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皮瓣对放射性溃疡和瘢痕的治疗
  • TREATMENT OF RADIO ULCERS AND SCARS WITH THE MUSCLEFLAP

    夏兆膜 王大玫 李健宁 惠博生

    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溃疡、瘢痕及在此基础上的癌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在治疗上给成形外科提出了很多难题。既往我们在治疗此类疾病时采用皮片和皮瓣的方法,但结果是住院时间长,复发率高,愈后亦不能令人满意。

    肌皮瓣的临床应用为上述缺损的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前景。我科1980年以来用肌皮瓣对放射性引起的烧伤溃疡、瘢痕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治疗病人数10例,男性4人,女性6人。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的16岁。应用的肌皮瓣有胸大肌1例,背阔肌二例,腹直肌6例,阔筋膜张肌1例等共四个供区。修复的部位有颈部1例,躯干8例及四肢1例。经上述组织瓣修复的病例收到了满意的结果。

    病例介绍

    病例1:男性,68岁,2人,住院号:8193

    患者为一锡矿工人,18年前因纵隔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因照射量过大引起前胸部皮肤破溃及胸骨外露。(照片1)经全身抗感染及促进组织愈合药物应用后,伤口不能愈合。18年来经常需要换药,给生活带来不便,于1981年1月住院治疗。

    查体:一般状况良好。成形科情况:前胸正中央部位可见8x6cm2皮肤溃疡,基底可见胸骨柄外露,骨表面为污秽不洁干燥骨面,周围广泛瘢痕。伤口分泌物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入院后,常规准备,在硬膜外麻醉不行前胸部溃疡及胸骨骨髓炎蝶形清除术,胸骨创面有活骨组织暴露后,用以右侧胸肩峰动脉胸肌支为蒂的胸大肌皮瓣直接移转覆盖创面。皮瓣面积 27X10cm2。术后伤口愈合良好,生活自如,追访3年未见复发。(照片2)

    病例2:男性48岁

    患者于3年前患鼻咽癌,于左侧颈部做放射治疗。一年前颈部放射区破溃,逐渐扩大,病理诊断为:“鳞状上皮癌”。伤口不能愈合,要求治疗溃疡创面。于1986年5月17日住院。

    查体:左侧颈部自锁骨上窝至下颌区可见8X12cm2的溃疡,溃疡隆起,表面不平,触之易出血,周围有皮肤红肿浸润。锁骨上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与溃疡面粘连,不易触及。右侧颈部淋巴结无异常肿大。胸透及肝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

    手术在全麻下分二组进行。一组切除颈部溃疡区及颈部淋巴结清扫。另一组切取以胸背动静脉和神经为蒂的左背阔肌肌皮瓣,切口在腋后线,肌皮瓣全长32cm,仅瓣的远端部位带有12x14cm2的皮肤,其近端部分仅以背阔肌与供应血管为蒂。为使皮瓣旋转自如,将其背阔肌于眩骨大结节的止点切断,于腋下及前胸部做广泛皮下隧道,将肌皮瓣远端移转覆盖颈部创面。肌蒂部分置于隧道区,提供肌蒂部的创面皮肤直接缝合。其下方肌皮瓣切取后的创面的皮肤缺损,以大腿中厚皮片游离移植。术后除肌皮瓣远端3cm的皮肤有轻度水泡外,其余皮瓣血运良好。水泡经换药后结痴脱落,肌皮瓣覆 盖面愈合良好。(照片3、4、5、6)

    讨论

    (一)皮肤放射性烧伤溃疡一般不易自愈,放射性瘢痕又易发生破溃。其原因是放射线作用于皮肤后,早期引起局部组织胺释放、毛细血管扩张与通透性增加,晚期则毛细血管内皮增厚,血管扭曲,血栓形成,局部小血管减少,供血不良,组织再生受到明显抑制。毛囊、汗腺、皮脂腺萎缩。上述一系列病理改变均表明局部微循环及组织再生障碍,这就是放射性溃疡不能愈合的病理因素。

    (二)放射性溃疡的部位已经是慢性炎症的过程,在慢性炎症和长期溃疡的部位就可产生细胞突变而恶性变。加之,放射线的初始作用和促发作用又可诱发癌变,这已经是人类实践和实验所证实的事实。本文病例2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我们认为,放射线照射后的部位一旦发生溃疡决不能等待,应及时及早地应用自体皮片、皮瓣和肌皮瓣进行修复。

    (三)1980年前,我们在治疗创面较大的放射溃疡时,多采用游离皮片及皮管来进行覆盖创面。皮片的缺点是薄而不耐磨。曾有一例患者在切除溃疡切除肋骨的胸膜创面上游离植皮,术后虽然消灭创面,但皮下不能植入软骨及人工组织代用品,透过皮片即可见随呼吸而起状运动的胸膜,菲薄的皮片给以不安全感,给生活带来不便。皮管需多次迟延,移转,耗时过长,给病人亦带来多次痛苦,血运亦无肌皮瓣丰富。

    (四)肌皮瓣是有“单独”动静脉血管供应的轴型组织瓣,不仅有皮肤还带有肌肉,其血运丰富,抗感染力强。它在动脉灌注压所及的部位均能存活,不受1:l长宽比例的限制,可以一次移转。在放射性溃疡及癫痕区严重缺血甚至骨髓炎死骨外露的部位,它大大改善了局部血循环,肌皮瓣下还可植骨及植入人工组织代用品,如硅胶等。其疗效优于随意皮瓣及轴型皮瓣。肌皮瓣遍于全身,应用方便;可以一次移转勿需延迟,大大缩短住院日期及减少病人痛苦。我们认为在体表的放射性溃疡及瘢痕,凡脱皮瓣旋转所能及的范围,应尽量采用肌皮瓣治疗。

     

    (五)在切除放射性溃疡时应将溃疡周围瘢痕组织一并切除,因为瘀痕区亦为放射线所照射,其组织已经发生上述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我们视其为不稳定瘢痕,易发生溃疡及癌变,在设计覆盖的肌皮瓣时应将其瘢痕切除后的创面一并覆盖。

    (六)肌皮瓣的蒂,可以全部包括肌肉及皮肤(如病例1),也可以远端为肌皮瓣,近端只包括血管、神经和肌肉(如病例2),肌肉蒂都可钻越隧道,这样设计既可减少供应的皮肤缺损,也不致影响远端皮瓣区的血液循环。

    (七)目前肌皮瓣的部位较多,其血管供血类型亦各异。可以仅有一根动静脉供应整个肌皮瓣的类型,如阔筋膜张肌皮瓣。亦有一根血管为主要动脉,其它两根或两根以上血管为次要动脉供血的类型,为股薄肌肌皮瓣。在切取肌皮瓣时,不仅要熟知肌皮瓣可供切取的范围蒂部长短,旋转轴的方向及可达范围。还应该熟知主要血管的供血范围及多支血管节段性供血的范围。手术时切取的范围一定 要保持在带部动脉灌注压所能及的范围,切不可过长,以免造成供血不足而致肌皮瓣坏死。

    (八)肌皮瓣是有单独神经支配的组织瓣,切取时根据需要,可以保留或切断神经。切断神经后,将导致神经营养障碍,肌肉日渐萎缩,有人观察,丧失神经支配的肌肉,3个月后将萎缩原组织的50%,发生纤维化。我们的意见是修复四肢、躯干部分时保留神经支配。修复面颈部时,避免日后肌皮瓣臃肿,可将神经支配切断。

    小结

    本文推荐应用肌皮瓣治疗放射性溃疡及瘢痕。结合临床病例介绍,讨论了放射性溃疡及瘢痕的特点、肌皮瓣较之皮片及皮瓣的优点,以及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l)魏履行:小剂量电高辐射对人群的遗传和致癌影响,中华放射医学杂志1983 3: 55。

    (2)杨志祥等;皮肤放射性溃疡的皮瓣修复,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841:46。

    (3)郭思罩等:放射性溃疡的外科治疗,中华整形烧伤杂志1986 2: 8l。

    (4) G. Courtney Houston et al.The Extended latlsslmus oorslnap In Repair or Antenor Abdominal walldefeCts P.R.S. 1988. 81: 917.

    (5)Marko Godina et al. The Tailoned

    latlsslmus Dorsl Free flap P.R.S. 1988.80:304.

    (6) Sumner A.Slann et al.The midabdominal RectusAbdomlms myomtaneous flap ReXiew-of 236 flaps.P.R.S.1988.81: 189.

    (7)Roger J.Friedman et al . Deep inferior Epigastnc Free flap for Breast Reconstruction after Radical mastectomy.P.R.S.1985.76: 455.

    夏兆驻、王大政、李佳宁、惠博生:北京医科

    大学第三临床医院成形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