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MEBT IN HEALING 13CASES OF ELECTRIC BURN
王继桓 王佩伦 王天祥 潘心海
[内容摘要]自1988年以来,作者采用湿性医疗技术治疗电击伤创面13例,均收到满意疗效,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适应症广泛,愈合时间短,致残率低等优点。作者在文中介绍了两例典型病例,并谈了经验体会:1、最大限度地促进成活组织。 2、便于创面观察,利于引流。 3、有促进愈合作用。4、减少或不留疤痕,有利于恢复劳动力。5、减少病人痛苦。
自1988年以来,应用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电击伤创面13例,全部治愈,现将初浅体会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13例,男性9例,女性4例;成人10例,儿童3例;年龄最大者53岁,最小者6岁;受伤部位,四肢10例,颈部2例,背部1例;均为深度创面。
二、临床疗效
13例电击伤创面均全部愈合。愈合天数最长者51天,最短者28天,平均34天。均无功能障碍。
三、典型病例
例1:张X X,女,20岁。在工作中不幸右手被电击伤,当时即去XX市医院住院治疗25天,且创面化脓感染,疑有骨髓炎,动员其手术治疗,本人不接受而来本院求治。且创面敷料湿透,去掉敷料有恶臭味,创面灰暗,腐败,部分肌腱及掌侧部分指骨外露,无生机,X线拍片示话指骨有骨膜反应征象。入院后立即给创面暴露,外用MEBO,三天后分泌物变稀,继续治疗7天,创面新鲜有生机,触之出血,20天后肉芽组织包绕外露指骨,29天创面愈合。
例2:杨X X,男,23岁,因意外触电致心脏骤停,颈部及左右上肢有III度烧伤创面,深达肌层,烧焦的血管外露,总面积为10%。入院后经心脏复苏等综合抢救成功后,创面行湿润暴露疗法治疗,7天后创面区明显坏死液化,分泌物增多,15天后逐渐减少,见有肉芽组织生长,经正规湿润暴露疗法治疗46天,创面愈合,功能自如。
四、体会
电击伤是一种特殊烧伤,是一种立体烧伤[1]。 创面多为烧杯状,早期边缘界限不清,深度亦不易判定,在临床上常为两种表现形式:1、半封闭式。伤后创面早期很小,创周外观酷似正常皮肤,但一周后创面坏死区向四周扩大,全层皮肤坏死液化,并逐渐向深部组织发展。此时应警惕创面突然大出血。治疗时应及时清理坏死液化物,增加换药次数。大约15天左右液化逐渐减少,创缘及创周可见肉芽组织生长。此刻应力争保护好肉芽,切忌对其进行医源性损伤。创面需保持有效的药物浓度,使创面湿润而不浸渍[2]。一般5周左右肉芽可填满创面,创缘上皮逐渐蔓延创面而愈合。2、开放式。伤后早期即创面较大,血管、肌腱、肌肉、骨骼外露。接受该治疗后很快出现坏死组织的液化,只要治疗得当,三周后创面可见新生肉芽,一般在7周左右靠创缘上皮爬生消灭创面,除非大面积的创面勿需植皮。
应用湿性医疗技术治疗电击伤创面,尽管我们的经验还很不成熟,但是,通过临床实践和观察,我们体会到有以下优点:1、早期废除了手术清除受伤组织,从而避免了组织过多的损伤,使间生态组织有复活的机会,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成活组织,有利于创面的修复愈合。
2、创面开放暴露,便于对创面的观察,解除了因换药揭掀敷料而对创面的损伤更有利于创面液化物的引流。
3、药物本身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2],比创面顺其自然愈合速度明显加快。
4、创面愈合后疤痕甚微或不留疤痕,有利于劳动力的恢复,这是用其他方法所不能替代的。
5、接受该治疗病人始终无痛苦,可免除手术之痛苦。
参考文献
(1)全国烧伤防治学习班:《烧伤防治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1。
(2)徐荣祥:《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教材》,1986。
作者单位:山东临胸县人民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