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烧伤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临床报告
  • 目录

    李天宇
    LI Tian-yu


    作者单位: 473065   河南   南阳, 河南大学附属南阳南石医院烧伤整形科
    Affiliations: Burn and Plastic Department of Nanshi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Nanyang, 473065, Henan Province, China


    【摘要】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   对以往所治疗的烧伤并发肠系膜 上动脉综合征的病历资料进行归纳分析,  总结他们共同的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 结果   5 例患者均被 治愈, 他们的烧伤总面积均值为 65. 44% TBSA±27. 26% TBSA, 伤后平均发病时间为 22. 8 d±10. 55 d, 主要发病 因素为长期卧床、 全身性营养不良、 身体消瘦, 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饱胀, 反复出现无痛性呕吐, 进食后症状加 重, 每日呕吐物少则数百毫升, 多则在 2000 ml 以上, 为绿色或深绿色, 无血迹。 钡餐透视表现: 胃十二指肠膨 大, 十二指肠第 4 段出现不全性梗阻。 结论   烧伤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诱因未必都是大面积深度烧伤,  内 科保守疗法应是首选治疗方法, 铜球鼻饲管道通过梗阻部位进行肠内营养,  有助于能量补充和疾病恢复。
    【关键词】烧伤;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非手术疗法
    【标识符】doi: 10. 3969 / j. issn. 1001-0726. 2011. 05. 010
    【文章类型】经验总结


    【Abstract】Objective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 drome.  Methods   Summarize the common clinical signs, treatment measures and clinical efficacy by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clinical data of burn complicated by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in the past. Results   The 5 patients were all cured, and the average burn area was 65. 44% TBSA±27. 26% TBSA, average time of onset being 22. 8 d±10. 55 d; the primary causes of onset were long term lieing in bed, systemic malnutrition and thinness; clinical signs were epigastric satiety, recur- rent painless vomiting, worse after eating, amount of vomitus around hundreds ml or over 2000ml per day, usually green or dark green without blood stains. Signs from barium swallow showed gastro-duodenal expansion, incomplete obstruction at the
    4th segment of duodenum.  Conclusion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is not always resulted from large intensive burns; priority regimen is conservative treatment. Enteral feeding by Miller-tube provides nutrition and contributes to recovery.
    【Key words】Burn;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Non-operative measures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又称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或称十二指肠淤积症。发病原因有多种,易发人群是先天性解剖变异、体型瘦长、长期卧床及手术后粘连等。本文所介绍的是烧伤所并发的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自1987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烧伤26500例,根据资料记载,有5例被确诊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他们具有共同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我们所采取的是内科非手术综合疗法,均被治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例均为男性患者,患病年龄分别为:4岁、18岁、29岁、33岁、45岁,平均患病年龄为:(28.5±15.5)岁。他们的烧伤面积分别为:30%TBSA、35%TBSA、79%TBSA、85%TBSA、92%TBSA,平均烧伤面积为:65.44%TBSA±27.26%TBSA。根据烧伤伤情分类标准划分,有3例属于特重度烧伤。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确诊时间分别在伤后7d、21d、23d、27d和36d,平均确诊时间为伤后22.8d±10.55d。
    2.诊断与治疗
    2.1.诊断方法
          主要诊断依据是临床症状和体征。本组患者都有消瘦症状,上腹部饱胀,反复出现无痛性呕吐,进食后症状加重,每日呕吐物少则数百毫升,多则在2000ml以上,为绿色或深绿色,无血迹。钡餐透视表现:胃十二指肠膨大,十二指肠第4段出现不全性梗阻。根据他们的临床表现,呕吐物性质以及X线钡剂造影,确诊为烧伤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1]。
    2.2.治疗方法
          5例患者均采用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包括取左侧卧位,或平卧与左侧卧交替更换体位。持续胃内负压吸引,加强静脉高营养等。与此同时,加强对未愈合创面的处理,减少体液及自体蛋白质的丢失。
    3.结果
          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典型,经钡餐检查确诊,占同期收治烧伤患者总例数的0.02%。本组患者经非手术疗法治疗后,症状逐渐改善,症状完全消失时间为5d~10d,钡餐复查,梗阻完全解除。附:典型病例
          病例1:男性,28岁,汽油火焰烧伤,创面遍及全身,面积达92%TBSA,其中浅Ⅱ度12%TBSA,深Ⅱ度70%TBSA,Ⅲ度10%TBSA。入院后予以液体复苏和抗休克治疗,创面取湿润暴露疗法,睡翻身床,定时更换仰卧与俯卧体位,共计30d。伤后32d浅度烧伤完全愈合,但患者处于消瘦状态。此时,对未愈合的深度创面予以清创和植皮手术治疗。伤后36d,反复出现无痛性呕吐,呕吐物为草绿色胃液,上腹部可见胃型,腹部无压痛和反跳痛。钡餐透视显示:十二指肠第4段处不完全性梗阻,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持续胃肠负压引流,每日引流出草绿色胃液300ml~400ml,实施左侧卧位和俯卧位,或两者交替护理治疗。静脉输入高能合剂、脂肪乳、氨基酸、人体白蛋白等药物治疗。经过5d的治疗,症状消失,改为经铜球鼻饲管道通过梗阻部位进行肠内注入营养合剂安素粉治疗。患者体重逐渐增加,10d后创面全部愈合。钡餐透视,梗阻解除。
          病例2:男性,4岁,因液化气火焰烧伤头面部、四肢,烧伤面积30%TBSA,其中Ⅲ度面积12%TBSA。伤后第7天,患者出现呕吐,钡餐透视显示:十二指肠第4段处不完全性梗阻,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予以持续胃内负压引流,静脉高营养治疗,适时对难以愈合的创面进行植皮手术治疗,痊愈出院。
    4.讨论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临床较为少见,临床多为个案报道[2]。烧伤患者一旦发生该类疾病,病程经过长,能量消耗大,加之部分患者经济条件较差,难以维持足够的能量,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从而造成后腹膜脂肪和肠系膜脂肪减少,体重下降,使腹主动脉与肠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变小,十二指肠的水平段受到2条血管的压迫,造成梗阻[3]。本组1例成人患者烧伤面积仅有35%TBSA,且无Ⅲ度烧伤创面。导致消瘦的原因是烧伤前患有严重腹泻,体重已出现明显下降,入院后食欲明显下降,又未及时补充静脉高营养或肠道营养。该病例给我们的提示是,对于烧伤的治疗,不应忽略对小面积患者的病史询问和必要的能量补充。并发症一旦出现,应积极有效地补充能量,恢复体质,在肠道营养方面,利用铜球鼻饲管通过梗阻部位进行肠内营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能量补充的同时,要注意对不愈合创面的处理,必要时实施手术方法封闭创面。值得注意的是,手术过程中要进行持续的引流,以防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另外,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在没有合并严重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下,不要轻易采用手术处理,坚持非手术疗法综合治疗。本组患者均在治疗后2w以内使梗阻解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此认为:(1)小面积烧伤要注意询问病史和必要的热量补充,从根本上杜绝小面积烧伤发生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可能性。(2)铜球鼻饲管道通过梗阻部位进行肠内营养,能及时补充能量,恢复体质。(3)并发症出现后,积极处理创面,防止能量继续消耗,如实行手术植皮疗法,应在持续胃肠减压的情况下进行。(4)肠系膜综合征在没有出现严重消化道出血的情况下,要坚持保守治疗,严格掌握手术疗法的适应证。

    参考文献
    [1]方之杨,许丰勋,刘世康.烧伤救治手册[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02.
    [2]陈存富,张向清.烧伤并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0,6(2):309.
    [3]杨之骏,许伟石.烧伤治疗学[M].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70.

    (收稿日期:201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