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ANALYSIS OF 15 CASES OF PHOSPHORUS BURN
宋先春 方东海
(内容摘要)作者自1975年至1989年12月,先后共收治黄磷烧伤15例。最大面积为23%,Ⅲ度烧伤4例。
一、临床表现:早期伤面冒白烟,有蒜臭样味,创面有烧毁孔洞,重者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出现黄疸,肺部改变,或精神症状。二初期处理:清水冲洗,涂1%硝酸银液,彻底除去余磷,必要时在暗室检出磷颗粒。如有可能早期切痂植皮。认真处理合并症,全部病人治念,平均住院对天。最后对此进行了讨论,提出若干处理建议。
临床资料
一、一般情况:男14例,女1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49岁,平均年龄31岁。
二、烧伤部位:上肢烧伤6例,下肢烧伤4例,头面部烧伤3例,颈部烧伤1例,躯干部烧伤1例。
三、烧伤面积:占体表面积5%以下11例,6~10%2例,16%l例,23%1例。
四、烧伤深度:I度烧伤3例,II度烧伤8例,III度烧伤4例。
五、临床表现:<1>创面:伤面冒白烟,大蒜样臭味,包盖创面的敷料有烧毁的孔洞,亦可见褐色的颗粒侵入创面深部与失活组织混杂, 痂皮及焦痂呈黄色、棕褐色、褐黑色。<2>磷中毒:本组有一例伤员:男,23岁,烧伤面积23%(其中II度16%,III度7%),伤后3小时入院,呼喊疼痛,烦燥不安,呼吸快,伤后第一天有血红蛋白尿,7天内有尿蛋白,尿红细胞(+)高,尿磷酸盐结晶(+)/低,先后出现过神志恍馆,黑色大便,潜血(牛),伤后3天黄疸指数14单位,胆红25.65pmol/L(1.5mg%),4PT180单位,尿素氮7.497mmol/L(21mg%),心电图示心肌损害改变,胸片示右侧支气管肺炎。
六:初期处理:15例伤员在现场均用清水冲洗灭火除磷,湿包敷入院。住院后再次冲洗创面并涂以1%硝酸银溶液,彻底除去余磷,创面消毒、中和、切痂植皮、暴露治疗及药物治疗。
七:合并症:早期休克2例。创面感染3例。肝区疼痛、肝胆肿大、肝功能异常2例,肾功能异常1例。急性支气管肺炎1例。
八:本组15例,均治愈,平均住院23天。
讨论
黄磷是工业、农业、医药和军事工业上的重要原料之一,黄磷烧伤并非罕见。黄磷为淡黄色或白色蜡状固体,溶点44.9℃,沸点250℃,34度时可自燃,有大蒜味,不溶于水,溶于油脂(1)。黄磷氧化为五氧化二磷(P2O5),遇水形成磷酸,此时产生的热和磷酸的腐蚀作用又进一步损伤皮肤,所以黄磷烧伤是热力和化学的复合损伤,一般都比较深(2)。黄磷是一种强烈的胞浆毒剂,极易从创面和粘膜吸收,引起全身中毒(3)。故不论黄磷烧伤的面积大小,都要十分重视,及时进行处理。
一、现场急救:(一)立即灭火,这是阻止磷燃烧,减轻伤情,减少磷毒吸收的重要环节, 其方法是用大量自来水(或清水)连续冲洗,由上往下部冲洗,防止磷粒污染健康部位,时间要求30分钟以上。根据临床观察,冷水冲洗不仅可以阻止磷燃烧,还可以使创面生成的磷酸得到稀释,减轻组织损伤,还可以使受伤组织迅速降温,使血循环减慢,减少渗出,缓解疼痛。(二)彻底除磷,在灭火过程中要把身上和创面的磷粒除净,除用自来水冲洗外,焦痂创面或皮肤皱格处可用软刷帮助清除直至无磷烟雾。在现场检查有无磷粒存在的一种简便方法,就是用稍厚的牛皮纸卷成上小下大的喇叭形筒(一般长约25~30cm,上口4cm,下口 10Cm),内层用墨汁涂成黑色,可代替暗室检查有无磷光。(三)减少磷毒吸收:磷燃烧伴磷吸收中毒造成多脏器损伤。是磷烧伤常见的严重合并症,千万不能忽视。通过立即灭火,彻底除磷外,还应在创面涂以1%硝酸银的创面解毒药物,使之与残余磷粒表面化合成不燃烧的磷化银。其作用一是阻止磷燃烧,减少对组织的损害,二是便于识别,有利于清除余磷,减少磷毒吸收。若使用硫酸铜液,要防止铜中毒,(四)防止余磷再燃烧:通过灭火除磷,创面解毒药的处理,绝不能抱有侥幸心理,简单包扎转院,一定要用浸湿的纱布块等裹敷在创面上,以隔绝磷与空气接触的机会,转院路途远者,要不断浇水,运送时不能用敝蓬车,切忌侧面使用有机溶液(如油纱布等)。
二、创面处理:磷烧伤的焦痂是磷吸收的主要来源,磷颗粒在燃烧中可深深地穿入皮内或皮下脂肪组织内,迅速扩散吸收中毒。嵌入皮下的磷颗粒,用水冲不掉,用表面解毒药也不能奏效 。清创除磷的好坏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必须做到认真、彻底。(一)入院后再次流动水反复冲、刷洗创面,必要时用钳子钳出可见磷粒及异物,直至在暗室内反复观察无磷光为止。(二)碳酸氢钠液湿敷:本组病例清创后的创面,用3%碳酸氢钠液持续湿敷2~3天,使局部组织中的磷酸得到很好的中和,成为无毒的磷酸氢二钠或磷酸二氢钠,湿敷可以使创面渗出液充分外流,减轻局部腐蚀防止局部感染,有利于肉芽的生长。(三)早期切痂,植以自体皮成活率高,减轻感染机会。本组1例烧伤面积为16%,抗休克情况好转后62小时切痂植皮,植入皮片成活率高,住院25天痊愈出院。另一例,烧伤面积为3%,伤后第9天切痂植皮,两次植入皮片成活率低,创面发生感染,住院69天才出院。因此,只要条件允许,凡烧伤深度较深者,早期切痂植皮利多弊少。
三、防治共发症:磷酸及游离磷通过伤面吸收引起磷中毒,主要对肝肾组织损害④。(一)保护肝脏:磷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最明显,早期就可以出现。临床表现是肝区疼痛,肝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升高。本组2例,发生在伤后第3天,经治疗后2周内恢复正常。(二)重视肾功能衰竭:磷毒作用于肾脏导致中毒性肾病发生肾功能衰竭,表现为少尿无尿、蛋白尿、血尿、血浆尿素氮增高。本组1例,烧伤面积为23%。(三)肺部炎症的治疗:黄磷烧伤产生的烟雾含有P2O5、P2O5,对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对细胞有脱水、夺氧作用,可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细胞坏死,造成呼吸道和肺脏损伤,本组1例为急性支气管肺炎。
参考文献
①杨之骏等:烧伤治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第二版239
②曹大差等:大面积黄磷烧伤的治疗中华外科杂志1979.17<5>.357
③夏淑芳等:磷烧伤对大鼠全身影响的实物研究中华外科杂志1982。20<7>411
④方东海等:声光显示剂烧伤的救治中华外科杂志1987. 25(4) 233
作者单位:陆军59医院外科 成都军区昆明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