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322医院外科 李逢春
为了使初学者尽快掌握烧伤湿润暴露疗法的临床使用方法,本文设计了及时清除液化物组和非及时清除液化物组对创面液化物与体温、血液、白细胞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在创面液化期及时清除液化物是烧伤湿润暴露疗法临床使用的关键的经验。
临床资料
一、病例:男24例,女14例,最大年龄30岁,最小年龄1岁。烧伤面积:最大面积30%,最 小面积8%,烧伤深度:浅III度8例,深II度深型14例,深II度浅型16例,共38例。
二、临床实验观察方法:随机将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的38例烧伤患者分为两组,在创面液化高峰期(伤后第十天),一组对创面液化物每早晚各清除一次治疗(称对照组);一组对创面液化物每4小时清除一次治疗(称实验组)。均在第二天上午9时测量体温和血液白细胞计数。
结果
创面液化物对体温及白细胞的影响见下表
![]() |
讨论与体会
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是一项新的烧伤医疗技术,其临床治疗过程及临床表现与传统治疗方法完全相反,所以烧伤湿润暴露疗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对初学者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创面坏死组织通过液化方式排出的临床表现,容易与传统治疗方法所造成创面感染积脓的症状相混。同时对及时清除创面液化物的时机也易掌握,为此我们设计了以上课题,进一步;临床验 证了“烧伤湿润暴露疗法”及时清除液化物的重要性。其结果:不及时清除创面液化物,可使体温升高,血象升高。这主要是因为,药物在创面上促使坏死层液化,自动向外排出,当液化物排出增多时,药物的自动排出能力已无法使液化物清除,从而影响了新鲜药物在创面上的作用,造成大量液化物堆积于创面上,导致不同程度的液化物质吸收,使体温升高和血象高等全身系统反应。所以要掌握该项医疗抗术,必须严格执行湿润暴露疗法的操作过程,“及时清除液化物” 就是要求当创面药物完全变为白色液化物时,应及时用棉签或卫生纸、压去板轻轻清除液化物再重新涂药。
根据烧伤湿润暴露疗法创面液化期的表现:浅II度创面因真皮未坏死故无液化反应;深II度创面因真皮部分坏死,液化反应从伤后第四天开始,第10天左右达液化高峰;III度创面因坏死组织层较厚,液化反应发生时间较迟,一般在第七天开始,液化高峰在20天左右,且液化物较多……”。临床上,我们对液化期的液化物清除也作了观察,认为:深II度浅型创面及时与非及时清除液化物差异不明显,而深II度深型创面,一般在液化期的第三天开始,液化物明显增多,这时涂上的湿润烧伤膏消耗较多,药膏在创面上代谢时间大约2小时左右,创面很快被液化物覆盖,如不及时清除,一方面影响再次用药的疗效;另一方面,创面液化物不能排出,易侵渍创面和使体温升高,所以在液化期高峰应及时清除液化物。III度创面的液化物更多,除及时清除液化物外,还应借助剪刀将已坏死尚未完全脱落的皮肤去除。在开始使用湿润暴露疗法时,经验不足,在创面液化高峰期出现的体温高,误认为没有应用有效高浓度的抗菌素所致,故加大抗菌素用量,结果用药后观察了三天的变化,发现患者体温没有下降,其血白细胞总数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比抗菌治疗前还高,中性白细胞比例升高。同时进行血培养,无败血症的条件。 然后在创面上找原因,当及时清除创面液化物并及时涂湿润烧伤膏,按正规的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治疗后,次日,病人体温逐渐下降,血白细胞数降至与烧伤面积相当的水平。
通过临床实验观察认为:1、在临床使用烧伤湿润暴露疗法之前,必须精通其理论,而后立足临床试用摸索经验;2.创面液化期,坏死组织变为液体状物,排出量增多,如不及时清除液化物,既使再涂药,也达不到湿润的目的。所以清除液化物是烧伤湿润暴露疗法应用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