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烧伤湿性技术在中小面积烧伤的应用
  • 目录

    THE APPLICATION OF MOIST BURN THERAPY IN TREATING MEDIUM AND SMALL AREA BURNS

    山东 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 (266003) 陈振雨 乔宪忠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临床144例中小面积烧伤的治疗体会,认为湿润暴露疗法是目前烧伤创面处理较好的方法之一。本组年龄最大69岁,最小2个月。最大烧伤面积34.5%,最小面积为2.5%,平均15.5%。在治疗过程中均采用此疗法,其中6例后期采用了植皮,创面全部愈合。作者认为本疗法具有止痛效果好、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安全。它的最大特点是利用创面液化方式,在创面免疫排斥反应到来之前,无损伤性由外至内清除掉创面坏死组织,同时保持创面持续不断地用药,并保持创面的坏死组织能持续引流。

    关键词:湿性技术 烧伤治疗

    我院烧伤科自1991年开始使用湿性技术治疗烧伤患者144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144例,男性90例,女性54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2个月。致伤原因:烧伤20例,烫伤112例,电烧伤2例,化学烧伤10例。就诊时间:最长7天,最短4-5小时,平均1-2天。住院时间:最长45天,最短7天,平均18天。

    2.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凡烧伤面积大于20%小儿在10%以上者,体弱或空腹受伤者均常规应用抗生素。凡早期入院创面污染重者,先行取样做细菌培养,再用1:1000新洁尔灭清洗创面,并将坏死及脱落之表皮除去。若有水疱者可在水疱上剪一个或数个小口放出渗液。对头、会阴部之毛发应剪除掉,创面即刻涂MEBO,厚度为1-2mm,每4-6小时用药一次。

    3、观察创面液化情况及表现:本组病例涂MEBO后10分钟左右疼痛即缓解。涂药后浅II度创面第一天即见白色物质在药层下沉积,并不断增多,3-4天变成黄褐色软膜,第5天开始自行脱落,始终无液化物出现。深II度创面均于涂药后3-6天开始液化,随着创面深度加深液化高峰期将随之推迟。此时深II度浅型创面可见分布均匀的白色毛囊点及淡红色点,无肉芽组织突起;深II度深型创面见散在的淡红色皮点,肉芽组织呈乳头状高起,使创面高低不平,浅III度表现为高起或平皮的肉芽组织。愈合后皮肤弹性稍差,色素沉着明显。

    4、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创面全部愈合,其中6例经植皮后创面愈合,浅II度创面一般7-10天愈合;深II度创面15-20天愈合,无瘢痕形成;浅III度创面一般35-40天愈合,留有瘢痕,但一般不影响功能,外观与弹性良好。

    二、讨论

    1、湿性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数年之久,随着应用的深入和实践观察发现,只要病例选择得当,特别对中小面积烧伤,尤其是手足功能部位,确有显著的疗效,且功能恢复好。

    2、止痛效果可靠。烧伤病人创面疼痛难以忍受的,尤以小儿更为突出,创面疼痛不仅使病人遭受痛苦,而且可引起情绪、呼吸、循环和内分泌方面的变化。现代烧伤病理研究表明[1],烧伤疼痛是由于如下原因所致:(1)烧伤刺激。(2)创面神经末梢的暴露、干燥和空气的损伤。(3)微循环进行性淤滞带造成创面神经末梢缺血缺氧。(4)组织代谢产物和坏死组织解体产物的刺激。(5)微生物侵袭等。本组病例所得新鲜创面涂药后7-10分钟均有明显的止痛效果。这样使患者安静,避免恐惧,安心于治疗。说明该药能防止外界干燥刺激,及时改善局部血运,防止组织进一步坏死,防止了血流停滞的发生,从而减少了患者疼痛。

    3、在深II度或浅III度创面,因皮肤微血管及其通透性发生显著变化,在创面渗出物中蛋白成分不单纯是小分子量,而是中、大分子量的蛋白渗到创面,并凝固成蛋白膜或蛋白胨,这些蛋白与凝固于创面坏死组织中蛋白连接紧密,覆盖于创面,它会妨碍MEBO与创面的直接接触,阻止该药物发挥其应有的治疗作用[2]。同时创面也得不到正常的引流。如果早期清理不当就为创面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滋生环境,从而引起创面感染。因此,对深II度或浅III度创面要早期反复清除污物、腐皮、水疱、蛋白膜及坏死组织,这样有利于创面的早期修复。

    4、烧伤湿性疗法是以保持创面湿润而不浸渍,使创面不结痂且有液化物能及时排出,从而促进组织新生为特点的一项新的医疗技术[3]。其独特优点为:(1)由于创面保持湿润,不易形成"甲壳样"痂皮,并在伤后第四天即开始由表及里的液化、排斥,且有新生上皮组织不断生长,很快达到覆盖创面之目的。(2)早期不影响功能活动,尤其是五官功能活动自如,也不易发生干裂出血,是其他干性疗法不能达到的。(3)坏死组织脱落时间提前,不易出现积液、积脓。这种溶解液化方式是由浅入深的,即在创面排斥反应到来之时坏死组织一并被排出体外,从而为残存的上皮细胞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4]。(4)创面组织洁净新鲜,能直接观察其创面生长变化。(5)面部及功能部位恢复满意,且瘢痕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疗法。

    参考文献

    [1]杨之骏等。《烧伤治疗》第二版,上海科技出版社,1988,87-88

    [2]张林祥等。烧伤湿润暴露疗法2076例临床报告。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89,24-25

    [3]徐荣祥《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教材,北京光明中医烧伤创疡研究所,1989,160。

    [4]张向清等。湿性医疗技术用于面部烧伤的临床评价。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