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BO USED FOR TREATING PADIATRIC DRUGDERMATITIS
( REPORT OF 2 CASES OF PURPURA FROM DERMATONECROSIS)
周荣芳 马 莉 刘 森
黄金华 李平松 刘亦峰
(内容摘票)儿童药物性皮炎——紫癜型皮肤坏死临床较为少见。1990年作者先后收治二例此类病人,均采用烧伤湿润膏治愈。作者认为此类病人皮肤坏死与烧伤、创疡一样,应用MEBO可达到引流通畅、减轻炎症反应、增加局部血流、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而且没有毒副作用,用此药治疗效果确实明显。一例14天愈合,一例10天愈合。
儿童药物性皮炎—紫癜型皮肢坏死在临床较为少见。1990年我们先后接受2例这样的患儿,均采用湿润烧伤膏治愈。
临床资料
例一:祝某某,女,9个月,因发热待查于1990年10月2号在院外儿科门诊肌注安热静一支(超量)3小时后患儿背部、臀部、双下肢皮肤出现广泛性片状和点状紫褐色瘀癍,伴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即住我院儿科病区抢救治疗。19天后病情有所缓解,但背部、臀部及双下肢皮肤出现片状全层坏死、溃烂,深达肌层,面积最大者为6X5厘米,最小的1.5X1厘米,与周围健康皮肤连接处炎症反应重(见照片1),随转入我科治疗。转入时患儿体温38度,心率160次/分,呼吸46次/分,神志清,贫血貌,创面分泌物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诊断:1.药物性皮炎——紫疲型。2.背部、臀部、双下肢皮肤继发性坏死合并感染。治疗经过:暴露创面,每4~6小时在创面上涂l~1.5mm厚湿润烧伤膏,隔日修剪坏死组织,同时给予氛浓酸0.05,每日三次口服,并给予全身支持疗法。5天后创面见淡黄色液体外溢,部分坏死组织液化逐渐脱落,创缘炎症反应消退,即停止全身治疗,继续给予外涂湿润烧伤膏。10天后创面新鲜有肉芽组织生长,周围上皮组织逐渐向中央蔓延覆盖整个创面,14天后均平皮愈合(附照片见封三)。
例二:唐某某,男,4岁。因口服磺胺类药物致胸背部皮肤紫疲继发坏死2周,于1990年11月5日来我院门诊就诊。首先就诊时患儿一般情况好。见胸背部散在性片状和点状皮肤坏死,胸部面积约5%,背部约3%,部分起水泡,基底部为紫褐色,部分为苍白色,无触痛,周围有炎症反应。治疗经过:局部创面每日按时涂湿润烧伤膏,厚度仍为lmm左右,口服氟哌酸0.l, 每日三次,4天后创面全部液化,一周后创面逐渐缩小,创缘上皮组织向心性蔓延,治疗10天后创面全部愈合。
讨论
解热镇痛药及磺胺类药过敏性紫癜系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抗原抗体反应导致血管产生炎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液外渗,多发生在儿童,起病急,可有发热,常突然发生、广泛严重出血;可有大片状瘀癍,甚至血肿,皮肤常出现蚕豆大小、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癍、丘疹,中心呈紫红色或有水泡,分布于四肢伸侧和躯干[1]。儿童皮肤细嫩,反应尤为严重,对本文两例继发性皮肤全层坏死较为罕见。采用湿润暴露疗法,用“MEBO”治疗药物性皮炎——紫癜型致皮肢坏死与治疗烧伤、创疡一样,具有引流通畅、抗感染,减轻炎症反应,增加局部血流[2],改善微循环的功能,且没有毒、副作用等特点,用于治疗此重药物性皮炎——紫癜型致皮肤坏死具有对症下药的功效。
根据湿润烧伤膏的作用机理,本文采用蚕食,脱痂和“MEBO”相结合的方法,充分暴露创面,引流通畅,按时勤涂药膏,保持创面湿润。这样在减少组织损伤的同时不断排出液化的坏死组织,改善了创缘微循环,控制了炎症的扩散,最大限度地救活了“间生态”组织[3],保护了新生的肉芽组织和上皮组织,并促进其生长,使创面迅速愈合。
另外,湿润烧伤膏没有毒副作用也是此药的一大特点,无论外用多少剂量都没有吸收中毒的危险,且使用方便,疗效显著,不受医疗条件限制,门诊和家庭均可使用。只要能够正确掌握“MEBO”的作用机理,均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经过临床实践“MEBO”优于其它外用药,可以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
参考文献
(l).陈大用主编:皮肤科学,[全国医学科学技术教材]第一版, 1988, 5,79。
(2)范金福:湿润烧伤膏治疗红眼对例临床体会。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89,l,52。
(3)徐荣祥:烧伤湿润膏暴露疗法教材,(技术转让培训教材)1989,5,60。
作者单位:扬州医学院附属苏北人民医院烧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