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N民解放军139医院、鲁北烧伤中心张向清)
![]() |
下降。由于目前化验室采用正常人的肺泡气平衡后所测得的CO2总量,减去已知的溶于血浆中的CO2部分;或直接用酸滴定法测定以取得其近似值,相当于血气分析中的AB值。在代谢性酸血症时CO2-CP一般较AB为高,因此不够准确。但在无血气分析仪的情况下,CO2—CP仍可作为代谢性酸血症诊断参考。
近几年来国外学者利用“阴离子隙”(Anion Gap简称AG)作为体液酸碱紊乱的诊断指标,实践证明有一定应用价值。AG=Na一( Cl-+ HCO3-),正常为12mmol/L。该公式的关键因素在于Cl-,代谢性酸血症时[HCO3-]下降,如Cl-代偿性上升,使阴离子总数保持正常,故又称高氯离子代谢性酸血症;当Cl因种种原因未能上升时,如AG上升,则为高AG代谢性酸血症,又称正常氯离子代谢性酸血症。如AG上升超过16mmol/L,可作为代谢性酸血症诊断的一个有用指标。
电解质异常变化也有助于酸血症诊断,除上述Cl变化以外,K+变化比较明显。K+变化有两种情况,一是细胞内K+储留,使H+由细胞内转向细胞外[H+]升高引起酸血症。因此,高血钾可成为酸血症的原因。另一种情况是酸血症时,H+过多, H+与Na+向细胞内转移,K+外移,H+、K+变换,造成细胞内酸中毒。
2、伴有代谢性酸血症的复合性酸碱失衡的判断:与代谢性酸血症有关的复合性酸碱失衡大致分以下几种。
①呼吸性酸血症并代谢性酸血症:该类情况常是在原发呼吸性酸血症的基础上而发生的,常见原因为休克、缺氧、感染等使无氧代谢加强,或在严重肾功损害的基础上而发生。此型失衡为双重酸化过程。一个是呼酸合并[HCO3-」下降,一个是代酸复合PaCO2上升。因此,pH呈现明显下降。即使轻度的代酸和呼酸复合,也可导致严重的酸 血症。血气变化特点为:①PaCO2升高、正常或轻度下降后[HCO3-]下降、正常或轻度升高后PH 下降;④AG升高。⑤若用PaCO2预测公式计算,凡实测PaCO2> 1.5 X[HCO3-] 十 8十 2者,便可诊断代谢性酸血症合并呼吸性酸血症。
②呼吸性碱血症并代谢性酸血症:凡代酸伴有不适当下降的PaCO2,或呼碱伴有不适当下降的HCO3-」,均可诊断为呼碱合并代酸,此型失衡常有AG上升,PaCO2下降,[HCO3-」下降,pH上升。但在呼碱为主的轻度失衡中,或以代谢性酸血症为主的失衡中,可表现AG上升,PaCO2下降,PH可在正常或酸性范围内。在诊治时应寻找导致病人呼碱的原因。
③代谢性酸血症合并代谢性碱血症:两者可同时存在,因为这两种代谢性改变不仅是[HCO3-]改变,而且还包括其病理生理改变。例如肾衰病人同时接受胃肠负压吸引或输注大量NaH-CO3,肾衰易诱发代酸,后两者可引起代碱,其PH改变依何种紊乱为主而定。若是PH偏酸或正常,[HCO3-」略高,AG>16mmol/L,可诊断为代酸合并代碱。
④三重酸碱失调:所谓三重酸碱失调是指在代谢性酸血症范畴内又出现代碱、代碱合并呼酸 或呼碱两种情况。因情况十分复杂,临床应做全面分析。
(二)代谢性减血症
大面积烧伤病人发生代谢性碱血症的情况比代谢性酸血症为少,可见于大量呕吐或接受胃肠 负压吸引者。正常胃粘膜细胞借碳酸酥酶使CO2+H2O=H2CO3-。H++HCO3-。H+进入胃液,与Cl-形成HCl,HCO3-返回血液。肠粘膜细胞亦有同样功能,但H+返回入血液,HCO3-进入肠液形成碳酸氢盐。这是使血液水与酸、碱平衡保持正常的重要条件之一。当大量胃液丢失时,上述生理机制遭到破坏,肠液中的碳酸氢盐未被中和即回到血液,故血液中的HCO3-含量增加,加之胃液中含有氯和钾离子的同时丢失,会促使碱血症加重。补碱过量会造成医源性代谢性碱血症,多见于休克复苏顺利但补充碳酸氢盐过多,或休克复苏后仍然坚持补碱等情况。后者在基层医院较为常见。碱性药物的补充应根据病人HCO3-丢失量有计划的补充, 不可作为常期医嘱下达。
由于[HCO3-」升高,BE向正值方向增加,血液PH升高,呼吸中枢受抑制,呼吸变浅变慢,肺泡气与血中PCO2继续升高,血液碳酸含量增加。因此,HCO3-/PCO2比值接近或恢复正常。缓冲系统的弱酸与增多的碳酸氢盐进行反应,释出碳酸亦增加了H2CO3-含量。此时,肾脏通过一系列机制进行代偿,增加HCO3-的排出,故尿液呈碱性。
1、单纯性代谢性碱血症血气诊断:基本改变是原发性血浆[HCO3-」升高,BE呈正值,PH增加。由于PH增加,抑制了中枢或外周化学感受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