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AIR OF A DEFORMED EAR WITH CARTILAGO SEPTI NASI OF THE NOSE OF AN OX
陈存富 张向清
(内容摘要)报告4例(6只耳)烧伤及先天性小耳畸形病人、选用牛鼻中隔软骨作支架,修复后长达四年的随访,未见吸收排斥、外耳生长形态正常。认为材料来源广泛、处理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塑型、能长斯贮存。
选用牛鼻中隔软骨经处理后作支撑材料。修复先天性小耳及烧伤后耳缺损畸形,随访观察效果较好。
本组4例(6只耳),先天性环缩耳2例(4只耳),烧伤后耳部份缺损畸形2例(2只耳)。年龄最小6岁,最大35岁,均为男性,术后随访最长1年8个月,最短6个月。
临床应用,手术根据需要支撑材料的大小,将牛鼻中隔软骨修剪成片状或条状,固定在缺失或凹陷缺损处。细线小针将异种软骨与正常软骨仔细缝合固定,触之比较牢固,又具一定的韧性,外附耳软组织,或作局部皮瓣转移,不能在新建支架上游离植皮。
体会:牛鼻中隔软骨虽未见修复耳畸形缺损的报道,但已用于鞍鼻畸形的垫高,因此得到启发,修复耳缺损畸形。其优点是,材料来源广泛,贮存长久,处理简单,使用方便,易于雕刻塑型。有与人耳软骨媲美的辅韧性。治疗4例(6只耳),经随访观察,耳生长良好,外型正常,未发现排斥吸收现象。手触摸植入软骨与正常耳软骨无明显区别,唯皮层软组织略显增厚稍硬。手术后未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长时间能否吸收排斥有待继续观察。(附照片)
作者单位:91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