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CASES OF DECUBITAL ULCER TREATED WITH MEBO
李凤翔
(内容摘票)重病或消瘦长期卧床病人护理不当,均可发生褥疮。1990年5~8月作者利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两侧褥疮,均获得满意效果。
一例为烧伤后治疗过程长期卧床及消瘦而引起腰肌部褥疮,直径为7cm,清创后涂湿润烧伤者每日三次,更换体位,50天愈合。另一例为结肠癌手术后护理不当,发生4cm直径褥疮,经以上方法治疗,25日后创面缩小的1/2,但由于病人极度衰弱,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死前创面一个月间内芽生长良好,创缘皮肤向中心蔓延。
重病或消瘦长期卧床病人护理不好均可发生褥疮。1990年5~8月我们利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两例褥疮,均获满意效果。
病例介绍
例1:患者女,23岁,因蚊帐点燃被火焰使伤后入院,烧伤面积达60%,利用湿润暴露疗法和抗休克治疗安全渡过休克关。但病人由于明显消瘦,长期仰卧被动体位,加之护理不当,在治疗中,后期发现腰骰部褥疮,当时体温39℃,心率100次/分,呼吸30次/分,创面呈近似圆形,直径约7cm,坏死组织为灰白色,周围皮肤炎性充血,深度达骰后鞭带。当天行清创术,剪除坏死组织,先后用双氧水、1‰新洁尔灭、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用灭菌敷料揩干,涂湿润烧伤膏的2mm厚,经常保持创面有药,调整体位,口服麦迪霉素一周、不输液,不使用其他抗菌素,加强饮食营养,常规口服VB2,VE,甲氰味胍,第四天体温稳定在38C以下,并见创面出现红润,无炎症扩散,液化物渐增多,以消毒敷料揩去再涂以湿润烧伤膏,日约三次,创面日渐好转,肉芽生长迅速。治疗20天已接近填平创面, 边缘皮肤向中心蔓延生长,创面直径缩小至4cm,随全身情况好转已能下床活动。治疗30天带药出院,随访治疗对天创面完全愈合,无疤痕。
例2:男性,55岁,以腹泻两个月入院,9天后诊断为结肠肿物。入院18天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患者不思饮食,明显消瘦。由于护理不当致腰骰部出现直径约4cm大小的园形坏死区,皮肤呈黑色干性坏死,剪除坏死皮肤可见皮下有灰白色坏死组织,清除后用双氧水、盐水、新洁尔灭冲洗创面、无菌敷料揩干创面,涂湿润烧伤膏厚2mm,并以气圈垫于患处,经常保持创面有药。第5天创面出现液化物、用卫生纸沾去,涂新药,每日三次,全身继续抗感染及输液治疗。第七天见创面红润有肉芽生长。第25天创面缩小至2.8cm,肉芽近平皮面,但由于全身极度衰弱,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死前创面治疗一月,肉芽生长良好,创缘皮肤向中心蔓延约0.8cm。
体会
一;褥疮多发生于长期卧床,蛋白摄入量不足和丢失过多,负氮平衡又影响创面的愈合和组织的修复。临床上治疗比较麻烦,一方面给以常规输入高营养支持,而足量有效的抗菌素也是不可缺少的,但由于患者病程长、体质差,输液往往是比较困难的,经治两例病人均采用过静脉切开输液。而利用湿润烧伤膏治疗褥疮可不用抗菌素,能进食者可不输液或少输液,减少了因输液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以及使用大量抗菌素所造成的经济负担。
二、褥疮的外科治疗多采用每天换药、冲洗、清理脓性分泌物、更换敷料,病人多较痛苦,且病程长,有的达数年之久,医务人员工作量大,而实际有些不合理的换药并不能阻止细菌对组织的侵蚀。有人用某些抗菌素行局部治疗,只得到顾此失彼的作用。因为即是杀死或抑制了某些致病菌,却影响了组织的修复。在人和动物身上有人做过试验,证明使用抗菌素会延缓创面的愈合[1]。用湿润烧伤膏并采取暴露疗法,克服了繁琐的换药,操作简便,只在液化物出现时,把它沾掉,涂以新药,病人无痛苦,即使创面由于轻微刺激出现疼痛,但因药膏有明显的止痛作用也会很快停止[2]。经治疗两例均未发现疼痛。另外,由于创面实行暴露,消灭了厌氧菌生长的环境。创面无臭味,无进行性坏死,创面便于观察。
三、经治疗两例病人虽创面较深,局部血运又差,均在治疗4—7天即见创面红润而出现生机。笔者认为主要是(一)由于药物具有自动引流作用,及时地把坏死组织液化排出,破坏了细菌繁殖的环境,降低了细菌浓度,有效地阻止细 菌的繁殖和侵袭。(二)湿润烧伤膏是由各种抗菌中药组成,对侵入创面的细菌和进入药物的细菌有较强的抗菌能力[2],所以经治疗两例病人不但无炎症扩散,且大大缩短了病程。(三)药物有增加局部血流,促进微循环恢复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4]。病例2全身情况虽逐渐恶化,但局部创面组织的修复仍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与药物对局部微循环的改善不无关系。
四、由于创面上皮是由创缘上皮蔓延生长而来,因而无疤痕生成。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巴巴拉:美国烧伤代表团访华纪要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0;l:3.
(2)徐荣祥:烧伤湿润暴露疗法(培训教材)1989。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