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伤200例护理体会
  • NURSING EXPERINENCE IN TREATING 200 CASES OF BURN USING MEBT

    庞修英 王瑞敏 乔秀云

    (内容摘要)本文报道我中心采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伤患者200例的护理体会。本组200例病人最大烧伤面积76%,平均面积11.28%。III度烧伤64例,III度最大烧伤面积64%,平均III度面积7.26%。治愈1%例,治愈率98%。死亡一例,死亡率2%。作者对应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伤、创面护理、休克期补液的护理及烧伤膏的优点进行了总结。 我中心自1989年6月至1990年12月,共收治各种原因烧伤200例,均采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200例,男132例,女68例;年龄6个月至80岁,平均18.48岁;烧伤面积l—76%,平均烧伤面积11.28%,其中III度烧伤64例。III度最大面积64%,平均Ⅲ度烧伤面积7.26%;治愈196例,治愈率98%;死亡4例,死亡率2%。

    护理要点

    一、休克期补液疗法的护理

    烧伤休克是烧伤早期的并发症与死亡原因之一,烧伤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大量体液渗出,丢失及进入第三间隙,使有效血循环量下降,至血容量不足。因此,为使大面积烧伤患者平稳渡过休克期,扩理的关键在于保证液体尽早有效地输入机体。

    1.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做到病人入院后5—10分钟完成。为保证液体输入,必要时可行静脉切开术,以免反复穿刺,延误时间。

    2.按补液原则补液。胶、晶、水成人200一250ml交替,小儿为一100ml交替补给,提早给利尿剂及硷性药物。

    3.补液种类。胶体以冻干血浆、全血为主,晶体以复方林格氏液,5%的葡萄糖盐水为主,两者比例为1:1。

    4.补液数量。湿润暴露疗法,能阻滞体液丢失,补液数量相应减少[1]。我们曾对16例重度、特重度的小儿烧伤后,前48小时补液量进行统计,结果比传统补液量减少24.22%。所以我们护理工作中,十分注意补液总量,尤其小儿更应警惕,以免因补液过多发生肺水肿、脑水肿、心衰。

    5.补液速度。我们遵循以下原则,胶体、晶体于伤后4小时补给前8小时的2/3,而前8小时补给第一个24小时的1/2,伤后第二个和第三个8小时各补给总量的1/4,水份均匀滴入。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补液过程中,每小时测一次尿量、尿比重、尿PH值,成人尿量保证每小时50ml以上,如有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尿时,尿量可增加到每小时60—80ml,儿童20—30ml/h,婴儿10—20ml/h,第l-2小时测体温、血压、心率一次,心率成人控制在120次/分以内,小儿140次/分以内,或视病情随测,注意周围末梢循环状况,有无口渴,随时调节输液速度和液体成份。

    7.液体输入量及尿量的记录。每输入一种液体的质、量、时间、尿量、尿的颜色、比重准确记录在特护单上,每8小时小计一次,24小时算出总输入量、尿量。 我们共收治烧伤后2小时内入院的重度、特重度烧伤病人91例,按上述方法处理无一例发生休克。

    二、创面的护理

    湿润暴露疗法创面的护理,与传统疗法不尽相同,我们体会到,护理人员必须深刻理解该疗法的设计原理及作用机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清创。病人入院后(大面积烧伤患者在抢救工作就绪后)尽可能简单清创,方法:将脱落成堆的腐皮污物全部清除,在大中水泡低垂部位剪开放液,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l—2次,用消毒敷料吸干水份,涂药即可。操作要轻柔,避免对创面刺激引起再损伤。

    2.按湿润暴露疗法的原则用药。做到创面始终有有效药物覆盖,保持湿润,充分暴露。将药物挤于消毒的干燥压舌板或棉签上(棉签用于小面积或凹凸不平的创面),轻轻均匀地涂于创面,厚度不超过lmm。把伤员轻轻放到铺有无菌单的床上,置护架保护创面,保温取暖,冬季保持温度26—28C,夏季保持温度30—32C。此温度病人代谢率最低[2],而且也有利于烧伤膏的液化。

    3.及时清除液化物及坏死组织,保证创面外流通畅。徐药前用柔软消毒卫生纸浸敷沾除液化物,禁止擦拭,勿要损伤白膜,白膜可起保护作用,不防碍药物渗入。

    4.定时翻身,防止创面长时间受压。烧伤后,皮肤正常防御功能受到破坏,烧伤创面长期受压后,血液循环障碍,血液中的白细胞不能发挥作用,造成创面感染,度数加深,致机体出现严重的感染症状。为了充分暴露创面,减轻局部受压,在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时,休克期过后采用翻身床。患者俯卧位时3小时翻身涂药一次,仰卧位时4小时翻身涂药一次,翻身时动作要敏捷,医护人员配合要协调,并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取得合作。

    5.防止深度烧伤创面出血。本组发生2例浅静脉出血,均在病人沉睡中。l例为左小腿III度烫伤,入院后24天夜间出血。另1例为左手电弧烧伤,入院后7天夜间出血,均被及时发现。出血原因:深度烧伤使浅静脉不同程度的破坏,静脉回流压力增高,而本疗法对创面无任何压力,所以在液化期易发生出血。出血时病人无痛苦,应十分警惕。所以在深度烧伤患者液化期,要加强病房巡视,勤观察创面,对有可能出血者,在床头放无茵包备用。一旦发生出血,立即加压包扎即可。

    6.及时清除创面周围油垢,75%酒清消毒创周,预防毛囊炎。

    三、心理护理

    在治疗护理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除实施以上措施外,还特别注意心理护理,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如:患者贾XX,因违章作业而受伤,患者思想负担重,怕受处分,担心残废,加之频繁的注射、抽血、换药等引起的疼痛,曾产生过轻生念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主动接近,耐心解说,加强心理疏导,使患者转移情绪,并请单位领导及家属多次前来安慰,患者消除了顾虑,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经53天精心治疗护理痊愈出院。

    护理体会

    一、止疼效果可靠

    烧伤创面的疼痛是烧伤患者最痛苦的临床症状,而我们在护理中观察到应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的新鲜创面涂药后几秒钟至10分钟,疼痛即可消失,感染创面或深度烧伤创面20—30分钟疼痛消失或减轻。本组200例患者,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无一例使用麻醉剂或镇静止疼药。这可能是湿润烧伤膏在创面上形成了一层保护膜,有效地覆盖和隔离了创面,减轻了空气对创面神经末梢的损伤和刺激;创面引流通畅,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和液化物,避免了感染所致的炎性刺激;创面避免了干燥,防止了细胞脱水及坏死等,从而发挥了止疼作用。

    二、抗感染能力强

    防止和控制烧伤创面的感染是护理烧伤的关键。湿润烧伤膏的应用能有效地隔离创面,防止外界致病菌的侵入,同时通过药物的自动引流,不断将坏死组织及液化物排出,减轻了组织代谢物对创面的恶性刺激,破坏了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起到了控制感染的作用。

    三、阻止倒面水份菜发,减少补液量

    湿润暴露疗法是治疗烧伤的先进方法,此法从两个方面减少了体液的丢失。一是烧伤膏中的基质同组织的亲合性一起将组织包围起来,使水份既不过多蒸发,也不易浸渍组织。二是湿润暴露疗法是在摆脱了传统热干性疗法的基础上使用的,所以,本组91例重度,特重度患者在烧伤早期补液比传统治疗方法补液少约1/4。

    四、简便易行,疗效显著

    湿润烧伤膏具有使用方便、易于掌握、经济、安全、不受医疗条件的限制等优点,对中小面积门诊患者为最佳药品。

    参考文献

    (1)张林祥、杨克非,烧伤暴露疗法2076例临床调查报告,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89;l:25。

    (2)方之杨等,烧伤理论与实践,辽宁科技院技术出版社。1989.P290。

    作者单位:克州烧伤创疡科技医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