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MOIST EXPOSED THERAPY IN TREATING 332 CASES OF BURN
邹春娥 刘长珍 孙杰
张守信 曹殿风
(内容摘要)采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各种烧伤患者322例,经临床实践获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其特点是:止痛效果显著,抗感染能力强,深II度创面及时治疗不留疤痕,缩短疗程疗效高。
我院自1988年8月至1990年12月采用中国光明中医烧伤创疡研究所徐荣祥教授发明的湿润暴露疗法,共收治各种原因的烧伤患者322例,经过临床实践,获得了非常显著效果,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322例中男237例,女85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79岁;化学性烧伤127例,物理性烧伤195例;最小面积1%,最大面积84%;单纯浅II度145例,伴有深II度170例、III度用例。
治疗方法
(一)局部治疗:物理性的烧伤根据创面污染情况,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去除污物及腐皮;对化学性烧伤应根据致伤原因及化学性质,分别采用清水冲洗10~20分钟,再用相应的弱酸或弱碱性溶液冲洗5~10分钟,(如磷烧伤还需湿敷1~2小时),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洗掉中和液,无菌敷料吸净创面水分,将湿润烧伤膏均匀涂于创面,厚约lmm,每隔3~4小时涂药一次。如液化物多时,可缩短用药时间,涂药前需将液化物清除干净。对III度创面,人院后用手术刀在创面上做致密的“井影”切口,深度以不损伤正常组织为原则,一般不用麻醉药,这样有利于药物充分发挥作用。由于婴幼儿烧伤对湿润暴露疗法不易配合,故采用湿润烧伤膏包扎方法,每日换药1~2次。
(二)全身治疗:在局部治疗的同时,对烧伤面积超过20%者,需做必要的辅助检查,及静脉补液配合抗生素治疗。并根据病情,给予对症处理及营养支持疗法,严防并发症及多脏器功能的衰竭。
治疗结果
322例患者,治愈316例,治愈率98.14%。转院2例,其中面积在80%以上,以深度烧伤为主合并多脏器损伤者,死亡4例,死亡率为1.26%。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创面感染。治愈患者中未出现功能障碍。创面愈合时间最短5天,最长56天。深II度创面愈合后随访一年未见疤痕形成,皮肤弹性良好。III度创面自体皮片移植术后采用湿润疗法,加速了创面愈合,减轻了疤痕的形成。
体会
一、止痛效果显著。临床实践中,我们观察到:一般烧伤患者在伤后疼痛难忍,小儿哭闹不止,烦燥不安,用湿润烧伤膏后3~5分钟大多可达到止痛作用,有的需30分钟。采用本法治疗的病例均未用止痛药物。我们的体会止痛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湿润烧伤膏涂于创面后,具有保护创面,隔绝空气的直接损伤,特别是减轻对创面已裸露的末梢神经刺激。(二)湿润烧伤膏通过药理作用,使汗腺立毛肌松弛,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1],从而缓解了立毛肌痉挛引起的疼痛;(三)避免了干燥刺激,防止了细胞脱水坏死;(四)能活血化瘀,解除微循环障碍等达到止痛目的。根据以上原理,我们认为只有连续不断地供给创面药物,才能使止痛作用明显。所以治疗过程中不间断地创面用药,对于止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抗感染作用强。防止创面感染是烧伤治疗的关键。如果创面处理不当,发生感染可造成创面加深,甚至发生全身侵袭性感染,而危及病人生命。我们治疗322例烧伤病人,未见创面感染病例。由外院采用其它疗法治疗已感染后转入我院的16例病人经清创和涂用湿润烧伤膏,创面感染也很快得到控制,说明该疗法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且不须特殊烧伤病房。值得注意的是:治疗中对烧伤坏死组织及液化物要彻底清除,尤其在液化高峰时体温持续40℃左右,这时除了物理降温及药物治疗外,重要的是创面处理,每日彻底清除1~2次液化物,尽可能早期剪除坏死组织之后继续用药,效果更明显,并可缩短疗程。
三、深II度甚至部分浅III度创面愈后很少留疤痕。我们收治的322例烧伤病例患者,深II度170例,浅III度21例,愈后创面均未见明显的疤痕,仅部分创面留有色素沉着。本组病例中有90只手,160只足均为深II度及浅III度创面,愈后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疤痕组织的形成及挛缩机制,与上皮细胞、纤维组织的比例失调,以及胶原纤维、毛细血管、皮肤附件等组织的排列形态发生变化有关[3]。湿润暴露疗法能够调节上皮细胞与胶原纤维的比例接近正常[2]。加之采用湿润暴露疗法患者肢体活动不受影响,可早期功能锻炼,故减轻或避免了疤痕的形成。
四、补液方法的差异。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伤的补液与传统的干性疗法有所不同。湿润烧伤膏能减少创面液体的渗出和水份的蒸发,故患者输液相应减少。我们按上海瑞金医院公式计算量的2/3进行补液,各种成份按比例相应减少,胶晶为1:2。在治疗过程中再根据病人尿量、心率、血压、血生化等指标,以适当调整输液总量。所治病例休克期度过平稳。由于输液量的减少,也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五、操作简便、使用方便、易于推广,不需严格消毒隔离。
总之,湿润暴露疗法有其独特的功效,它的推广应用,标志着烧伤治疗学术已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在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治疗方面,我们经验不足,尚需进一步丰富与完善。
参考资料
(1)徐荣祥湿润暴露疗法(1986)教材
(2)烧伤治疗学术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89;1:4
(3)中华外科杂志 1978;16:385
作者单位:中国烧伤创疡中心淄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