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ANALYSIS OF 25 CASES OF CRANIAL ELECTRIC BURN
姜廷印 复传孔 杜金浪 邹本明
颅骨电烧伤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由于电气化的普及,此类病人日渐增多。今将山东省四个单位自1960年~1989年10月临床治疗25例颅骨电烧伤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24例,女1例,年龄最大35岁,最小年龄10岁,平均18.4岁。其中10例合并多部位颅骨电烧伤。颅骨电烧伤时还可合并身体他处电烧伤。本组一例合并膀胱损伤,形成腹壁膀胱瘘。经手术治疗,全愈出院。其中24例颅骨电烧伤,经治疗后坏死头皮脱落,颅骨外露,采用颅骨表面钻孔,二周内孔内肉穿形成,部分病例坏死颅骨脱落,肉穿组织联长成片。再于肉穿创面上植皮,消灭创面。一例采用后依凹邻近皮肌瓣转移治愈。(见照片)
![]() |
治疗结果:本组25例颅骨电烧伤全部治愈出院。病人全愈后智力等各方面均好。无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 |
讨论
颅骨电烧伤后,多属全层烧伤,二周后头皮软组织逐渐液化、坏死脱落。头皮坏死脱落后颅骨外露。感染可由颅骨导人血管,使感染向颅内扩散。电烧伤后颅骨坏死,头部创面可长期不愈合。本组曾有12例,颅骨外露,细菌感染栓塞颅骨血供,逐渐使暴露的颅骨坏死,或电烧伤时,作用于颅骨,致使颅骨坏死。采用单纯颅骨外板?除术,留有坏死内板,创面多不能愈合。 颅骨长期暴露,如合并感染,亦是创面不愈合的原因。本组采用颅骨钻孔法治疗,孔距1.5厘米左右。颅骨外板钻透后未见颅骨板障新鲜血液溢出,说明颅骨已坏死,如果颅骨失去光泽、色泽为灰黄色,无骨膜附着均是颅骨坏死的征象。颅骨钻孔时,必须钻透颅骨全层。数天后颅骨钻孔处逐渐长出新鲜肉芽,坏死的颅骨多与颅骨下的软组织分离,极易摘除。肉芽联成片,经抗生素、高渗盐水湿敷后,采用游离薄层植皮,极易成功,后颅凹颅骨电烧伤后,颅骨外露可采用邻近皮肌瓣转移、敷盖创面。本组一例采用此法治疗而愈。如果长期颅骨外露、易形成严重的颅内感染,例如脑膜炎、脑室炎、脑脓肿等。
颅骨外露后,由颅骨色泽、温度、湿度、是否有骨膜覆盖颅骨等判断颅骨是否坏死。钻孔时如果钻透外板至颅骨板障仍无出血,说明颅骨已坏死,必须钻透全层颅骨。为减少颅内严重并发症,应尽早在裸露颅骨上钻孔,使肉芽创面早期应用游离皮片消灭创面。如果创面愈合后,颅骨缺损较大,或影响外观,均可在创面愈合后l~2年做钛钢网,修补缺损,可达理想的目的。
作者单位:沂水中心医院、淄博市沂源医院、莒县人民医院、蒙阴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