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ITIAL OBSERVATION OF USING MEBO ON THE BURN SURFACE AFTER AUTOGRAFTING
邢 军 张 郑 张 错 崔光怀
郭 伟 韩学德 修红闽 盖维宾
(内容摘要)本文重点介绍移植自体皮片创面使用MEBO的时机、方法,并对6例病人的皮片生长扩展做了临床观察,认为MEBO有促进上皮生长和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
大面积III度烧伤创面往往要用植皮的方法(自体皮片移植、皮浆移植、微粒皮移植、例状皮片移植等)覆盖创面,以促进烧伤创面愈合。但是,由于术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创面必须进行包扎、固定和多次换药,给工作上带来很大困难,为此,我们依据MEBO的使用原则和方法,对移植自体皮片后的创面使用MEBO治疗,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
植皮后应用MEBO的时机和方法
一、时机:
烧伤植皮后创面按传统方法加以包扎、固定。术后第三天启开敷料观察所植皮片有无移动、脱落、积液、积血及创面感染情况,然后用1%新洁尔灭溶液消毒创面,以3%庆大霉素湿纱布覆盖后包扎。术后第六天再次换药,于第九天或第十天时去掉包扎,发现移植皮片已与创面牢固粘连,推之不动,皮色红润,皮片边缘已出现上皮细胞生长扩展迹象。我们认为此时应用MEBO是最好时机。
二、方法:
l, MEBO的使用方法(1):先将药膏挤出放置在压舌板上,然后轻轻涂于创面上,药层须在lmm以下。涂药时必须做到用力适度,药层厚薄均匀,切勿在创面上往返磨擦或用力过大,或将药膏涂的太多、太厚,因为,磨擦或用力过大可以造成创面再次受损或使移植皮片发生松动、脱落等,药层过厚会造成药物引流不畅,创面组织细胞被浸渍,以致发生肿胀或坏死。同时,也因用药大多而造成浪费。一般每4~6小时涂药一次,每天4~5次,直到创面愈合为止。
2,暴露、包扎交替治疗法:当观察到植皮区肉芽生长过高时,采用暴露、包扎交替治疗法能有效地控制肉芽过高和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其方法为:对肉芽组织过高的创面,先把药膏涂在创面上,然后取无菌薄纱布覆盖并加压包扎。十二小时后揭去纱布,创面再次涂药包扎。每天换药二次,包扎2~3天后去掉纱布再改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
移植皮片生长扩展观察结果
我们对6例烧伤患者做了九次自体皮移植术。其供皮区均选择在大腿或加一侧上肢。在九次手术中除一次选用邮票式植皮外,其余八次均用小皮片移植。本组中一例为女性,其他为男性;年龄在4~36岁之间;III度烧伤创面为3~37%;皮片间距平均在1.2~l.5cm。术后第九或十天去掉包扎应用MEBO治疗。所有病例未因应用MEBO而致皮片溶解或脱落,无一例出现感染及共发症。
典型病例:
例一:高 X X,男,36岁。火焰烧伤,总面积为56%,其中III度为37%,深II度11%,同时伴呼吸道损伤。经全身疗法和外用MEBO治疗十七天后,创面坏死组织大部分被清除,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伤后第十八天,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下肢邮票式植皮术,应片间距为1.3~1.6cm,覆盖面积达20%,术后患肢加压包扎、固定。分别在术后第三、六天各换药一次。第九天去掉包扎发现皮片已经成活,改用MEBO继续治疗。使用MEBO的创面液化物少,无感染现象,皮片生长扩展较快,最快时一天可达0.5~lmm。术后第二十四天创面愈合。第二次手术使用自体小皮片,分别移植于颈部,前胸上部和右下肢局部创面,同样采用上述方法治疗,也取得了成功。本例患者随访九个月,植皮区瘢痕少,大部分瘢痕经MEBO治疗后被软化,或逐渐消退,皮肤无水泡、痛痒及其他异常感觉。
例二,齐X,男,24岁。被热硷水烫伤左侧小腿部。面积约6%,呈深II度创面。最初用1%新洁尔火消毒创面后使用气雾成膜剂(山东医疗器械研究所研制),每4小时喷雾一次,共使用三次。三天后发现患肢红、肿、疼痛切显,膜下渗出物较多,局部感染并伴有发热等。即清除药膜和渗出物,发现创面较前加深,已成为浅III度。清创后使用MEBO治疗,三天后感染很快得到控制、患肢红、肿现象开始减轻,疼痛消退,坏死组织逐渐脱落,十五天后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在局麻下行小皮片移植。皮片约lxl.2cm大,间距为1.2~1.5cm。术后包扎,固定十天,换药二次,去掉包扎后使用MEBO治疗M十天创面全部愈合。
体会
MEBO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实践证明MEBO治疗烧伤具有独特的作用。但是,用于植皮后创面的报道则甚少。通过我们的使用认为,MEBO在植皮后创面应用具有广阔前景,为植皮创面后期处理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一、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加速创面愈合[2]。 一般认为,移植自体皮片的间距多在0.7~ l2mm之间,细胞扩展速度每天约在0.2~0.5mm,平均每天扩展0.26mm[3]。创面愈合时间大约需要28~30天。我们所观察的病例,皮片间距在1.2~1.5cm之间,创面愈合时间,最短者18天,最长者25天,多数在21~23天。可以看出,经MEBO治疗的创面上皮细胞生长速度较快,能促进创面早期愈合。近年来,国外学者认为:在湿润创面、无氧或低氧的情况下,植皮区的血管生成、纤维细胞和角化细胞有丝分裂明显加快[4]。在使用MEBO治疗的创面,药物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蜡层,此膜能隔离创面与外界的联系,使其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5)。空气中的氧及其他离子不能透过此膜,所以,此膜下是一种低氧或无氧和湿润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细胞生长扩展速度加快,从而促进了创面愈合。
二、防治感染,便于观察:植皮创面虽然经过严格消毒,无菌换药及使用抗生素等,其感染的机会则多见,是临床工作中的一大难题,而使用 MEBO治疗的创面未出现感染征象。这说明 MEBO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实验证明(6),在同样条件下接种绿脓杆菌实验中,对照组接种后进行包扎,实验组采用湿润暴露疗法。结果发现,实验组未见绿脓杆菌生长繁殖,创面无细菌所致侵袭性感染症状。而对照组的创面绿脓杆菌生长繁殖迅速,很快发展为侵袭性感染创面。通过实验也说明,湿润暴露疗法通过药物在创面的引流作用,使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利于细菌的寄宿,降低了细菌浓度,尽快消除了创面坏死组织和保护创面不受细菌侵袭,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感染的发生(6)。由于创面采取完全暴露治疗,可以随时观察创面的一切变化、定期测量皮片生长扩展的距离和面积,为观察和研究创面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省工、省力、省物。植皮后包扎、固定和定期换药是目前常用的方法。因为包扎、固定可以防止皮片滑动、脱落、积液、积血等。换药可以及时清除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及感染灶,起到防治感染的作用。所以,使用这些方法在术后的一定时间内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当皮片成活后(术后十天左右),再行包扎治疗我们认为则不必要,因为,包扎、换药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消耗大量的纱布,消毒剂和药物,同时造成病人极大痛苦,改用MEBO治疗后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消除了病人痛苦,有利于病人康复。
四、防治瘢痕:移植自体皮片的创面多数要形成瘢痕组织,皮片越薄,瘢痕就越明显。但是,早期应用MEBO治疗的病人、瘢痕形成相对减少,即使瘢痕组织已形成,伤后坚持用MEBO治疗也能使其软化或消退。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徐荣祥,烧伤湿润暴露疗法,1989,p附1。
(2)邢军等,湿润烧伤膏在烧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89, p37。
(3)黎鳌主编,烧伤研究,重庆出版社,1985,P126。
(4) Leicht P et al allograft VS.exposure in the theatment of scalds--a prospcetlve randomlzed con trolled cliatcal study burns.1989; 15.l pl—3.
(5)徐荣祥,烧伤湿润暴露疗法,1989, P65(内部)。
(6)徐荣祥,烧伤湿润暴露疗法,1989, P68~72(内部)。
本文作者系滨州医学院烧伤创疡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