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HAND SCAR CONTRACTURE POST BURN
张作峰
[内容摘要]作者报告了小儿烧伤后手部疤痕挛缩畸形76例,病程3月~6年,共122处疤痕,位于手指71处,手背21处,虎口15处,指蹼15处。轻度挛缩45处,中度61处,重度16处。经手术畸形基本矫正,功能得以恢复。
作者对轻度线状疤痕行单纯“Z”成形术及连续“Z”成形术或“五瓣”成形术,共45处。中度质地较韧且血运差的均切除,结合“Z”成形术,缺损处移植带真皮T血管网皮瓣30处,中厚皮片移植里处。重度者行皮瓣修复8处,全厚皮片移植8处。随防6个月至2年,畸形基本矫正,功能恢复满意。
关键词:手 瘢痕 手术
手部瘢痕挛缩畸形是小儿烧伤后的常见并发症,迄今,手术整形仍为主要治疗方法。我院自1980年以来,共收治小儿烧(烫)伤后瘢痕挛缩畸形76例,畸形基本矫正,功能得以恢复。
临床资料
本组男47例、女29例、年龄1~8岁。病程3个月~6年。致伤原因:均为烧伤或烫伤。共122处瘢痕,位于手指71处、手背21处、虎口15处、指蹼15处。轻度挛缩45处、中度挛缩45处、重度挛缩16处。
手术方法
轻度线状瘢痕挛缩行单纯“Z”成形术及连续“Z”成形术或“五瓣”成形术,共45处。中度瘢痕挛缩质地较韧的瘢痕组织且血运差者均切除,结合“Z”成形术,缺损处移植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30处,中厚皮片移植对处。重度瘢痕挛缩行皮瓣修复8处,全厚皮片移植8处。随访6个月~2年,畸形均基本矫正,功能恢复满意。
讨论
一、手术时机小儿烧伤后瘢痕挛缩可严重影响手的功能,病变早期主要发生在浅层软组织,随着病程的延长,韧带、肌腱、关节囊可继发挛缩,更严重者可导致骨发育畸形。一般主张手术的最佳时间在伤后3个月~1年。作者根据手术随访的结果认为,在局部创面愈合并已无感染灶的情况下,应尽早进行修复手术,以重建手的功能,预防手烧伤后严重的继发畸形。过晚,可继发骨关节畸形,手术效果差。虽然增殖性瘢痕在早期局部肿胀、硬结,毛细血管极度充血,但在止血带下施行手术可减少失血量,且手术切除的范围亦可掌握。
二、手术方法及选择手术方式可根据病变范围和程度而选择,对于挛缩程度较轻及病变范围亦小者,且无肌腱挛缩及关节囊的挛缩,肢体屈伸活动障碍小于40度,线形瘢痕多采用“Z”字成形术。根据具体情况,必要时为增加延长距离可做连续“Z” 字成形,某些钱状瘢痕,为达到较好的松解效果。可行“五瓣”成形术。较大面积的片状瘢痕则应彻底切除瘢痕组织。游离皮片移植修复。中度挛缩畸形者,病程较长,多继发关节囊和肌位的挛缩,将瘢痕切除后,为将畸形彻底矫正则需同时肌腱延长,关节囊松解。在重度挛缩者,切除瘢痕后,因有肌腱、骨胳外露,则需用皮瓣移植修复。本组有8例采用随意型皮瓣修复.
三、并发症及预防采用各类“Z”成形术时,因在瘢痕皮肤上设计,常见的并发症为感染和因血运障碍引起三角瓣尖端乃至整个皮瓣坏死。因此,术前须彻底清洗瘢痕皮肤中的污垢,对于凹凸不平的增生性瘢痕和切痂植皮瘢痕要仔细清洗。手术中应严格消毒,必要时可用新洁尔灭溶液浸泡后再用碘酊、酒精消毒,进行严格的无创伤和无菌操作。瘢痕皮瓣血运差,一般三角瓣尖端或表皮坏死可通过换药而自行愈合,不影响手术效果,较大面积创面则需在肉芽创面上植皮。为避免皮瓣坏死,在Z形皮瓣设计时,三角瓣角度要大于45度,Z臂不宜过长。 皮瓣切开时要包含全层皮下组织,皮瓣逢合时要重视皮下组织的对合,使皮肤的逢合尽可能地没有张力,皮肤缝合的边距要小。中度挛缩者,彻底切除瘢痕,松解肌腱和关节囊后,需用皮下组织覆盖,为避免中厚皮片移植受区再度形成瘢痕,宜应用带真皮下血管网的皮肤移植。本组30例全部成活,术后外观满意,有弹性、耐磨损,不易再次发生瘢痕挛缩。
作者单位: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