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ICAL EFFICACY ANALYSIS OF 798 CASES OF BURN TREATED WITH MOIST EXPOSEI THERAPY
黄书君 杜淑梅 孟庆祥 张泽民
[内容摘要]作者报告了1988年至1991年,应用MEBO治疗烧伤798例,其中最大面积为70%,最小面积为1%,浅II度354例,深II度350例,III度94例,治愈率100%。该疗法具有良好的止痛、抗感染、促进创面愈合、不发生疤痕或减轻疤痕等作用。并对MEBO用药时间与疗效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烧伤 烧伤湿润暴露疗法 MEBO
临床资料
1.性别与年龄:男性551例,女性247例,男女之比为2.23:1。最小年龄为生后24小时,最大年龄为8l岁,平均年龄(X±SD)为24.98±17.04。
2.烧伤原因:沸水及热液烫伤505例,火焰烧伤210例,电烧伤55例,化学烧伤28例。
3.烧伤面积与深度:最小面积为1%,最大面积为70%,其中面积在20%以下者为754例,面积在20—40%者为35例,面积大于40%者为9例。本组病例浅II度354例,深II度350例,III度94例。
用药方法
凡伤后及时入院的病人,创面行简单清创,去除创面及周围健康皮肤上的污物,剪除松动的表皮及较大的水泡,创面用1‰新洁尔灭冲洗,用消毒纱布拭干。对于伤后延迟入院或创面污染严重者,应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将创面清洁干净,而对中途改用MEBO治疗者可在创面直接涂药。我们应用MEBO均匀地涂布于清创后的创面上,涂药后分别采用湿润暴露疗法和包扎疗法。
1.暴露疗法.主要应用于头面部、颈部、躯干会阴部创面及夏季的四肢创面。其涂药方法按MEBO使用说明进行涂药。
2.包扎疗法.我们根据本地区春、秋和冬季气温较低,取暖设施又不完善的特点,对四肢及躯干部位小面积创面采用涂药后包扎法。创面涂药后/单层或双层凡士林纱布外敷,外用10至14层纱布包扎,根据创面变化情况,一日换药一次或隔日换药,但原则上一定要保证创面持续有药。
临床疗效分析
1.MEBO的止痛作用:烧、烫伤后由于表皮的剥脱,使创面的感觉神经末梢暴露于空气之中,干燥、微循环淤滞、创面神经末梢缺氧,组织代谢产物与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及微生物侵袭等[1]均制创面痛觉感受器受到一定的刺激而引起疼痛。疼痛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还会引起病人精神、呼吸和循环功能的改变,严重者可引起或加重休克。因此止痛在烧伤早期治疗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往的方法是应用麻醉性止痛剂或镇静止痛药物来减轻疼痛,但止痛作用不明显或不持久。本组798例烧伤应用MEBO治疗后均未应用麻醉性止痛剂或很少应用镇静止痛剂。但收到良好且持久的止痛效果。我们观察到本组病例中90%的浅II度创面于涂药后15分钟疼痛消失,84%的深度创面于涂药后35分钟疼痛消失。本组病例中极少部分病人创面疼痛虽未消失,但也明显减轻。我们体会到MEBO的止痛作用与下列因素相关:( 1) MEBO具有保护创面,隔绝空气,以减轻对创面已裸露的神经末梢的刺激。(2)MEBO为创面提供了湿润的环境,从而避免了干燥对末梢神经的刺激,又防止了细胞脱水坏死。(3)由于MEBO的药理作用,松弛了立毛肌,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因此缓解了因立毛肌痉挛而引起的疼痛[2]。(4)MEBO具有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从而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
2.不同深度创面的愈合时间。在本组病例中,我们注意观察并分别统计了不同深度创面的愈合时间,其分布情况见表1。
![]() |
本组病例中深Ⅲ度创面均在1%以下。表1为本组病例应用MEBO治疗的不同深度创面愈合时间。在与我科以往的干性疗法相比,愈合时间缩短,对部分较小的Ⅲ度创面不需手术也可以愈合。说明MEBO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其主要机理是:MEBO为创面提供了湿性环境,避免了创面干燥与细胞脱水,同时MEBO活血化淤的药理作用,改善了微循环,促使伤区的淤滞的转化[2],尤其对深II度创面可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创面残存的汗腺、皮脂腺和毛囊等处的皮肤岛,从而缩短了创面上皮化的时间,另外,神经末梢不仅具有感觉作用,同时对组织具有营养支持作用,MEBO保护了创面神经末梢,对创面的愈合也起到了重要作用[3]。
3.MEBO的抗感染作用:皮肤为机体抗感染免疫的天然屏障,烧伤后皮肤失去了屏障的功能,创面成为细菌侵入的主要途径,创面坏死组织又为细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因此烧伤后极易发生创面侵袭性感染及败血症。在应用MEBO治疗的本组病例中均未发生感染。但创面细菌学检查多可检查出致病茵,面临床上无症状,血培养为阴性。因此我们体会到,单纯的创面培养出细菌并不意味是感染已经发生,因为正常皮肤也含有相当数量的细菌[3],而应结合临床表现及血培养才能定论。MEBO抗感染作用的机理在于:(1)保持创面湿润而不浸债。(2)药物剂型的两态变化有效地隔离创面,从而减少了细菌的污染。(3)通过主动与被动引流方式及时排出创面分泌物,从而降低了细菌的数量。(4)药物的抑菌作用以及改善微循等。
4.MEBO减轻疤痕作用:深度烧伤创面均为不同程序的疤痕性修复,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引起功能障碍。现代烧伤治疗不仅要救治伤员的生命,还应减轻疤痕,最大限度地恢复伤区部位的功能。如何消除或减轻烧伤创面疤痕是目前烧伤治疗中急待解决的难题。而应用MEBO治疗的深度创面,其愈后多无疤痕或明显减轻。本组病例中深II度创面350例,愈后多无疤痕,仅有24例出现轻微疤痕或色素沉着。III度创面94例,愈后虽有疤痕,但也明显减轻,疤痕平坦,柔软,无明显挛缩及影响功功。疤痕组织的形成与上皮细胞和纤维组织的比例失调以及胶原纤维、毛细血管的排列形态发生变化有关,同时还能够调节上皮细胞与胶原纤维生长的比例关系接近于正常[2],从而避免或减轻r疤痕组织的形成。
5.用药时间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我们将本组病人按其伤后至用药时间分为及时用药组和延迟用药组。伤后在48小时内用药者为及时用药组,超过48小时者为延迟用药组,分别统计两组病例创面的不同愈合时间。(表2)
![]() |
表2可见,在本组病例中,不同深度创面的愈合时间,用药及时组早于延迟组。我们对用药及时组和延迟组不同深度创面的愈合时间分别进行检验:浅II度t=8.42 P<0.01,深II度浅t=13.30 P<O.01,深II度深t28.30 p<0.01,浅II度t=6.06 P<0.01,深III度t=6.54 P<0.01,其差别均非常显著。说明伤后及时应用MEBO对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6.暴露与包扎疗法效果的对比:本组病例经清创涂MEBO后,应用暴露疗法547例,包扎疗法251例,其结果在不同深度创面涂MEBO后行暴露疗法其愈合时间均早于包扎疗法。其原因在于包扎后药物被敷料吸收,创面不能获得持续有效的药物浓度[2]。我们体会到:涂MEBO行暴露疗法创面愈合时间虽早于包扎疗法,但根据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即春、秋和冬季气温偏低,取暖设施又不完善的情况下,对四肢创面及躯干部位小创面采取涂MEBO后行包扎疗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同时也适用于不合作的小儿及门诊病人的治疗。为了减少敷料对药物的吸收,以保证创面持续 有药,除加厚涂药层外,并在纱布内层放置两层凡士林纱布,以减少敷料对药物的吸收,从而保证创面获得持续有效的药物浓度。
参考文献
[1]中国烧伤创疡究训科技医疗中心等;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伤225例报告。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1,4, 21
[2]首届全国烧伤湿性医疗学术报告;烧伤治疗学术的伟大历史性转折。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89,1,4
[3]徐荣祥;总结提高、开拓前进、完善发展我国烧伤创疡医学体系。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2,l,4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