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ICACY ANALYSIS OF MOIST AND DRY BURN THERAPY
航空部011基地302医院 郭凤英 杨福生
[内容摘要]本文152例湿性76例,干性76例,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显示出如下特:
1.病例相同,面积和深度近似,治疗结果,湿性优于干性。
2.使用方法,湿性简单,干性复杂,湿性便于基层和农村应用。
3.疗效:如创面止痛、抗感染、愈后疤痕增生等,湿性较平性作用强,两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治愈时间:湿性比干性有明显缩短。因此,湿润暴露疗法比干燥暴露疗法,具有止痛、抗感染、促进淤滞带恢复、深II度创面无疤痕或少疤痕愈合、疗程短、疗效高、费用低、操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和大量敷料等九大特点。
多年来人们一直把干燥暴露疗法做为烧伤创面的常规治疗技术,虽然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但是烧伤创面的疤痕形成率及致残率都很高。近10年来由徐荣祥教授创立的“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改变了世界烧伤学的方向,获得了抗感染、止痛、深II度烧伤一般无疤痕的奇特疗效。现将我院过去应用干燥暴露疗法76例较完整的烧伤病例与用湿润暴露疗法76例病例临床资料对比,对两种医疗技术的疗效进行分析讨论。
临床资料
两组资料统计:
1.烧伤面积:干性暴露治疗组(以下简称干疗组)最小面积0.5%;最大面积80%。湿润暴露治疗组(以下简称湿疗组)最小面积1.5%;最大面积68%。详见表1。
2.烧伤深度。均以浅I度、深II度为最多。详见表2。
3.致伤原因绝大多数为热液烫伤和火焰烧伤。详见表3。
4.致伤年龄均以20—50岁者为最高。男性多于女性。干疗组有76人,其中男49人,女27人,男女之比为1.8:1,年龄最小为1岁,最大70岁。湿疗组76人中男50人,女26人,男女之比为1.9:1。年龄最小1岁3个月,最大75岁。
5.职业分布:干疗组62例成年人中工人21仅占33.87%;农民22例占35.48%;学生7例占11.30%;其他职业12例占19.35%。湿疗组65例成年人中工人18例占27.69%;农民31例占47.70%;学生5例占7.69%;其他职业11例占16.92%。
6.烧伤至入院时间:干疗组最短半小时,最长17天。伤后6小时以内人院者34例;7—24小时入院13例;24——72小时人院18例;72小时以上入院11例。湿疗组最短1小时,最长15天。伤后6小列内入院者37例;7—24 小时入院16例;24一72小时入院15例;72小时以上入院8例。
![]() |
治疗方法
一、干燥暴露疗法:
创面经常规清创后隔离、充分暴露,采用灯烤或自然干燥使其结痴,创面涂1%新洁尔灭或红汞直至脱痂愈合。对于不能结痂的肉芽组织或III度创面,采用及时植皮或切痂植皮的方法使其尽早消灭创面。
二、湿润暴露疗法:
1.设施简单:除头面部及四肢暴露部位的较小创面外,对四肢、躯干、臀、会阴部中、大面积烧伤,床上制弧形篷布以尽量与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隔离并防止尘埃和保持一定的温、湿度。
2.创面处理:新鲜较清洁的创面可直接涂湿润烧伤膏。污染较严重的创面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再用无菌干纱布沾于创面再涂药。对伴有休克的伤员应积极治疗休克,待休克初步纠正后再清创。对有脓痂、痂下积脓、坏死组织应先清除后再涂湿润烧伤膏。对较大的水泡应在低位划孔,放出泡液保留泡皮,均匀涂湿润烧伤膏,每4—6小时一次,注意保持创面始终有药物覆盖直至创面愈合。
三、全身治疗:
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治疗,都不容忽视全身综合治疗。适量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性应用一般的广谱抗菌素是使病人顺利渡过休克期、感染期的重要环节,同时应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对III度烧伤创面要适时切痂植皮尽早消灭创面。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对有高热的病人采用酒精浴(涂擦正常皮肤)物理降温;口服解热止痛药或肌注安热静。不使用激素降温均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病例介绍一
患者卢X,男性,26岁,住院号46009。于1994年7月被铁水烧伤头、面、左耳、颈、四肢、躯干、足背4小时急送我院。入院时全身泡皮均已破溃,总烫伤面积为63%。其中浅II度38%;深II度25%。体温 37.6C,脉搏86次/分,血压16/10KPa,疼痛难忍,全身创面被碳灰污染较重,故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后,沾干创面液体立即采用湿润暴露疗法,同时补液对症治疗。涂湿润烧伤膏10余分钟后疼痛缓解(一直未用止痛药)。头两天输液量每天3000毫升,第3天减至2000毫升,鼓励患者进食。在48小时以后的4天内共输全血550毫升,未用其它胶体液。抗生素用青霉素800万、甲硝吐0.6克/日。尿量每日在1O00—1500毫升,血压正常,未用 常规抗休克治疗,在输液量少的情况下仍顺利渡过休克期。患者体温第1周在38—39C之间,第2周降至37.3—38C之间,第3周恢复正常。创面使用湿润烧伤膏后渗出量少。第5天创面出现大量液化物,第9天创面分泌物明血减少,浅II度创面均平皮愈合,深II度创面液化物基本排出上皮生长,停止输液,停用抗生素。第22天全部创面平皮愈合,皮肤弹性良好未留疤痕。
病例介绍二
患儿吴X,女性,3岁10个月,住院号32386。于1991年1月被开水烫伤双下肢、左臀,外院治疗15天创面感染转来我院。查体见双下肢、左臀创面上敷有黄色药粉形成痂壳,痂下积脓,部分创面有脓苔附着,去除痂壳清除脓汁、脓苦后见创面水肿、 斑点状出血,双膝关节创面有灰白色点状脓昔。烫 伤面积共13%,为浅I度、深II度相同,其中浅II度占7%,深II度占6%。入院后经清创用湿润烧伤膏外涂每日4次,并用氨等青霉素静滴1周。5天内创 面分泌物较多,6天后创面坏死组织逐渐清除干净, 创面水肿消退部分创面平皮愈合,14天全部创面平皮愈合,双膝关节功能正常痊愈出院。
讨论
根据干湿性暴露疗法两组病例资料统计,几项对比中则有明显差别。
一、湿润烧伤膏的止痛作用明显
通过两组各76例烧伤病人的观察,湿润烧伤膏具有止痛迅速可靠的特点。在创面涂湿润烧伤膏后的数分钟至十几分钟,有表述能力的儿童及成年人100%诉疼痛缓解或明显减轻,婴幼儿则哭闹停止。这主要是湿润烧伤膏有持续引流作用,避免了神经末梢暴露,减少了刺激面并松弛了立毛肌从而达到了止痛效果。湿疗组使用止痛药者仅6例占7.9%;而干疗组则有29例使用止痛剂占38.16%。
二、湿润烧伤膏的抗感染能力强
多年来烧伤创面感染是烧伤病人治疗的突出问题。以往使用干燥暴露治疗时,尤其是在基层医院。由于治疗环境较差,为防止创面感染无论创面大小都要使用许多抗菌素,仍很难避免创面感染。为防止细菌繁殖而采用的一系列使创面干燥的措施,虽表面干燥结痂但淤滞带组织则变性坏死,加重了烧伤深度,增大了致残率。而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则不同,只要正确使用,创面就不会出现感染。由于创面湿润、细胞不脱水,同时将已液化坏死的物质及分泌物主动被药物引流排出创面,阻断和破坏了细茵的生长环境,从而达到了抗感染的效果。本组28例20%面积以上的烧伤病人仅短时间使用一般的广谱抗菌素,无一例发生明显感染和败血症。有6例病人系外院采用一般治疗创面感染而转来我院,经清创后再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同样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而在干疗组病人中有24例病人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应用抗生素时间长、剂量大,合并败血症死亡4人占5.3%。
三、湿润暴露疗法能减少和软化疤痕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深II度烧伤创面疤痕愈合在干燥暴露治疗史上早成定论。但应用湿润烧伤医疗技术却获得了深II度烧伤一般无疤痕愈合的奇特疗效。本组76例患者其创面感染、创面植皮、疤痕发生率、残废率均优于干性暴露治疗组,见表4。其创面愈合时间亦短。见表5。
![]() |
深II度创面愈合后皮肤弹性好,III度创面愈合后形成的薄疤痕触之亦柔软,无疤痕李编发生。充分证明了湿润烧伤膏能有效地改善创面局部的微循环,促进淤滞带和上皮的恢复、抑制胶原纤维再生、促进创面愈合,减少了疤痕组织形成。湿疗组5例创面疤痕愈合者均为烧伤15天以后入院,且创面均有感染者。而干疗组疤痕愈合者有21例占27.63%,其中8例发生于功能部位或面部。
小结
分析结果表明,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伤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干燥暴露疗法。无论是新鲜创面还是感染创面,都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是目前最好的烧伤治疗方法,特别用于面部及功能部位更有它独特功效。具有止痛、抗感染、促进淤滞带恢复、深II度创面无疤痕愈合、疗程短、疗效高、费用低、操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和大量敷料等九大特点。既适用于基层医院又适用于厂矿、家庭,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值得推广的烧伤治疗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