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烧(创)伤病人血浆蛋白与胶体渗透压的相关分析
  •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PLASMA PROTEINS AND CLLOID OSMOTIC PRESSURE IN BURNS AND TRAUMATIC PATIENTS

    王永武 张向清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1对例烧(创)伤病人血清蛋白与胶体渗透压的测定和相关性分析,总蛋白和白蛋白以及它们的综合系数都与胶体渗透压呈高度正相关,并分别求出它们的直线回归方程:

    Y(cop mmHg)=2.45×(总蛋白g/dl)+5.81

    Y(cop mmHg)=3.44×(白蛋白g/dl)+8.45

    Y(cop mmHg)=0.67×(综合系数)+7.19

    综合系数:每1g/dl球蛋白积1分,每1g/dl白蛋白积百分,上述三个方程的可信限均大于 95%。

    血浆胶体渗透压(cop)是由血浆中的大分子溶质即蛋白质所产生,它调节和控制着毛细血管内外水份的交流和平衡。例如,当血浆蛋白浓度降低时有效胶体渗透压会下降,从而导致水肿(1,2)。因此血浆肢体渗透压的测定在某些疾病的监测,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方面成了一项不可缺少的检测指标(3)。然而,由于检测仪器价格较昂贵和产品数量有限,目前国内多数医院尚未能开展此项工作,从而也影响了这一检验指标在医学临床上的推广应用。为此,我们对122例烧(创)伤病人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胶体渗透压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分析,旨在通过血清蛋白浓度的测定就能较准确的预测出血清胶体渗透压的数值,为缺乏胶体渗透压测定仪器的单位提供一种简便的检测手段。

    一、实验依据及方法

    血浆(或血清)胶体渗透压是由其中的大分子溶质即蛋白质所产生的,因此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浆中蛋白质含量的多少,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二者之间必定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受试者每日清晨卧位采集空腹静脉血2ml,分离血清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每份血清标本的蛋白含量。总蛋白测定用双缩脲法,白蛋白用溴甲酚绿结合法,球蛋白一总蛋白一白蛋白含量。随后将每份标本在相同条件下用SX-II型电动半透膜胶体渗透压计(上海医科大学仪器厂生产)测定其胶体渗透压(3)。

    二、资料处理与结果分析

    122份血清标本总蛋白平均含量为6.00±1.11g/dl白蛋白平均含量为3.50±0.809/ dl,平均胶体渗透压力20.49±3.26mmHg(本研究室卧位正常值为20+1mmHg),经统计学处理求得122份血清标本总蛋白与胶体渗透压的相关系数(r)为0.835(t=16.64 P<0.01)白蛋白与胶体渗透压的相关系数(f)为0.846(t=17.40 P<0.01),根据大样本相关程度的惯用评价标准衡量,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与胶体渗透压之间均呈高度正相关。

    为进一步了解血清蛋白浓度与胶体渗透压之间的依存关系,我们将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分别作为自变量X,胶体渗透压作为应变量y进行相关分析,求得它们的直线回归方程。结果见表1。

    胶体渗透压的新制单位为KPa,由mmHg换算为KPa系数为0.1333。

    因血清总蛋白含白蛋白和球蛋白二大类,用公式表示则为: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如从血清总蛋白含量不变的角度分析,白蛋白增加与等量球蛋白的减少或白蛋白减少与等量球蛋白的增加均可使总蛋白浓度保持不变,然而白蛋白与球蛋白在形成胶体渗透压时的作用是不同的,因白蛋白分子量大约比球蛋白小20倍,故等量白蛋白所形成的胶体渗透压远高于等量球蛋白。据有关资料介绍等量白蛋白所形成的胶体渗透压约为球蛋白的5倍(6),故通过总蛋白或白蛋白其中某一指标来分析胶体渗透压的变化是不全面的。为此,我们根据加权积分法的原理,把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这两个变量综合为一个指标(即综合系数(4,5))进一步分析和评价血清蛋白质含量与胶体渗透压之间的内在关系。我们的计算方法是,把每100ml血清每吃白蛋白积5分(白蛋白1g/dl=5分),每1克球蛋白积1分(球蛋白1g/dl=l分),由此求得122份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综合系数与胶体渗透压的相关系数(f)为0.862(t=18.31748 P<0.01)说明两者之间亦呈高度正相关。求得直线回归方程为y=0.66544x+7.18933。

    为验证以上所求出的三个直线回归方程的准确程度和应用价值,我们又分别进行了可信限测算;结果,用血清总蛋白作为自变量X,胶体渗透压作为应变量y,求得的直线回归方程y=2.44638X十5.8099尽可信限为95.0%。以血清白蛋白作为自变量x,求得的直线回归方程y=0.66544x+8.44553,可信限为95.9%。以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加权积分作为自变量入,求得直线回归方程y=0.66544X十7.18933可信限为 97.5%。为更进一步证实上述三个方程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我们又对35例各类临床病人预期值与实测值进行了验证比较,结果35例病人用三个方程式求得的预期值与实测值平均相差分别为:0.87,0.69和0.59mmHg,此结果在胶体渗透压测定仪允许误差范围内,同时也在人体胶体渗透压生理波动范围内。

    通过上述检验分析,我们认为所求得的三个直线回归方程均能通过蛋白浓度较准确的预测出血清胶体渗透压的大小,从而为缺乏胶体渗透压测定仪的单位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测试手段,其中又以加权积分法误差最小,可信程度最高。上述三个回归方程式可供应临床选择使用。

    参考资料

    (l)梁子钩、戴稼禾等编;体液渗透压在医学中的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第380.385~387页。

    (2)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用生物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第10;207页。

    (3)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物物理教研室上海第一医学院仪器厂编:SX型胶体渗透压计及其临床应用。

    (4)河北新医大学科研设计和科研总结(新医药研究增刊)第48页。

    (5)付云廷用加权积分法评价医院医疗工作的探讨,中国卫生统计1986;4:10。

    (6)张向清,杜歌兵泽,钠在疾病中的代谢济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内部资料)1981第126~127页。

    作者单位:济南军区烧伤中心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