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测每小时尿量、比重和PH值在抢救大面积烧伤休克中的地位
  • THE SIGNIFICANCE OF MONITORING PER-HOUR OUTPUT,SPECIFIC GRAVITY AND PH VALUE OF URINE I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EXTENSIVE BURN SHOCK

    叶振武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监测每小时尿量,比重和PH值在指导基层医院抢救大面积烧伤休克补液中的重要地位,并就其原理、操作方法和临床意义作了简单的介绍,为基层医院抢救大面积烧伤休克补液提供了简单、方便可行的监测指标。虽然是过去常用的老方法,但对某些一味追求和依赖现代化监测手段的单位和个人,仍不失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低血容量休克 PH值 渗透压平衡 酸碱平衡

    由于皮肤的部分或全部损伤,组织外露水分的大量蒸发和血浆的大量丢失,血液浓缩、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灌注组织的血流量不足,导致组织及脏器细胞的缺氧,发生低血容量休克,是烧伤休克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1],因而抗休克补液是大面积烧伤早期抢救中最重要的手段。

    能否平安地渡过休克关,对大面积烧伤病人的预后有决定性意义。据资料统计,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死亡率,休克期渡过平稳与否有显著差异[2]。

    如何对大面积烧伤休克病人进行抗休克补液?输液的成份和速度固然重要,但是这些液体如何安排?先输什么,后输什么?以什么样的速度进行?才能维持机体水、电介质和酸碱平衡的相对稳定,对确保病人平安地渡过休克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我院是铁路分局的一所综合医院,分科不细,设备不全,人力物力受限,没有条件利用那些现代化的、复杂而昂贵的监测手段,如中心静脉压和肺A楔压的测定,气血分析和尿液分析等。即使是某些条件较好的现代化医院,有这些条件和设备,也受到人为的限制,不能随时监测,及时指导临床治疗。往往是每天监测一次,当天测得的结果作为次日治疗的依据。五年来,根据我院的现有条件,选用了测量每小时尿量、比重和pH值,作为指导大面积烧伤抗休克补液的监测指标,根据监测的结果随时调整输液成分、输液量和速度。保持每小时尿量在30~50ml,比重在1.010以上,pH值在7~8范围内。使大面积烧伤休克病人,平稳地渡过了休克关。现就有关理论、意义和操作方法简介如下:

    一、尿量和比重;肾脏有调节体内水分和渗透压平衡的机能。在健康人所摄入的液体的80%由肾脏过滤排出,它能适应进食、饮水、劳动中代谢增加以及水分由皮肤、胃肠道和呼吸道排出等因子所引起的水分变化而排出不同浓度及量的尿液,调节体内水分及渗透压的平衡[3]。人体每昼夜排出尿液在1100~1800ml之间,平均为1500ml/天,每小时平均尿量为50~60ml。比重波动在1.002~1.035之间,平均1.015~1.020。如无心肾机能损伤,又无腹泻、水肿和内分泌机能障碍等其他疾病,尿量和比重的变化,可直接反应体内血容量的变化,指导大面积烧伤休克补液的进行。

    操作:留置导尿管、保持尿管开放,下接100ml小量杯,每小时监测记录一次,计量尿量,测其比重。如尿量不足,比重计不能上浮,可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将所测到的结果的末两位数字乘以2,即为当时的尿比重数。

    二、PH值:肾脏还有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的机能。它能根据体内酸碱平衡的变化,而排出不同反应的尿液,以维持体内内环境的稳定[4]。当肾机能正常时,测定尿PH值的变化,也可以直接反应出血液中酸碱平衡的变化。与测定血PH值和Co2CP的临床意义是一致的。虽然精确度不如后者,但立即可得出结果,能及时地反应出当时血液的酸碱变化情况,指导临床及时用药,其临床指导意义是后者无法比拟的。

    操作:取尿管内新鲜尿液一滴,直接滴于石蕊试纸上,观察其颜色变化,最终与标准PH试纸比较,测出PH值记录之。

    此三项试验可同时进行,立即可得出结果,随时指导临床输液:

    五年来我科共收治各种类型的烧伤400余例,其中大面积和特大面积烧伤需要及时大量输液者25例,休克期共输液37.5万毫升以上。最多者24小时补液9600ml,8小时内补液4500ml。除一例休克期过后,忽视了病情变化,停止了监测,短期内输液速度过快,发生了一时性肺水肿外,其他均未发生任何输液并发症,平稳地渡过了休克关,为烧伤的顺利治愈奠定了基础。

    实际工作中体会到以上三项指标,简单方便、实用。不受医院条件设备的限制,可随时监测,及时掌握病情变化,随时调节输液成分和速度,是基层医院治疗大面积烧伤休克补液最适用而有效的监测手段。即使是监测手段完备的现代化医院,要想随时掌握烧伤休克病人的病情变化并予以及时调整,这三项指标也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例:杨X X,男,24岁,病案号18038,前阳酿造厂工人。因工作时不慎,跌入70℃~80℃的热水池中,致全身特大面积烫伤,III度95%,深浅各半,伤后二小时入院。入院前未经任何处理,明显口渴,烦躁,无尿。T35.8C,P106次/分,BP12/SKpa,全身皮肤除腰带部位外全部烫伤(包括头顶部),散在大小水泡,大部泡皮脱落、大量渗液,创面基底红白相间,各占一半。立即建立二条输液通路,留置导尿,记录每小时尿量、比重和PH值,进行快速补液抗休克治疗。第一个24小时共输液9600ml,其中头8小时内输入4500ml,休克期内共输液19488ml,治疗过程中总共输液135140ml。保持每小时尿量在50~80ml,比重在1.010~1.040之间,pH值在6~9之间,维持了水、电介质和酸碱平衡及生命体征的稳定,使患者平稳地渡过了休克关,为渡过早期败血症关和创面感染关奠定了基础,使之顺利治愈出 院。

    编者按:如能同时作中心静脉压测定效果则更确实,CVP的测定并不复杂。

    参考资料

    [1]杨之骏主编,烧伤治疗学,第二版,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22。

    [2]许伟石等,影响三度烧伤面积超过70%病人生存因素一67例死亡病例分析,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85.1(l),18。

    [3]、[4]邓家栋主编,内科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158。

    作者单位:丹东铁路医院烧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