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例大面积烧伤患儿的护理体会
  • 目录

    滕小莲,杨晓卫,杨艳菊
    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南 怀化 418000
     
    【摘要】目的:探讨Ⅱ度~Ⅲ度烧伤患儿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46例Ⅱ度~Ⅲ度烧伤患儿应用MEBO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果:46例大面积烧伤患儿,经积极抢救,成活率达95.2%。结论:规范应用MEBO治疗和护理是治疗和护理Ⅱ度~Ⅲ度烧伤患儿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MEBO;患儿;大面积烧伤;护理
    【标识符】doi:10.3969/j.issn.1001-0726.2010.02.017
     
    Experience of Nursing 46 Cases of Pediatric Patients of Ⅱ~Ⅲ degree Burns.TENG Xiao-lianYANG Xiao-weiYANG Yan-ju.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Huaihua CityHunan Province418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pproach the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 of treating pediatric burns with Ⅱ~Ⅲ degree.Method46 cases of pediatric burns with Ⅱ~Ⅲ degree were treated and cared with MEBO.ResultsThe success rate of treating 46 cases of pediatric burns with large area was 95.2% after active save life measures taken.ConclusionIt is a key point of treating large area pediatric burn patient successfully to standardize application of MEBO.
    Key wordsMEBO;Large area burns;Nursing
     
    烧伤是小儿常见的意外伤害,约占全部烧伤患者的半数左右。由于小儿的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小儿的调节机能对液体丢失的耐受性较成人差[1],休克发生率较成人高,而且由于小儿呼吸道解剖学上的特点,也可导致呼吸道梗阻的发生,如不能及时输液抢救及妥善处理,患儿往往死于低血容量性休克、菌血症、肺炎及心肌炎等。我科自2006年2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的46例大面积烧伤患儿,经积极抢救,成活率达95.2%,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最小为1岁,最大为13岁,以全身烧伤为主,其中1例伴吸入性呼吸道烧伤。烧伤面积:20%TBSA~30%TBSA 25例,31%TBSA~40%TBSA 15例,41%TBSA~70%TBSA 5例,70%TBSA以上烧伤患儿为1例,其中浅Ⅱ度5%TBSA,深Ⅱ度53%TBSA,Ⅲ度13%TBSA。
     
    2.护理
    2.1.保暖:将患儿取平卧位,置于带有保暖护架的床上,四周用无菌床围遮挡,床上温度保持在30℃~36℃,夏季为28℃~30℃,病房相对湿度为40%~60%。
    2.2.神志观察:休克期患儿的精神状态变化大都表现为烦躁不安;但1岁以内患儿休克期均表现为嗜睡、精神萎靡;1岁以上变化为兴奋多语或有反常的安静或躁动不安,以后逐渐转为入睡。如有以上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2.3.观察尿量:尿量是反映休克的严重程度,是休克期观察的重要指标,是判断血容量过多或过少的一个重要项目。留置尿管,保持引流通畅,记录每小时尿量及24小时出入液量,并根据尿量指标随时调整输液速度。注意观察有无血红蛋白尿,如发现应及时遵医嘱应用利尿剂及碳酸氢钠溶液,避免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尿量≥1ml/kg·h,尿比重保持在1.015~1.025之间。
    2.4.生命体征和皮肤的观察与护理:
    2.4.1.及时安排特护,严密观察记录病情变化,15分钟~30分钟记录生命体征一次。本组病例中有2例出现脉搏快而细,达180~200次/分钟,呼吸达60次/分钟,且节律不整。护理过程中应做到:①密切观察,随时报告,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②合理安排输液,晶体、胶体液交替输入,开放两条静脉通路,分别输入晶体液和胶体液,休克期度过后保持一条通路即可;③正确及时采集血标本,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2.4.2.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量和颜色,触摸脉搏的强弱来代替血压的测量。经抗休克治疗后尿量增到1000ml/天左右,色清,脉搏较前有力,脉搏降至140次/分左右,说明休克症状明显好转。
    2.4.3.患儿休克期易发生高热,有时伴有昏迷和抽搐,常见脑水肿的临床表现。本组病例中有1例出现高热、抽搐,护理人员发现后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以下措施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抽搐控制。①控制抽搐:苯巴比妥那8mg~10mg/kg,安定0.3mg/kg,氯丙嗪0.5mg~1mg/kg,肌注或静脉注射,6小时~8小时重复一次。发生抽搐时将患儿的口腔打开,放上牙垫防舌咬伤。呕吐者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吸入性肺炎。②降温:可用冰袋、温水擦浴。用冰袋时注意放置位置得当,保护好耳廓不受冻伤,并将降温后的体温记录于三测单上。③开窗通风或打开空调,降低环境温度。高热时机体新陈代谢旺盛,应加强饮食指导,及时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保持体内的负氮平衡,促进烧伤创面的恢复。
    2.5.饮食护理:严重烧伤早期可少量进食,根据休克纠正情况调整饮食。早期可给予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防止急性胃扩张的发生;伤后48小时内对患儿适当禁食;48小时后则进食流质或半流质,少量饮水后无不良反应,可适当饮水,受伤当日可饮0.45%糖盐水(生理盐水1/2+凉白开水1/2+适量白糖),1岁以内患儿每次1~2汤匙。随着病情好转,开始以蛋羹、鸡汤、小米粥等易消化高营养饮食为主,逐渐调整花样以增进食欲。由于正确的饮食指导,本组病例中45例患儿在恢复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2.6.创面护理:
    2.6.1.每4小时~6小时清理一次创面分泌物,并均匀涂MEBO,保持创面湿润清洁。
    2.6.2.床单要经常整理,保持清洁,定时更换;大便后要及时清洗臀部并更换湿污的尿垫,保持创面不受污染;留置尿管者每日用络和碘清洗尿道口2次。
    2.6.3.使用支架者注意保暖,架固盖严,避免因漏风而受凉感冒。
    2.6.4.换药前用消毒液泡手或洗手,戴口罩。
    2.6.5.换药时动作要轻柔、准确、快捷,尽量减少患儿痛苦;认真观察创面色泽、气味,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主管医师,严禁强行揭掉疮皮。
    2.6.6.小儿不宜长期采用暴露疗法,在伤后第3天可采用MEBO半暴露疗法,每日换药1次。
    2.7.加强基础护理:
    2.7.1.口腔护理每日2次,防止口腔感染。
    2.7.2.头面部烧伤患儿,注意做好眼睛护理。
    2.7.3.防止泌尿系感染,定时开放尿管,每日用络合碘溶液消毒尿道口2次,并鼓励患者家属给患儿多饮水,每日更换尿袋1次。
    2.7.4.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
    2.7.5.做好皮肤和体位护理,要勤翻身,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
    2.8.防止交叉感染:医务人员进入室内必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换清洁鞋等,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适当限制人员进入;室内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每次30分钟;床旁桌、地面均用“84”消毒液擦拭,每日2次。
    2.9.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9.1.感染性休克:本组有4例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为烦躁、心跳呼吸加快、皮肤苍白、四肢湿冷,并伴有少尿、高热或体温不升、创面肿胀、脓性分泌物增多。护理措施:①密切观察病情,持续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神志,每30分钟至1小时测心率、呼吸1次,给予抗休克体位;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静脉双通道扩容,纠正水电解质紊乱。②遵医嘱交叉配血,输血或血浆、输入白蛋白以纠正低蛋白血症等。③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并取创面分泌物做药敏试验,观察药效。④高热时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以缓解症状,减轻患儿痛苦。⑤加强换药,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其中4例并发感染性休克,经积极抢救处理,3例痊愈,1例因合并呼吸道烧伤,抢救无效而死亡。
    2.9.2.应激性溃疡胃出血:本组有1例54%Ⅱ度~Ⅲ度烧伤患儿,烧伤后第4天出现黑便并呕吐暗红色液体。护理措施:①留置胃管,配置去甲肾上腺素8mg+250ml生理盐水从胃管内分4次注入,每4小时1次。②禁食:观察大便颜色、呕吐物的量、颜色,并做好记录。③保持输液通畅、扩容、输血、止血。经积极处置,第7天患儿出血停止,拔除胃管并给予冷全流质饮食。
     
    3.体会
    大面积烧伤患儿常容易并发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及应激性溃疡出血等,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并积极抢救。MEBO抗感染能力强,可为组织再生创造生理性湿润环境并增加营养供给,最大限度地调动组织再生的潜能,加速创面的愈合。大面积烧伤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是胃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易发生消化道大出血2,故大面积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预防重于治疗。因此,及时快速补液,纠正供氧不足,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迅速恢复胃肠道血液供应,保护胃肠屏障功能是护理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徐荣祥.小儿烧伤的护理技术——烧伤治疗大全[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22.
    [2]周刚,金鸿.大面积烧伤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7,19(4):320.
     
    【作者简介】
    滕小莲(1969~),女(苗族),湖南省麻阳县人,2006年毕业于南华大学护理系,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杨晓卫(1979~),女(汉族),湖南省怀化市人,2005年毕业于中南大学,主管护师.
    杨艳菊(1979~),女(侗族),湖南省通道县人,2004年毕业于湖南省怀化医专,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