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轴型皮瓣转移修复足部创面
  • REPAIR OF WOUND DEFECT OF THE FOOT WITH AXIAL FLAP TRANSPLANTATION

    贝抗胜 邱万洪 钱 锐

    [内容摘要]本文报告27例足部不同部位的骨、腱外露性创面,采用6种不同类型轴型皮瓣修复,成活26例,大部坏死1例,成活率96.2%。依据足底的组织特点,认为修复后除应有足够的组织覆盖外,还须保持有良好的感觉,耐磨耐压,这样才能满意地恢复足的行走和负重功能。文章对足底的特点和皮瓣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轴型皮瓣 足部创面 修复

    足部软组织缺损,尤其是足跟和前足底部的创面修复较难。1984年8月至1991年10月我们应用轴型皮瓣转移修复足部各种部位的骨或肌腱外露性创面2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20例,女7例。年龄16~67岁。病程1小时一5年。其中急诊外伤8例,外伤后陈旧创面12例,肿瘤切除后4例,外伤后慢性骨髓炎3例。创面部位依次为足背或足背并踝部13例,足跟部8例,前足底部3例,足外侧部3例。采用6种类型轴型皮瓣转移修复(见附表1)。有随访者18例,时间3月一4年,所见皮瓣存活良好,创面无复发,足功能恢复或基本恢复正常。

    典型病例

    例1:女,37岁。右前足底部刺伤后感染溃烂5年余,第1、2跖骨骨髓炎。1987年1月2日手术切除病灶,右前足底部第一断骨外侧皮肤缺损3.SX3cm。于右拇趾腓侧设计4X3cm大的拇趾胖侧皮瓣,以足背动脉一第一路背动脉、趾背静脉一大隐静脉弓和腓深神经为血管神经蒂,蒂长8cm。在足底创面的近端、第一、二路骨间隙内向下做一“隧洞”,将皮瓣顺其洞隙穿出足底翻转覆盖于受区。供区创面用中厚皮片修复。术后创口一期愈合,皮瓣存活。一年后随防。皮瓣感觉良好,已能下田劳动。(见图1一 2)。

    例2:男,23岁。因塌方致左距骨开放性骨折并足背及踝前部大块软组织缺损1月余,陈旧肉芽创面约13X9cm左右,骨关节外露。入院经行抗炎等处理后,采用小腿外侧逆行皮瓣修复C,面积14X10cm,术后创面一期闭合。 1个月后再行踝关节融合术。术后2年随访,皮瓣存活良好,行走基本正常。 (见图3—4)

    讨论

    足底尤其是前足底和足跟部是人体负重受力区,其组织致密,角化层厚,耐压耐磨,一旦缺损极难自愈。以往常采用传统的随意型皮瓣或在肉芽创面植皮的方法修复,这些方法虽能消灭创面,但弊病较多。前者有受长宽比例限制、缺乏神经支配及需多次手术等缺点,后者治疗时间长,伤愈后皮片或瘢痕贴骨,不耐磨,容易破溃复发。轴型皮瓣转移可一期修复创面,血运丰富,抗感染力强;带有神经可恢复感觉;皮肤质地好,皮下有一定脂肪组织,能适应负重功能。可以认为这是目前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按足底的组织特点和受区的功能要求,其创面修复工般应达到以下三点:1.有足够的皮肤和皮下组织覆盖和填充;2.带有感觉,耐磨耐压;3.皮瓣血运丰富,容易愈合,抗感染力强,我们按以上要求,依足部创面的部位、性质、面积及对供区的影响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1)足背部创面,选用以足底内侧血管神经束为蒂的足底内侧皮瓣和以胫前血管及腓浅神经为蒂的足背皮瓣较为理想。这两种皮瓣均邻近足跟部,转位方便,术后受区有良好的组织保护和感觉,耐磨,不易破损,可恢复完整的负重和行走功能。其中足底内侧皮瓣供区隐蔽,对功能无影响,应列为首选;足背部皮瓣供区植皮后易与肌胆粘连或瘢痕化是其缺点。(2)前足底创面,宜采用拇趾腓侧皮瓣修复。该皮瓣有良好的血供和神经支配,同时蒂长,通过“隧洞”或“皮下隧道”的方式可顺利到达前足底的任何部位。如缺损面积较大,尚可切取趾践背面和拇趾路面的部分皮肤来扩大皮瓣面积。本组修复前足底缺损3例,创面均一期愈合,足功能恢复正常。其中2例第1、2路骨头下皮肤溃烂并有骨感染者,术后1年随访皮瓣感觉良好,均已下地赤足劳动。(3)足背、足背并踝部、足外侧部创面。这些部位为足部非负重区,对感觉功能恢复的要求低于负重区,治疗目的主要在于对骨关节或肌胆外露性缺损 的覆盖,因此可采用小腿内侧或外侧逆行皮瓣修复。 其中以小腿外侧皮瓣较为合适,其突出优点是不损伤下肢的主要血管,在足部严重外伤、足背或胫后动脉均有损伤时仍可采用。对患侧原有腿部或血管等病变不能切取同侧皮瓣转位时,亦可采用对侧带血管蒂的轴型皮瓣交腿移植。术后用石膏固定,3周断蒂。本组采用膝内侧隐血管皮瓣交叉移植修复足踝部缺损二例,效果满意。

    作者单位:粤北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