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合并肢体出血的临床治疗
吴周虎,肖厚安,李重安
【作者单位】 西安铁路中心医院,陕西 西安 710054 【摘 要】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肢体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烧伤合并肢体出血患者予以准确的临床诊断,结扎或缝扎止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栓塞止血。结果:经积极治疗,30例出血得到有效控制,1例因植皮术后10天假性腋动脉瘤破裂出血死亡。结论:了解影响血管损伤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措施,是预防控制烧伤合并肢体出血的保证。
【关键词】 烧伤;出血;治疗
【中图分类号】R6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0726(2007)02-0133-02
Treatment of burn complicated by hemorrhage in limb WU Zhou-hu, XIAO Hou-an, LI Chong-an,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Railways, Xi-an, Shaanxi Province 71005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ause of limb hemorrhage of burn patients and its treating method.Method: 31 cases of burn were complicated by limb hemorrhage. They were diagnosed by 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The bleeding was stopped by ligature or suture. Result:30 cases were cured after stopping hemorrhage. 1 case died from pseudo-axillary aneurysm breakage, 10 days after skin grafting.Conclusion:It is necessary to make clear what are the factors damaging the blood vessel and to take prevention measures.
【Key words】 Burn; hemorrhage; treatment
出血是烧伤治疗中经常遇到的临床表现。深度烧伤,热挤压伤,电烧伤等伴发肢体大出血会使患者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应予以重视。我科自1992年~2004年,共收治一般热力烧伤,热挤压伤,电击伤等合并肢体出血患者31例。临床治疗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1例,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2岁~65岁,其中20岁~45岁15例,占48%。全组病人均有Ⅲ度烧伤创面,烧伤总面积最大为30%TBSA,其余为小面积烧伤。热挤压伤5例,电烧伤8例,其余为一般热力烧伤或合并骨折,其中创面继发感染者11例。31例中,涉及出血肢体48例次。经初次止血处理后,发生再出血者8例处。
2.治疗方法:首先进行烧伤的全身常规治疗,对创面分别采用暴露,湿润暴露或包扎疗法治疗,深Ⅲ度创面予以切除坏死组织等处理。对出现肢体出血的患者,全身应用止血药,局部出血部位分别进行结扎,缝扎止血,对难以确定出血部位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定出血部位并栓塞止血。
二、结果
30例患者的出血均得到控制,创面愈合。1例右上肢热挤压伤,清创植皮术后10天,腋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死亡。
三、讨论
1.烧伤伴发肢体出血的病因:本文资料说明,肢体深度烧伤,热挤压伤,电烧伤,合并骨折,烧伤感染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在伴发肢体出血,故可认为上述类型的烧伤时并发肢体出血的原因之一。因此,在临床上对这些病例应引起足够重视。
2.血管损伤:血管损伤易导致组织坏死,是继发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1]。热力,电热能,机械性外伤,感染均可造成血管壁破裂或损伤,形成栓塞,管壁坏死,易导致创面或肢体残端出血。因此,当肢体被烧伤,特别是肢体深度烧伤、烧伤合并肢体损伤如骨折、肢体热挤压伤、烧伤创面感染、电烧伤等,应时刻注意肢体发生出血的可能性。
3.电烧伤与出血的关系:本组病例中,电烧伤引起的肢体出血8例,占25.8%。文献报道[2],电烧伤处局部血液中红细胞变形性明显下降,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升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同时电烧伤后血管内皮损伤,血管收缩,组织出现广泛的灶性坏死,以及包括前列腺素代谢紊乱在内的各种代谢失衡血栓素B2,PGF2a等的积聚,可导致局部组织内循环淤滞,甚至大血管内血栓形成,组织缺血坏死,血管壁破裂出血。
4.正确处理创面:烧伤早期及时正确处理创面是预防和治疗肢体出血的重要措施。早期清创时,手法操作轻柔,尽量清除明显无活力的组织,妥善处理保护受损血管,暴露血管应实施自体皮移植,可有效阻止或预防出血。对严重的较大分支血管残端出血,可逆行解剖行患肢血管高位结扎,止血效果可靠。
5.湿润暴露疗法:湿润烧伤膏可为创面提供湿润环境,改善局部微循环,挽救受损组织,减少继发出血的有效措施。在生理湿润环境下,组织水份蒸发量接近于正常皮肤,创面深层的微循环结构才能以生理的毛细血管树架构形态再生,以保障为原位干细胞再生形成的原始皮肤胚胎基和皮岛输送营养,使其发育扩展愈合创面[3]。在湿润条件下,深层血管周围受损形成的间生态组织得以转为正常组织,可防止血管破裂发生出血。以MEBT/MEBO为代表的皮肤原位再生技术在烧伤临床治疗中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引起创面再出血的因素:经过初步处理的创面,再次发生出血与以下因素有关:血压恢复正常或异常增高;体位变动,如重力作用可使闭塞血管栓子脱落;感染可使血管壁周围组织变性坏死,血管受损,或使结扎线松动脱落;合并肢体骨折、制动不当;假性动脉瘤瘤壁破裂均引起创面再次发生出血。
7.假性动脉瘤引发出血:重视肢体热挤压伤并发假性动脉瘤引发出血。当肢体早期受热挤压伤时,热力使血管壁受损,血液成分改变,血栓形成,管壁弹性减弱,异常膨大,形成假性动脉瘤。当血压升高或感染发生,可使瘤体破裂,引起肢体出血。本文一例即因腋动脉假性动脉瘤,在清创植皮术后10天,破裂大出血,休克死亡。因此,当肢体热挤压伤后,若出现肢体末梢感觉差,温度低,血液循环障碍时,即应注意近端血管受损,假性动脉瘤的存在。
8.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适宜用于血管形态观察,准确判定病变血管的部位,数目,范围和程度,栓塞止血治疗后的疗效观察[4]。本文一例烧伤合并骨盆骨折,臀上动脉闭孔处破裂出血。通过DSA诊断,并栓塞止血。因此,对反复出血难以明确诊断,或全身情况差,难以耐受手术者,可行DSA诊断止血,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诊断准确,止血可靠有效的优点,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汪良能.高学书.整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294.
[2]向东.沈祖荛.家兔肢体高压电烧伤的实验研究[J].中华整形烧伤杂志,1998.431.
[3]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临床手册[M].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25.
[4]王希锐.介入放射学问答[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14.
【作者简介】
吴周虎(1963~),男(汉族),西安市人,1986年东南大学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副主
肖厚安(1961~),男(汉族),西安市人,1989年东南大学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副主
李重安(1949~),男(汉族),西安市人,1978年西安医学院医疗系毕业,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