA者以全部创面愈合为 治愈标准;大于50%TBSA者,以残余创面小于5%TBSA为痊愈标准。

    (二) 治疗过程中的痛苦程度

    根据换药或治疗过程中有无痛苦或是否安静,患儿有无哭闹,划分为以下4个等级:

    0级:治疗过程中无疼痛感,婴幼儿安静;

    Ⅰ级:治疗过程中轻微疼痛,婴幼儿安静;

    Ⅱ级:治疗过程中明显疼痛,创面出血,婴幼儿哭闹;

    Ⅲ级:治疗过程中疼痛不能忍受,创面出血,需借助止痛药物。

    (三)止痛效果评定标准 优:用药10分钟内创面疼痛缓解;

    良:用药10分钟内创面疼痛减轻,30分钟内缓解;

    中:用药30分钟内创面疼痛减轻,不需药物止痛;

    差:用药30分钟内创面疼痛无减轻,需药物止痛;

    极差:用药后创面疼痛加重,需药物止痛。

    (四)创面感染

    观察指标包括局部出血、痂下积脓、积液创周蜂窝织炎、肉芽创面老化、苍白及新生上皮细 胞生长停滞等。

    (五)并发症与药物毒副作用

    观察是否有早期休克,是否合并ARDS、肾、肝等脏器损害、呼吸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 败血症等。通过测定周围末梢血白细胞计数、血色素浓度,进一步了解病人的全身状况。血 色素异常的判断标准为伤后2周或3周内进行性下降,最后测定结果均低于90g/L,白细胞在2 周或3周内持续高于15×109/L,或低至3×109/L。两次血肝功检查均有异常改变(包括 单项转氨酶升高);两次血肌酐测定含量高于正常值,认为肝或肾功能有损害。同时观察治 疗过程中有无皮疹及其它过敏反应等。

    结果与讨论

    一、深Ⅱ度创面的愈合方式

    治疗组80例病人临床均诊断有深Ⅱ度烧伤创面,所有深Ⅱ度创面均以自然愈合方式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为18.3±1.5天。对照组28例有深Ⅱ度创面,亦以自然方式愈合,愈合时间 为21.1±2.2天。经过t检验,两组愈合时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7.608,P<0.01)。由此 证明,深Ⅱ度创面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自然愈合时间存在差异,即MEBO治疗组愈合时 间较SD—Ag组明显缩短(见表3)

    二、深Ⅱ度创面疤痕发生情况

    同时观察了伤后3个月自愈创面的疤痕生长情况。根据随访记载,凡接受SD—Ag治疗者均有 不同程度的疤痕生长,其疤痕面积几乎与深Ⅱ度范围相等。然而,接受MEBO治疗者疤痕生长 均不明显。认为其主要原因应归于MEBO为深Ⅱ度创面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理环境,换药过程 中不产生局部疼痛出血等病理变化,即对创面无损伤作用。此外,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较对 照组明显提前,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与之相反,28例接受SD—Ag治疗的病人,均有创面疼 痛与出血现象,无疑这种病理变化即是延长创面自然愈合时间的因素,又是不断导致创面加 深促使疤痕生长的根源。

    三、Ⅲ度创面愈合方式:

    治疗和对照组存在Ⅲ度创面者分别为54例和27例,他们的平均Ⅲ度面积分别为8.8±9.0%TB SA和10.1±4.7%TBSA。治疗组在接受MEBO治疗32天(32.3±2.8天)之后,有17例已经愈合 或接近愈合;其它病人,根据其伤情或病人同意,都采取了自体游离皮片封闭创面治疗。对 照组治疗4周(28.4±2.2天)后,仅有2例达到自然愈合,其余病人都进行了自体皮移植治 疗。由此说明,目前传统采用的三度四分法的分度标准在临床上不易准确掌握。临床诊断 Ⅲ度者并非一定说明全层皮肤已完全损伤,尤其是真皮层下的散在上皮组织,往往是正常的 ,或是经过正确的保护性治疗(如MEBT/MEBO),这些残存细胞会得到复苏和新生,从而为 临床诊断Ⅲ度创面自然愈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说明,传统的SD—Ag干性暴露疗法不具 有MEBO这样的药理特性,故多数病人的治疗结局都是不理想的。因此又为早期切痂植皮提供 了不恰当的依据。

    四、止痛效果与病人痛苦程度

    表4、5汇集了治疗与对照两组病人用药后的止痛效果和病人的痛苦程度(见表4、5)

    注:0级与I级组间相比 P<0.01

    表4表明,治疗组用药后止痛效果的优良率已达91.3%,显著高于对照组(30.0%)。表5显示 治疗组几乎不存在增加病人换药痛苦问题。然而,对照组的痛苦程度显著高于治疗组(83.3 %)。据临床观察,病人痛苦较重多发生在浅Ⅱ度和深Ⅱ度偏浅的病人中。Ⅲ度或深Ⅱ度偏 深的创面在干痂保护下虽然不致因用药引起疼痛,但其干燥脱水、痂皮干裂或创周痂皮的机 械性损伤总会诱发局部疼痛和增加治疗过程中的痛苦。

    五、创面感染

    因为两组病人的创面均取暴露治疗,治疗组是在MEBO外用下的湿润暴露疗法,对照组在SD— Ag外用下的干性暴露疗法,故极易早期发现创面局部感染情况。治疗组有两例病人曾发生过 创缘炎症反应,但无痂下积脓和新生组织坏死出血等改变。对照组创周炎症反应者虽然并不 明显高于治疗组(1例),但痂下积脓(2例)和创面反复出血者占较高比例(溶痂后的肉芽 创面几乎均有较多脓性分泌物和创面出血等)。

    六、全身系统治疗效果

    1、 早期休克复苏效果:治疗组属于重度和特重度烧伤者共47例,占该组总例数的58.8%, 且有7 人在住院时已有休克体征。对照组属于重度和特重度烧伤者18例,占该组的60.0%,且有9人 在入院时已显示休克体征。故这些病人入院后应积极进行液体复苏或防治休克治疗,对所并 发的其它并发症也做相应处理。两组病人的休克复苏方案(静脉补量计算)尽管不尽相同( 治疗组的液体入量偏少),但从病人尿量及休克复苏或功率分析,两组并无明显差异,即尿 量均值大于1ml/kg体重/烧伤面积;原有休克者在伤后48小时均得到良好的复苏。

    2、 治疗过程中末稍血白细胞变化:伤后2周或3周,或更长时间内,白细胞计数持续升高15 ×109/L者对照组有13人(43.3%),而治疗组有9人(11.3%),组间有非显著差异(P<0. 01)。说明对照组白细胞的异常增高情况明显高于治疗组,也可间接说明对照组所存在的感 染程度重于治疗组。同时也说明,MEBO不会增加全身性炎症反应。

    3、 肝、肾功能异常变化:根据我们的临床判定标准;对照组肝脏功能有异常者8例(占26. 7%),肾功能异常者7例(23.3%);而治疗组的肝、肾功能异常率分别为5.0%(4/80)和3 .8%(3/80)。肝功异常组间相比,X2=10.539,P<0.01;肾功异常组间相比,X2=10.12 6,P<0.01)。由此说明MEBO治疗者肝、肾功能绝大多数是正常的,显著低于对照组。

    4、 药物毒副作用:在以往临床治疗过程中,无论是接受SD—Ag治疗和MEBO治疗,病人有时 出现荨麻疹、丘疹等过敏性反应,MEBO治疗者有时还会出现毛囊炎等,但本临床研究均未发 现上述异常变化,亦未发现其它过敏反应。

    由于本组观察的均为中度以上的烧伤病人,其中重度和特重度病人又占较高比例,故住院时 间相对偏长。治疗组平均住院日33.6+18.6天,对照组37.9±20.4天,无统计学差异,两组 病人均获得痊愈。

    病例1介绍:患者,女,33岁。于1997年6月25日夜熟睡中被火焰烧伤周身,于当地医院治 疗4天,因高热、重度水肿,病情危重于6月29日下午15时转来我院。入院时T39.1℃,P121次 /分,R32次/分,Bp12/9KPa,体重80Kg,呼吸急促,精神萎糜,时有烦躁,声音嘶哑,双肺 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性罗音,心率快,律规整,未闻及杂音,肝脾无肿大。烧伤面颈部,躯 干及四肢,创面大部分表皮脱落,坏死皮肤干燥结痂,背部创面呈皮革样,少部分创面呈褐 色,鼻前庭及口腔粘膜部分干痂,有出血点,诉咽干痛,有刺激性干咳,口唇四肢末梢紫绀 ,无尿1天。入院后1小时,Hb133g/L,WBC16.7×109/L,NO.868,PC220×109/L.BUN2.46m mol/L,Cr52.3umol/L, 血清蛋白T41.60g/L(60-80),A21.70g/L(35-55),G19.90g/L(20-30),A /G1.09。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1.56(1.33±0.51),红细胞压积0.42(40.77±3.86),红细胞 聚集指数1.92(1.15-1.47)。诊断:全身烧伤(火焰)总面积91%TBSA,浅Ⅱ度18%TBSA,深 Ⅱ度25%TBSA,Ⅲ度48%TBSA,伴吸入性损伤;休克,低蛋白血症,红细胞聚集症。

    治疗经过:入院后即用手术刀“格切”、“搔刮”Ⅲ度烧伤创面耕耘减张,外涂MEBO3~4 次/日行MEBT治疗。输液管道建立后,应用西地兰0.2mg,ivST。1%普鲁卡因1g,CNB0.75g,Vit C2g,氨茶碱0.5g,加入10%GS500ml静脉滴注,24小时输液总量5830ml,人血白蛋白、全血、血 浆等胶体液2000ml,晶体液1830ml,10%GS2000ml,先锋霉素V3g加入10%GS125ml静脉滴注,q8 h,硫酸妥布霉素16万u加入10%GS125ml中静脉滴注q12h。持续低流量吸氧、雾化吸入。3小 时后病人一般情况好转,尿液开始自尿管滴出。继续常规应用西地兰0.2mgivq12h,血生化Na +133mmol/L,K+3.95mmol/L,C1-98mmol,Ca++2.11mmol/L,Mg++1.01mmol/ L,BUN6.87mmol/L,Cr82umol/L,血浆蛋白T57.10g/L.A31.20g/L,G25.90g/L,A/G1.21。输液45 93ml,其中胶体700ml,晶体1393ml,水2500ml,尿量50~60ml/h,R22~24次/min,BP15/10K Pa,开放消化道进流质饮食。记录24小时出入量,依据病人每小时尿量控制输液速度,维 护心肾正常功能。入院后第3日,病人一般情况稳定,水肿减轻,深Ⅱ度创面出现液化。入 院第4日,T高达40.2℃,心率120次/min,R30次/min,BP15/9Kpa,血常规:HB119g.L,WBC17 .0×109/L,N0.879,镜检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PC146×109/L,血浆蛋白T60.4 0g/L,A32.60g/L,G27.80g/L,A/G1.17,BUN4.66mmol/L,Cr63umol/L,血液流变学综合测试基本 正常。加用复达欣2g静脉滴注,q6h,中性粒细胞内中毒颗粒消失后巩固治疗2天,然后停用 全部抗生素。抗生素总计应用9天,西地兰应用3天,利尿合剂应用3天。输注能量合剂,血 浆,支链氨基酸,维持体液平衡和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为主。入院后第10日,病人出现高热、 胸闷、呼吸急促,T39.5℃-41℃之间,R32-34次/min,PaO2降至8.9KPa,心率160-180次/ min,未闻及明显奔马律。全身再次水肿,深Ⅱ度创面液化物增多,已愈合Ⅱ度创面呈暗紫 色。血 常规:Hb138g/L,WBC17.1×109/L,N0.877,PC198×109/L,红细胞积压0.45,经加大吸氧 量后症状不能缓解。镜检:中性粒细胞内无中毒颗粒,血培养为阴性,血生化、血蛋白、血 液变学正常。即给于西地兰0.2mgiv(以后均根据症状和一般情况临时加用),能量合剂, 维生素C,氨茶碱,吸氧等治疗后稍有好转。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40次/min,BP 12/10Kpa,观察Ⅲ度创面 坏死皮肤,双腰臀部及右上臂肿胀高起,即以手术刀于肿胀处切开坏死皮肤全层,引流出油 状液体物,随腔大小切除坏死皮肤多处,及时清除深Ⅱ度创面液化物,按时外涂MEBO。一般 情况逐渐好转,病情稳定。入院后第12天中上臂疼痛,稍有肿胀,即进行疼痛处深部穿刺抽 出金黄色脓液约80ml,扩大引流以MEBO油纱条充填之,每12小时更换一次。病人一般情况良 好,每日以手术剪刀清除分离脱落的坏死组织。坏死组织分离脱落首先从双侧腰、臀部和双 肩部开始,腰部正中坏死皮肤最后脱落。入院后第24日,尿量少,尿液混浊,有沉淀物,体 温38℃,心率90次/分,呼吸平稳,血常规:WBC13.9×109/L,N0.886,PC166×109/L,镜 检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即用舒氨西林6g+10%GS125ml静脉滴注,q8h,中性中毒颗粒消 失后巩固治疗2天停,共计应用5天,于伤后第29天坏死组织排除干净。

    在此液化排斥过程中,新鲜创面不断有皮岛出现和生长扩展,至入院后第55天,全部创面愈 合。创面继续按护肤式使用MEBO治疗20天,皮肤全部康复。但有痒痛和皮肤发紧等感觉,分 别应用美宝皮康霜、净肤霜、止痒霜涂抹治疗20天症状全部消失。开始应用美比欧疤痕平以 擦手油方式涂抹,每日4-6次,连用10天。后躯干及四肢疤痕仍硬而高起,每次涂药前温水 清洗,涂药后按摩等辅助治疗,5天后病人感觉舒适,疤痕逐渐软化,继用10天,正常肤色 出现,腰部皮肤色素沉着,且区域逐渐扩大。再用30天,疤痕变薄并由片状逐成块状再散在 条索状及细索条状。3个月随访,一般情况良好,生活自理,四肢关节功能正常,双下肢疤 痕软薄,有弹性,无关节挛缩。

    病例2介绍:患儿,男,2岁,住院号37831。于1997年7月9日8时许饭前玩耍时不幸坐入热粥 锅内,伤后3小时入院。查体:T38.4℃,P192次/分、R36次/分、BW10Kg。神志清,精神差, 时有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口唇轻度紫绀,手足发凉。双肺漫布干性罗音,心率192次/分, 心音低钝,律整、杂音无,肝脾肋下未及明显肿大。烫伤创面分布于前后躯干、双臂、会阴 、双下肢及左上肢。诊断:烧伤(热粥)总面积50%TBSA,浅Ⅱ度10%TBSA,深Ⅱ度10%TBSA ,Ⅲ度35%TBSA。休克。

    治疗经过:在输液的同时,创面采用MEBT/MEBO治疗。伤后第1个24小时,给西地兰0.1iv St。输液总量2100ml,其中胶体液900ml,水1200ml。肌注TAT1500μ。另给碱性液,青霉素 、利尿剂、654-2、能量合剂、西咪替丁等。第2个24小时输液总量1900ml,其中胶体液400m l,晶体液550ml,水950ml,休克平稳度过。伤后第3日调整抗生素加用先锋霉素VI4.0g/divd rip,氧哌嗪青霉素4.0/d,伤后第9天,浅Ⅱ度创面愈合,深Ⅱ度创面液化物排尽。Ⅲ度创 面坏死部分已呈块状脱落,全身情况稳定。即停用全部抗生素,继续维持输液和营养支持疗 法。伤后第14天,Ⅲ度创面软痂全部清除,保留深部坏死组织一层,行MEBO油纱半暴露疗法 ,每6小时更换一次。伤后第15天,T39.6℃,心率190次/分,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无尿8 小时(未留置导尿,膀胱空虚)。化验:WBC8.7×109/L,HGB152g/L,PLT158×109/L,W- SCR0.195,W-LCR0.805。中性粒细胞中毒指数(++)。血培养未做。判断为临床败血症。即 给复达欣2.0/d,ivdrip,氧哌嗪青霉素2.0/d。查体发现后背部、右小腿、头皮肿胀、有压痛 ,经穿刺抽出脓液遂行脓肿切开引流,病情稳定,此期抗生素仅用5天后停止。伤后20天, 深Ⅱ度创面愈合,Ⅲ度创面坏死组织已排除干净,散在小皮岛出现。伤后第27天,患儿饮食 好,创面修复进展顺利,停止全部静脉输液。伤后第41天,Ⅲ度创面大部分愈合,残余肉芽 创面约10%,因家长不同意植皮手术,而继续行MEBT/MEBO治疗。已愈合创面外用止痒霜、疤 痕平等护肤品。伤后第111天,Ⅲ度创面全部愈合。嘱其下床活动锻炼至117天康复出院。 6-8个月随访,患儿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躯干、会阴、双大腿疤痕薄软,有弹性,功能正 常。

    小 结

    本研究主要观察了中度和重度与特重度烧伤病人,在两种不同药物治疗情况下所产生的效果 不同。研究结果表明:1、深Ⅱ度创面经MEBO治疗自愈时间明显短于SD—Ag治疗组,而且于 伤后3个月复诊未发现伤区有明显疤痕增生。MEBO对目前临床上诊断的Ⅲ度烧伤创面也可促 使自行愈合。本组伤后32天(32.3±2.8天),临床Ⅲ度自愈率为21.25%(17/80),但 对于 长期不愈合的创面仍需自体皮移植治疗。2、MEBO创面局部止痛效果确切,优良率达91.25% 。同时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3、MEBO疗法与SD—Ag疗法相比,前者并无促使全身炎症反应 的倾向,相反,末梢血白细胞数目异常增高率显著低于SD—Ag治疗组。4、MEBO不仅不会加 重烧伤病人肝、肾功能的损伤程度,反而可减轻其损伤程度。5、本研究未发现MEBO有任何 毒副作用。6、MEBO是大面积深度烧伤的理想治疗药物,本组治愈最大烧伤面积91%TBSA(Ⅲ 度48%TBSA,Ⅱ度25%TBSA)。这种深度烧伤用MEBO 治疗自然愈合,是目前世界上其他各种医 疗技术及药品所不能完成的,至今尚未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