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PPLICATION OF MEBT ANDTHE INCIDENCE OF WOUND INFECTION
江西省宜春地区医院 烧伤整形科 易小进 检验科 张敏
[内容摘要] 本立报告了烧伤湿润暴露疗法与烧伤感染关系的一系列研究,认为烧伤湿润暴露疗法对烧伤感染是通过独特理论而起到确实的作用,同时分析了使用MEBO不当所致创面脓毒症原因,同时提出了处理意见。
关键词:湿润暴露疗法感染 徐氏运用MEBO以烧伤湿性理论指导治疗烧伤,在烧伤界引起了极大的振动,一时间议论颇多,尤其是湿润烧伤膏对烧伤感染的作用争议最多。作者将此问题作了一些研究。
一、湿润烧伤膏的抑菌试验
本组实验通过琼脂扩散法中的K——B法[1]检测湿润烧伤膏(美宝牌)的抑菌效果,同时对照2%磺胺嘧啶银霜剂,0.1%氟吸酸银霜剂,2%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对烧伤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艾希氏菌,克雷伯氏菌的药物敏感试验。方法是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菌液,于管壁将多余首液挤去,在琼脂表面均匀涂抹3次,每次旋转60度最后绕平板边缘一周,干燥后用无商银将轧成直径6mm的合药纸片贴于琼脂表面,放入35C孵箱中孵育24小时观察结果,实验分别各做15次。测抑菌坏直径得如下表(1)的结果:
![]() |
从表(1)可见湿润烧伤膏本身不具备抑菌杀菌作用,这与目前所见的同类实验报告结果相同[2、3]。
二、对湿润烧伤膏治疗创面组织及创面液化物的细菌菌量、种类研究
方法:本实验共取样100例,在无菌条件下,取下创面部分组织(注意在剪除皮下活组织时,不要将创面坏死组织剪去)和收集创面液化物,然而将创面组织和创面液化称量,置于灭菌匀浆器内,加入适量生理盐水,使其成10-1稀释度(W/V)。在快速下进行匀浆,将内管上下移动使组织充分搅碎,然后按一定浓度将稀释液接种及琼脂培养基上,培养48小时(恒温37C)而后取出统计细菌落数,计数细菌总数,即得每克组织和液化物的细菌数,并同时作细菌鉴定。本实验其中25例创面无菌生长,占总数25%,75例培养出细菌,结果见表(2)
![]() |
讨论:1.烧伤感染一直是烧伤治疗中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随之创面化学杀菌剂,抑菌剂的广泛应用,虽治愈大量病人,但耐药菌株的大量出现,经常使我们束手无策。徐荣祥教授从烧伤湿性理论治疗烧伤为我们治疗烧伤感染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徐氏理论认为MEBO抗感染机制是破坏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并通过其不断液化流运的内环境,将创面大量细菌排出创面,从而达到控制创面感染的目的[4]。从表(1)说明MEBO并不能起杀菌及抑菌作用。从表(2)看创面细菌量与创面液化菌量差异显著,创面细菌菌量远小于105,说明烧伤创面感染是得到有效控制,创面大量的液化物带菌排出创面,也证实徐氏理论的正确性。2.MEBO独特的抗感染机制为治疗烧伤感染提供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思路,MEBO抗感染机制的核心在于湿润而非浸渍的创面,不断液化流通的内环境。如表(3)所述的病例破坏了创面这种环境,加之MEBO本身不具备抑菌能力,这势必造成创面脓毒症。表(3)所述的43例患者均在家中或不具备湿性烧伤理论知识 的医务人员指导下运用,这也是目前造成MEBO用后出现创面脓毒症最主要的原因,这与MEBO药物本身无关。3.任何一种理论,任何一种药物在临床运用上都有其严谨的科学性,MEBO同样如此。MEBO由于其使用方便在全国范围应用极广泛,但由于许多使用人并不具备烧伤湿性理论,使 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差。笔者认为:使用MEBO时一定要注意①创面药物供药及时,始终保持创面被药物所湿润;②及时清除液化物,避免堆积于创面;③避免受压,保证创面有一定不断液化流动的动态环境;④对因使用MEBO不当所致创面脓毒症,应先停用MEBO,并通过手术方法清除坏死组织后再正确运用MEBO;⑤应加强对湿性烧伤理论宣传和推广,使MEBO能被正确地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人骏主编:常用医学检验 第四分册 微生物检验 131页 江西高校出版社
[2]马恩庆等:中国烧伤创疡杂志:湿润烧伤膏治疗69例烧伤病人临床报告1990 1期 25页
[3]廖晚珍等:江西第二届烧伤年会论文汇编五种药物剂型对烧伤创面细菌抑菌效果观察22页
[4]徐荣祥:烧伤湿润暴露疗法1988 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