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ICAL ANALYSIS OF 61 CASES OF BURN TREATED WITH BURN
姚世红 黄晓辉
(内容摘要)本文报道了采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伤6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并对该疗法在创面止痛、抗感染、及时治疗深II度烧伤不留疤痕、能救活瘀滞带组织等方面做了肯定。提出该疗法疗程短、疗效高、投资少、使用方便,适用于一切医疗单位及家庭应用。此法可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适合我国国情,它将为推动我国及世界烧伤事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如何解决烧伤创面疼痛、感染、愈后不良并留有疤痕等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烧伤学者研究的主要课题。我院自1988年8月引进烧伤新技术——“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伤61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结果加以分析讨论。
临床资料
一般情况:全组病例61例,男37例,女24例,其中11例为家庭病床,年龄分布5个月一66 岁:浅II度31例,面积平均11%,深II度20例,面积平均7%;晚期残余创面10例,面积平均9X4cm2。全组病例涂药后2—5分钟疼痛消失,无一例创面感染。
治疗方法:全组病例创面均应用湿润烧伤膏,采用湿润暴露疗法。入院后先清洁创面,去除已脱落的肤皮及污物,不用消毒剂。外用生理盐水清洁后,敷料吸净创面水分,将湿润烧伤膏挤在压舌板上,均匀涂于创面,厚度不超过lmm,以后约隔3—4小时涂药一次,如液化物多时,间隔时间可缩短。每次涂药前用消毒卫生纸沾吸除去液化物,继续用药直至创面愈合。如为小儿不合作病人,晚上则采用包扎,但药要相应涂厚,尤其对肉芽创面效果更佳。全组有数例肉芽创面为传统植皮手术病人,使用药膏包扎3—5天,即愈合。
治疗观察:浅II度创面涂药后,疼痛立即消失,且有一种舒适感,取皮处见有液化物逐渐透出药层。2—3天基底逐渐形成白色薄软膜,4天后该膜自动脱落,第7天左右创面愈合。深II度创面涂药后,疼痛立即减轻,约l-2分钟完全消失,1-2天创面有一层白色物质沉积,3—5天创面坏死层开始液化,8—9天液化达高峰,体温可达40℃左右,10一12天创面基底明显凹陷于皮面,随之基底逐渐平皮生长,17—25天创面愈合。
愈合时间:浅II度创面平均10天,深II度创面平均20天,残余创面10天左右。随访6例深II度病人,时间分别为1年、10个月、8个月、6个月、5个月、3个月,有5例未留疤痕,个别病例色素减退,有一例留有轻度增生性疤痕。前五例涂湿润烧伤膏时间均在烧伤后六小时以内,后一例超过24小时。
讨论
烧伤创面的处理,以往我们用传统的疗法,总是想方设法使创面干燥,促使创面痂下愈合,但这种干燥疗法创面疼痛剧烈,痂下极易感染出血,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应用烧伤湿润暴露疗法后,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通过对6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我们体会到:
1.止痛效果明显:以往传统的方法清创换药,病人疼痛难以忍受,以致病人出现放弃治疗,产生轻生念头。使用湿润疗法后,只要创面有药,就没有疼痛,且不受体位限制,病人对治愈充满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来自于新的疗法,给愈合起到促进作用。
2.创面不感染:由于烧伤产生的坏死组织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因此传统疗法烧伤创面感染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本组病例应用湿润暴露疗法后,无一例发生感染,这是因为该疗法引流通畅,使坏死组织通过液化方式排出创面,如此供药-液化-引流一供药循环往复。创面没有坏死液化物停留,药物作用保护隔离创面,减少创面受环境感染的机会。
3.液化清除坏死组织:坏死组织及液化物不及时和彻底清除,可出现高热,尤其在液化高峰时体温可持续40℃左右。这时除了物理降温或用药物外,重点还是创面处理,每天彻底清除l-2次液化物,一些液化不完全的坏死组织,可用剪刀剪除,继续用药,效果非常明显,并可缩短疗程。
4.治疗晚期残余创面效果理想:近年来很多学者认为:溃疡创面的发生与创面基底纤维组织受抑制,与胶体渗出较多有关。湿润暴露疗法引流通畅作用,能及时引流出多余的胶体渗出物,改变纤维组织与上皮细胞生长比例,改善供氧条件,促进残余创面愈合。
5.深II度创面愈合疤痕增生减少:本文随访6例深II度烧伤病人,虽例数少,尚不敢断言无疤痕增生,但只要用药及时,深II度烧伤愈后可无疤痕。
6.疗程短、疗效高、不用消毒隔离,使用方便;以往烧伤面积10%以上者均需要收院治疗。在本组4例面积在15一20%的烧伤病人家庭病床治疗效果满意,这既减轻了医院的压力,也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适合我国国情。
综上所述,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新技术确有其独特的功效,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普遍欢迎,它将为推动我国及世界烧伤事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本文作者系江西宜春地区医院烧伤整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