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烧伤病人血清补体成分动态观察与临床评价(附32例分析)
  • THE DYNAMIC OBSERVATION AND CLINICAL EVALUATION OF SERUM COMPLEMENT OF BURN PATIENTS(32 CASE ANALYSIS ATTACHED)

    陈存富 张向清 赵春荣 韩玉清

    [内容摘要]本文对32例烧伤病人血清总补体(CH50)及补体3(C3)补体4(C4)进行了检测,并检测了35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在伤后第3、7、2.1、和28天分别抽血检查,结果如下:伤后3天三种补体成分均低于正常,以后渐升,至第三周接近正常,第四周略高于正常。与正常组比较P<O.05。烧伤面积在30%以下者,补体含量变化较轻微。烧伤面积>30%者,补体水平与正常组对比P<0.01,差异显著。尤其烧伤面积>80%,早期补体水平急剧下降。死亡前病人补体水平严重降低。补体水平骤降或过低是不祥征兆,应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烧伤 补体

    补体是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具有酶活性的一种复杂蛋白系统。它参与多种抗原抗体反应,能导致细菌及红细胞等溶解。近年来研究认为[1],补体系统不仅是机体自身稳定和保护性反应的重要物质,它在许多免疫病理性损伤机制中也起着一定作用。然而,目前对有关烧伤病人补作成分的动态观察尚缺乏全面研究。本文试图通过32例烧伤病人的血清总补体(CH50)及其主要成分补体3(C3)补体4(C4)的动态变化,对烧伤病人的免疫状态进行一般性分析讨论。

    材料与方法

    一、检测对象:32例患者中,男31例,女1例,年龄3~57岁。烧伤面积2~80%BSA(体表面积),平均面积36%,III度面积3~46%,平均III度面积7%。按烧伤面积大小分为三组;<30%者(21例)为A组,>30%者(8例)为B组,>80%者(3例)为C组。各组分别于伤后第3、7、21和28天测定血清CH50、C3、C4数值。同时测定健康成人CH50、C3、C4数值作为对照。

    二、测定方法:用改良Mayer氏半量法测定血清CH50活性。将不同浓度的稀释新鲜血清,加入一定的致敏绵羊细胞,在37C水浴中保温一小时,然后离心取上清液,用分光度计比色。测定50%溶血单位(CH50)即为总补体效价。用免疫化学测定法测定单个补体成分C3、C4。先制各单个抗补体成分的特异性抗体,用单向放射扩散法测定C3、C4补体成份。

    结果与分析

    一、健康对照组血清CH50、C3、C4测定结果见表1.

    由上述结果看出,烧伤面积在30%以下者,其补体水平变化轻微,与正常组比较,P>O.05,无显著差异。由此看来,中小面积烧伤对补作水平影响不大,不需要在免疫对抗方面采取特殊治疗。但是,烧伤面积大于30%,其血清补作水平与正常组对照,P<O.01差异非常显著。尤其是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补体水平急剧下降,呈低补体血症,而且预后不佳。本组病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偏少,其血清补作水平变化规律正在积累资料,继续研究探讨之中。

    四、死亡组与存活组血清补作成分比较。本组32例中,有3例死于细菌性败血症(经血培养证实)。28例存活,死亡3例在死亡前行CH50、C3、C4检测27次,与存活组及正常人血清补体水平比较,P<O.O1,显著差异。3例死亡病人补体水平降低明显,由此提示,严重低补体血症及补作水平骤降是不祥征兆,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讨论

    补体系统在对细菌及其它病菌的防护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烧伤后体内总补体含量及补体单个成分依其损伤程度发生一定的变化。其活性亦有改变[3]。在本组病例中,中小面积烧伤补体含量变化幅度轻微。而烧伤面积大于30%及大面积烧伤,补体水平明显减少,死亡前补体含量骤降,呈现低补体血症,应引起临床重视。重度或大面积烧伤以后,补体含量降低可能与血浆丧失有关,因补作存在于人体血清中,烧伤后创面有水份及血浆丢失,其补体成分亦会随之丧失。烧伤病人血清总补体含量以及单个补体成分C3、C4的变化,与烧伤面积,深度呈正相关。重度烧伤后补体水平急剧下降,这与烧伤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对细菌的调理吞噬作用以及溶菌作用等因素有关。烧伤后补体成分的丧失,对致病菌的防御功能带来影响,严重的低补体血症容易合并感染,细菌性败血症病人其补体水平因此而降低。补作的各种裂解产物对机体有很大的影响[4]。C3的释放可抑制T细胞的活性增强,后者又可抑制多克降B淋巴细胞的激活及对特异性依赖性抗原的反应。C3的其它裂解产物亦具有抑制性作用。

    根据补体系统合成器官的不同,如C3生成于肝脏,C4由巨噬细胞合成等。如果肝功能或巨噬细胞系统损害,可直接影响上述补作成分的合成,使补体功能减弱。基于肝脏及巨噬细胞系统对C3、C4起生成的主导地位。因此,应特别注意上述脏器和组织的保护。在烧伤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减少对肝脏及有关系统有损害药品的应用,适当保护科体系统生成器官,改善血清内补作状态。加强营养,补充适当的蛋白与维生素的含量,有益于补作的合成以提高血清补体水平。

    补体系统参与多种免疫反应,在机体的正常防御机能上,它具有保持生理平衡的作用。在病原体与相应抗原作用时,需要有补体的参加才能促进杀菌灭毒与溶菌。红细胞与抗体作用如无补体参与时,只能引起凝集现象,加入补体后,红细胞即被破坏出现凝血现象[5]。许多革兰氏阴性茵均可被抗体和补体的作用而杀灭。革兰氏阳性菌一般对补体的细胞毒作用有抵抗,但可被依赖补体的吞噬作用所清除。

    测定血清总补体(CH50)含量是检测补体系统溶解细胞功能的客观指标。它能粗略了解补体系统的变化。单个补体成分(C3)是较细致的检测补体第三成分的含量。从血清中补体成分活性变化,可以推断体内补体系统激活的途径。补体由典型途径激活时,Cl、C4、C2的活性下降,C3中等程度下降,C5则无明显变化。反之补体由替代途径激活时,Cl、 C4、C2的活性几乎不下降,而C3、C5的活性下降。所以,从C3、C4的测定结果可以推断补体激活的途 径,可以预测疾病的转归。严重的低补体血症是不祥之兆,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因此,测定烧伤病人血清总补体水平及主要单个成分含量,观察其发展变化,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龙振洲等,基础和临床免疫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年,第85页。

    2.朱忠勇等。临床医学检验。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年:第584页。

    3.方之杨等。烧伤理论与实践。第一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第227页。

    4.第四军医大学编。免疫学基本理论讲义。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训练部。1977年:第17页。

    5.吴正军等。烧伤免疫研究新进展。文献综述。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89年:5(3)第219页。

    6.陈一飞等。二年来国外烧伤治疗进展,(1988~1989),全军等十三届烧伤整形学术会议论文摘要。南京:1990年,第4页。

    作者单位:91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