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ICAL ANALYSIS OF 20 CASES OF BURN TREATED WITH MEBO
梁达荣
(内容摘要)本文作者根据徐荣祥教授所发明的烧伤湿润暴露疗法应用“MEBO”,在三个月临床实习期间,治疗烧伤患者20倒,除一例因为深度烧伤,且用药不当,改为手术治疗外,其余均痊念出院。通过临床治疗分析,认为该疗法具有“救活瘀滞带组织,使促进创面愈合,抗感染力强,不受菌种的限制,深II度创面愈合后不留疤痕及止病效果显著,这四大优点”。
我院于1990年1月一3月、选择住院病人20例按照徐荣祥教授发明的“烧伤湿润暴露疗法”、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全部治愈、现分析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情况:本组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15一54岁。平均27.2岁;烧伤面积最大50%、最小1%III度最大面积35%。平均烧伤 面积11.l%。烧伤9例、热液伤11例;新鲜创面8例,残存创面4例、传统疗法感染后改用该疗法8例。1例改用手术治疗,其余均痊愈出院。
二、使用方法:创面用1%新洁尔灭或生理盐水清洗沾干后,用消毒压舌板将湿润烧伤膏均匀涂于创面,以lmm厚覆盖创面,尽可能避免创面磨擦受压,每天涂药次数不限,以创面有药为原则一般要求每隔3~4小时一次。特别强调两点:①创面始终有药物覆盖,保持湿润,充分暴露;②清除液化物后即重新涂药,保持创面的有效药物浓度。
三、创面情况的观察:1.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后的皮肤表现情况:4例浅II度创面,用药过程无明显液化物,伤后7天创面愈合,愈合皮肤弹性及毛发分布正常,肤色稍充血近期色素深浅不一。4例深II度浅型创面,伤后一周左右为液化反应的高峰期,12~17天内愈合,愈后皮肤弹性正常,毛发分布基本正常,肤色充血近期色素沉着。8例深II度深型创面,除1例因用药不当改用手术治疗外,其余一般在伤后15天为液化反应的高峰期,22~27天愈合,愈合后皮肤质地较硬,表面粗糙,肤色苍白,毛发分布少或无,未见疤痕组织,呈花斑样改变,4例残存创面均予10~16天愈合,愈合时已见疤痕增生,功能位受累。
2.创面用药痛觉反应:深度不同的烧伤创面,应用不同的外用药病人的痛觉反应,见表1。
![]() |
4、其他情况:体温反应:本组有8例较大的面积用药后2~4天体温开始升高,一般在38~39℃之间,全身未用任何抗生素,持续3~5天后体温逐渐下降。
讨论
本组20例,除1例因用药不当改为手术治疗外,其他病例均获得十分满意的疗效。此疗效可以归纳为四大特点:1.创面愈合快;2.抗感染力强且不受菌种的限制;3.深Ⅱ度烧伤愈后基本无疤,功能位不受累,后期不需行整形手术;4.有救活瘀滞带组织及止痛作用,用药后患者感觉舒服。湿润烧伤膏在创面发挥的作用证实了“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是完全正确的。以我们的临床实践分析认为药膏的机制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保护创面,保持湿润(适合组织细胞生长的适湿度)环境,防止了细胞干燥脱水和创面坏死加深,有利于改善微循环,挽救“间生态”组织,在促进溶痂,清除坏死组织过程中,能减轻组织损伤,有利于表皮细胞的增殖,从而加速创面愈合。
二、7例深II度深型创面愈后均无明显疤痕,以往这类创面用传统方法治疗愈后均有明显的增生性疤痕。这可能是湿润暴露疗法能适合烧伤组织细胞接生物修复规律生长修复、保持毛囊汗腺的开口通畅,既防止了感染减轻了创面的损伤、又可以保护残存的皮肤附件;另一方面湿润烧伤膏具有抑制胶原纤维过度增生、调节胶原组织与上皮细胞生长比例,从而减少了疤痕的形成。
三、本组所见病例用药后都有明显的止痛效果。其作用机理可能是:1.“湿润”能防止细胞脱水和组织干裂,消除了由于干燥损伤所致的疼痛;2、保障创面引流通畅,能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及液化物,避免了感染所致的炎症刺激;3.通过降低末梢神经敏感度,使皮肤的平滑肌处于松弛状态等。
四、目前有效的创面外用药不多,尤其对残存创面更无特效治疗方法。由于该类创面的难治、愈后易复发,培养出的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是临床医师最感棘手的问题。本组4例残存创面均属此类情况,用药前的创面培养均是烧伤患者典型的致病菌,用烧伤膏后创面培养很快转为阴性。说明湿润烧伤膏的抗感染力特别强,同时不受菌种的限制。但有人做过药物体外抑菌试验,奇怪的是“烧伤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无明显抑制作用。我们认为:药物的抗感染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善组织细胞的环境,有利于组织细胞按生物修复规律再生修复,以及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使坏死组织引流通畅,不利细菌生长繁殖来实现。
小结
通过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20例烧伤创面临床分析,认为此药具有救活瘀滞带组织促进创面愈合, 抗感染力强且不受菌种的限制,深度创面愈合不留疤痕及止痛效果显著这四大优点,是当今一种最有效的创面外用药,为了造福人类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 1989 52。
本文作者系广州市红会医院烧伤整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