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伤28例临床观察
  • 28 CASES OF BURN TREATED WITH MEBT

    辽宁 辽阳石油化纤公司职工医院  王玉芝

    [内容摘要]应用中国北京光明研究所徐荣祥教授发明的湿润暴露方法和湿润烧伤膏治疗患者28例,临床上收到满意效果。经过临床观察:烧伤创面应用湿润烧伤膏具有止痛,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预防和抗感染作用。烧伤后创面末梢神经裸露,由于外界空气刺激,创面代谢产物刺激等原因,使患者伤后的疼痛难以忍受。创面经涂湿润烧伤膏后10分钟左右疼痛缓解。烧伤创面在药物作用下,使微循环淤滞带得到改善,创面保持湿润,促进上皮细胞再生、增生作用和抑制胶原纤维的再生,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创面涂湿润膏使之创面上空气完全隔绝减少创面污染,创面药物自动引流不利细菌生长,药物具有杀菌和抑菌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湿润暴露疗法技术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

    我院自1990年4月开始应用中国北京光明中医烧伤创疡研究所徐荣祥教授发明的湿润暴露方法和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患者28例,临床收到满意效果。28例中,男性22例、女性6例。烧伤面积最大65%,最小面积2%。浅II度烧伤7例,深II度烧伤18例,II度、III度混合烧伤3例。

    一、治疗方法:

    浅II度创面大水泡剪破放水,保留泡皮,深II度创面表皮祛除,化学烧伤一律去掉泡皮,以清水冲洗或酸碱综合液冲洗。然后用压舌板将湿润烧伤膏涂在创面上约1毫米厚,一般伤后三天内每4小时清除液化物一次再重新涂药,以后根据创面情况增减涂药次数。原则是保持创面湿润及时清除液化物,直到创面愈合。

    二、临床效果观察:

    浅II度创面涂药后二天,创面见有少量渗出形成溥膜,4-5天薄膜脱落,创面新鲜,5-10天创面愈合。本组7例浅II度烧伤患者中,有2例用药6天创面愈合,5例10天愈合。深II度创面涂药3天后液化物增多,创面出现白色黄色覆盖物,紧密附着于创面。随之创面涂药次数增多,在继续涂药过程中此膜状物自然脱掉,创面边缘开始爬皮,创面中可见密布于创面如针尖大小的小白点,即腺上皮细胞已开始增生并形成小皮岛,继而随着用药皮岛很快增大溶合,创面完全被新生上皮所覆盖。伤后20天左右创面愈合。18例深II度烧伤患者中,15例愈合后创面无瘢痕,3例小部分遗留浅瘢痕。在抢救一批硝酸烧伤患者中,有一患者双耳深度烧伤、外耳轮坏死组织脱掉后,耳软骨外露,经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双耳未植皮而自行愈合。

    三、讨论:

    1.止痛作用:烧伤患者难以忍受的疼苦是创面疼痛。造成创面疼痕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烧伤导致神经末梢损伤,末梢神经的断端裸露,外界空气的刺激,烧伤后创面代谢产物的刺激,创面部们立毛肌的收缩等等原因所臻。以往这种创面疼痛仅能采用麻醉性止痛药减少痛苦。而创面应用湿润烧伤膏后10分钟左右迅速起到止疼效果。由于创面涂一层1毫米厚的湿润烧伤膏后,创面形成一层自然保护膜,使创面与空气隔离,避免空气对损伤的末梢神经的刺激,药膏对创面有刺激性的代谢产物中和作用,药膏还具有缓解立毛肌痉挛作用等,从而减轻烧伤创面的疼痛。

    2.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深II度创面损伤达真皮深层,有坏死层和淤滞带组织,在湿润烧伤药物作用下,使微循环血流淤滞带得到改善,淤滞带变性的组织细胞转为正常,药膏在创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 ,一方面保护创面使之湿润,符合了生理条件的需要,又起到创面不受环境侵袭性再损伤。且该药物具有促进皮皮细胞再生、增生作用和抑制胶原纤维的再生。由于创面始终保持湿润,使上皮细胞能随时从创面的组织渗出液中得到营养,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

    3.抗感染作用:烧伤使局部皮肤的天然防御机能遭受破坏,血液循环障碍或血液血流灌注的丧失使局部组织得不到营养以及全身免疫机能下降等因素,均使烧伤创面易受细菌感染,湿润暴露疗法用湿润烧伤膏涂创面后,使之创面上空气完全隔绝、减少创面污染,创面药物自动引流不利细菌寄宿,降低了细菌数量,且该药物有杀菌和抑菌作用,使创面免受细菌感染加深。本组一例烧伤面积达65%,其中深II度创面占40%,III度占6%。入院后行湿润暴露疗法用湿润烧伤膏涂创面,伤后第4天,病人体温达39度左右,持续一周。创面分泌物做6次细菌培养,5次为阴性,一次大肠杆菌生长,而血培养为阴性。病人未出现感染症状。深II度创面经用湿润膏愈合后无痕疤、III度创面涂药膏治疗缩短治疗期。

    湿润暴露疗法技术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临床实践证明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是目前治疗烧伤较为合理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徐荣祥主编:烧伤湿润暴露疗法培训教材,光明中医烧伤创疡研究所,1988:1。

    [2]方子杨等主编:烧伤理论与实践,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沈阳(1)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