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BO USED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裘小呜
(内容提要)湿润烧伤疗法是治疗烧伤较为理想的方法,本文通过对门诊82例小面积烧伤治疗分析,以5例为典型,论述了湿润烧伤疗法在门诊正确的应用及其机理。认为湿润烧伤暴露疗法具有止痛、消炎、不需植皮、不受环境限制、使用方便,对广大基层、厂矿卫生单位有推广价值。
烧烫伤是门诊常见的一种疾病,尤以夏天为多发。烧烫伤痛苦大,易感染,虽有较多的治疗方法,但效果均不理想。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疗效显著,在门诊应用方便。现将在门诊治疗82例小面积烧烫伤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性别、例数:男性48例,女性34例。
二、年龄、例数:3个月~14岁月例、15~40岁月例、 41~75岁18例。
三、您伤原因:热水烫伤46例,热油烧伤12例,火焰烧伤8例,蒸汽伤4例,电击伤4例,爆炸伤3例,热物烫伤3例,化工原料烧伤2例。
四、烧伤深度:以浅II度为主42例,以深II度为主34例,以III度为主6例。深II度34例中包括6例由浅II度感染成深II度,浅III度6例中包括2例由深II度感染成III度。
五、烧伤面积:5%以下58例,6%~10%16例、11%~15%8例。
六、典型病例:
例1:患者,女,26岁,产后热水袋烫伤右胫前,浅II度约3x5cm大小,在水泡型创面上自涂湿润烧伤膏,结痂后未继续治疗,数天后出现创面疼痛,痂下积脓、溃烂,又在医疗站行创面局部封闭,外敷草药等治疗,治疗2个月后,创面增至5x7cm大小,基底苍白,边缘微隆,中心凹陷、质硬、干燥、周围轻度红肿,形成一典型的溃疡创面。来本院后,即外涂湿润烧伤膏,3天后,创面基底微红,潮湿有白色分泌物,创面疼痛缓解,继续应用12天后,肉芽生长平皮,创面缩小至2X3cm,18天后将高出皮面之肉芽组织,经高渗盐水外敷、修剪数次,并加压包扎,32天治愈,创面上皮化愈合。
例2:患者,男,76岁,右手深II度烫伤。 烫伤后,即在卫生站包扎,包扎后第5天,右手肿胀,疼痛难忍,体温38℃, WBC12X109/L,N82%。来本院后,拆除敷料,见右手肿胀明显,皮肤发红,表皮下积液,呈胶冻样,剪除表皮,清除皮下积液及肢状物,外涂湿润烧伤膏,2天后复诊,右手肿胀消退,皮色正常, 疼痛消失,体温正常,创面出现白色液化物。嘱其及时清除液化物,外涂湿润烧伤膏,适当活动手指,伤后12天创面愈合,无疤痕,功能正常。
例3:患者,男,23岁,左大腿被化工原料烧伤,深II度约2%,伤后即来本院,外涂湿润烧伤膏,疼痛缓解,创面潮湿,红润见有白色液化物而改为包扎。3夫后,局部疼痛,创缘红肿,再次来院门诊。改用湿润暴露疗法,16天后治愈,无疤痕。
例4:患者,女,5岁,左胸、腹壁II度烫伤约8%,自用鸡骨胶灰调麻油外涂创面,一周后,创面感染来院,T38.5℃.创面中有8X12cm为浅III度创面,余为深II度创面,经清创,用湿润暴露疗法28天治愈,有一5x7cm大小创面上皮化愈合。
例5:患者,女,26岁,右手胸壁电击伤,右手掌指关节处有4x6cmIII度烧伤,胸部散在III度烧伤3~4处,最大一处约4x5cm大小,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早期加强关节功能锻炼,34天后创面愈合,右手功能正常,无畸形。
治疗方法
新鲜无污染创面,直接用湿润烧伤膏涂于创面。污染较重创面,先行外用盐水冲洗,再涂湿润烧伤膏,水泡型创面,在水泡底部剪孔放水后,再涂湿润烧伤膏,药层厚约lmm,每日次数不限,以保持创面湿润为原则。深II度以上创面,有白色液化物出现,需及时清除,用药到创面完全愈为止。
治疗结果
本组82例均获治愈,其中8例留有少量疤痕,但弹性好,不影响关节功能,平均治愈时间16天。
讨论
一、早期应用温润烧伤膏
烧(烫)伤后,创面应用湿润烧伤膏越早越好。药物在创面形成一层保护层,使创面湿润,一有利于烧伤淤滞带组织恢复,有利于组织再生、修复。因为组织学检查表明,迅速干燥的创面愈合最慢(1),保护层隔绝了空气及污物对创面再损伤,可避免创面感染,并立即止痛,是目前应用的包扎、外敷草药等方法无法比拟的,且此方法简便,易掌握,为广大患者所信任。如本组例2.4烧伤后应用包扎、外敷草药后治疗不当,引起创面感染。
二,正确清创
清洁创面不用任何化学药品消毒,避免化学物品对创面进一步损伤。可先涂湿润烧伤膏,再行清创,使清创能在良好的止痛状况下彻底进行。对污染创面,如例3.4一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再涂湿润烧伤膏,所涂范围至创面外1cm即可,避免烧伤膏长时间滞留在正常皮肤上,以免阻塞毛孔皮脂腺分泌,引起皮肤疖肿。对水泡型创面,在低位剪孔,排尽积液以免4~5天后水泡液呈胶冻状,易继发感染。本组例2,伤后在卫生站包扎,未排尽水泡液而发生痂了感染,后自用湿润烧伤膏,不见好转来门诊,由于创面与药层隔了一层胶冻样物质,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经去除胶冻祥物质后,感染控制,一周后创面即愈合。
三、坚持该方法的运用
由于社会上对烧伤的治疗方法较多,(如包扎、暴露、外涂草药、创面局部封闭等)湿润暴露疗法,在某些地区尚属推广应用阶段,门诊病人不了解该方法的治疗过程。如当深度烧伤创面出现白色液化物时,误认为创面感染,以至中断此疗法的继续应用,而改其它疗法。如例3中途改为包扎疗法后,液化物不能清除,使创面感染,再次来门诊,改为湿润暴露疗法而治愈,所以对门诊病人在应用该疗法时,需交代清楚治疗方法。
四、及时清除液化物
在治疗深II度以上创面,会出现液化物。液化物是坏死组织、代谢产物、细菌及药物等混合 物,如不及时清除,会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产生严重后果。文献报告:477例烧伤死亡病例中,有66.7%死于感染(2)。原则上液化物需随时清除。门诊中,对深度烧伤病人,在液化期,要求每日复诊,以检查创面上液化物是否及时清除。如本组例子,虽然应用了湿润烧伤膏,由于没有及时清除液化物,在液化物上涂湿润烧伤膏,引起痂下感染,使浅II度创面成为浅III度溃疡创面。
五、具有预防和抗感染作用
湿润烧伤膏在新鲜创面,由于药物的低溶度软膏剂型,对创面起保护作用,药物中的中药成份,含有多种抗菌物质。实验证明对创面的细菌和已进入药物层的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包括对绿脓杆菌作用(3)。由于中药的活血化淤作用,增加了局部抗菌能力,并且药物在创面上发生皂化、酶解液化、排泄坏死组织,使创面愈合。本组例人3.4在院外治疗不当,引起感染,经该方法治疗而痊愈。
六、小面积III度烧伤不需植皮
通过湿润烧伤膏液化痂皮,引流痂皮下脓液,改善局部微循环,抑制结缔组织再生,促进上皮组织再生,修复,使创面上皮化愈合。本组例1.5直径<10cmIII度创面,获得治愈,对高出皮肤之肉芽组织,可用外敷高渗盐水,加压包扎或修剪肉芽组织而治愈。如例1。而象例5中关节部位烧伤,过去由于痂皮形成,结缔组织增生,可致肌位粘连,关节僵硬。现在在局部应 ,用湿润烧伤膏,使创面保持湿润,可早期活动,加强功能锻炼,使手功能恢复良好。
小结
湿润暴露疗法是目前治疗烧伤理想的方法,其药膏具有止痛、抗炎、不需植皮,不受环境限制,使用方便,是广大基层、厂矿卫生单位值得推广应用的较理想方法。
参考资料
(l)杨文骏等,《烧伤治疗》41页
(2)杨文骏等,《烧伤治疗》绪论
(3)徐荣祥,《湿润暴露疗法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