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性医疗技术救治一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合并严重呼吸道烧伤的体会
  • MEBO FOR RESCUE OF A CASE OF LARGE AREA DEEP BURN COMPLICATED BY SEVERE RESPIRATORY TRACT BURN

    王启怀 李志英 江南娃

    (内容摘要)烧伤的治疗主要取决于烧伤面积和深度;取决于临床对创面处理技巧。只要创面存在,对机体损害就没有终结,感染的威胁就继续存在,因此创面处理非常重。作者用湿性疗法治疗多人。其中一例大面积烧伤,合并严重呼吸道烧伤抢救成功。

    患者为21岁男性病人,为火焰烧伤,总面积为69.5%,其中深三度占27.5%,浅三度为20%,深二度为22%,伤后9小时入院,处于严重休克状态,血压听不到。纠正休克同时创面涂布湿润烧伤膏。有呼吸道烧伤,伤后5日躯干部出现皮下气体,以左胸腹部最明显,确诊为纵膈气管穿透性损伤,雾化给氧,主动和辅助排除呼吸道坏死产物,呼吸情况逐渐改善。伤后18天皮下气体消失。伤后除双手指骨因坏死,迟延愈合外,全身创面愈合。

    作者认为“MEBO”(一)可减轻全身毒性反应;(二)对三度烧伤保证了关节部位活动;(三)处理得当可避免毒、败血症;(四)应用“MEBO”同时应注意综合措施,如输血及血浆,应用抗菌素,注意氮平衡、水、电平衡性。

    烧伤是指体表部位组织遭受高热力的损伤。因此,烧伤的治疗主要取决于烧伤创面的深度和面积,取决于临床对烧伤创面处理的技巧。无论是烧伤面积的大小或烧伤深度的不同,烧伤创面的处理始终占主导地位,贯穿始终。只要创面存在,对机体的损害就没有终结,感染的威胁也没有终结。因此,治疗工作也就没有终结。自1990年9月以来,我院开展应用湿性医疗技术治疗强酸、沸水、火焰等不同性质、不同面积和深度的烧伤病人,收效显著,倍受临床工作者和病人的欢迎。其中,以湿性疗法为主,辅以综合措施在无任何设备的条件下,成功地抢救了一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合并严重呼吸道灼伤的特重病人。

    资料

    住院号40781,姓名周X X,年龄21岁,性别男性,于1990年11月10日凌晨因房内火药及鞭炮燃爆,在烈火中扑打火焰过久而被全身烧伤。伤后9小时汽车远途送至本院,入院前未行任何处理。入院后查神志恍惚,四肢冰凉。血压听不到,P154次/分,R46次/分,心力弱,处于休克状态。创面分布于头、面、颈部、后背部及四肢。总面积为69.5%,其中III度深占27.5%,III度浅占20%,II度深为22%。双眼外翻畸形,双耳挛缩变形,双手指烧焦干枯。视照片①②)四肢大部为透明焦痂,坏死血管网在透明痂下清晰可见,四肢部分深静脉血栓形成。鼻腔纤毛烧毁,鼻腔因损伤肿胀而闭塞。声音嘶哑。伤后第五天躯干部位皮下组织出现广泛游离气体,以左侧胸腹部尤显,经专家会诊,考虑为呼吸道严重灼伤,纵隔气管穿透性损伤。

    治疗经过

    入院后在积极抗休克纠正酸碱失衡的同时,未经清创立即涂布MEBO。每隔3~5小时涂布一次,五天后III度削痂创面及深II度创面改MEBO为24小时应用一次,外加敷料包扎。以后每隔24小时揭开敷料处理创面时,用刀片轻轻刮除表面坏死组织。因早期削痂时,坏死组织界限不清楚而保留了部分坏死组织。这种处理方法是为了避免损伤正常组织而又加速了坏死组织的清除。伤后13~15天,深II度创面痛觉敏感,突出的皮岛上皮开始漫延愈合。III度创面坏死组织已经脱净,肉芽组织生长活跃平皮,由周缘或两端正常的上皮向中心逐渐延伸。疗程中经吸氧,配药雾化吸入,主动和辅助排除呼吸道坏死产物,肺部情况和呼吸频率大大改善。伤后第十八天躯干部位皮下游离气体也全部消失,提示呼吸道损伤已经愈合,避免了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经八周治疗除双手因指骨坏死及绿脓杆菌感染延迟愈合外,全身创面全部愈合。病程中,神志一直清楚,精神较好,饮食及大小便正常,双下肢活动的自如(见照片)。

    讨论

    (一)应用MEBO加分次削痂,以减轻全身毒性反应 应用MEBO结合蚕食削痂法来处理III度大面积焦痂创面可以起到非常满意的效果。就具体方法而言,只有佐以削痂后的应用,才能发挥MEBO对III度焦痂的特殊效应。通常大面积深度烧伤合并呼吸道严重灼伤其死亡率较高,而在没有翻身床等治疗设备下治疗这种病人则死亡率更高。大多因创面受压死于毒血症,因接触感染而死于败血症,因全身反应较重对各系统影响较大,加重肺组织损害而死于ARDS。本例采取了分次削痂后涂布MEB风起到了:l,可容易渗透到临界正常组织,从而较好地保护了正常组织细胞免遭损害的作用。2,使药液达到正常组织与坏死组织间隙,有效地避免了液化的坏死组织吸收,减轻全身毒性反应。3.加速III度伤坏死组织的液化和引流,减轻创面一机体恶性循环。

    (二)湿性医疗技术始终保证了III度伤的关节部位活动自如

    对于大面积III度伤创面传统的处理方法是:早期切痂,异体皮覆盖和自体皮移植术;创面早期涂碘或应用各种烧伤酊,促使创面干燥成痂, 择期剥痂或自溶脱痂后酌情植皮;其它如薄膜保护或配方液体治疗等救治了不少危重病人。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是:1.牵涉人力物力较大。2.需具备一定的治疗条件。3.治疗时间较长。4.残留严重疤痕及功能障碍。从以往治疗工作中以平性成痂自溶脱痂后再植皮的病例看,其愈合时间普遍较长,多达90到120天。主要原因是:限制了患肢的活动、影响血循,对患肢的营养有一定的障碍,延缓了创面的愈合时间;因长期被动制动造成了限制性肌萎缩,关节僵化;自溶脱痂时间较长,此时也是全身消耗最明显时期,再次毒素吸收,对全身形成再损害,上皮生长缓慢;成痂的关节部位因仍然无意活动裂开时,在痂壳的拉力下将痂下正常组织撕裂伤引起出血和继发感染,进一步影响愈后功能。我们对本例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采用湿性医疗技术避免了上述常见的医疗难题,在烧伤治疗过程中,患者双下肢始终活改自如,未经植皮全身III度伤创面全部自行修复(见照片④⑤)。创面修复后即可下床活动,从而加速了体力的恢复,住院六十六天出院,这在深度烧伤治疗方面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三)大面积深度烧伤用湿性医疗技术在早期处理得当可避免烧伤毒血症和败血症的发生

    本例伤员尽管休克较长且渡过不平稳,而入院后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创面涂布MEBO,对创面的处理未失时机。前五天用尖刀对痂皮划痕后每5小时涂布一次,旨在软化和保护创面。在水肿回收期开始,立即逐次对III度创面进行削痂,然后采取湿润包扎疗法。具体方法:1.采用滚轴刀或普通手术刀片进行。 2.每次削痂10%以下,尽可能在一周内处理完毕。3.削痂时要估计得当,尽可能保留少许坏死组织,避免象切痂时过多地切除了正常组织。主要判断指标为:不痛不出血,质硬而韧,色白或灰暗。削痂后创面涂布MEBO要适当偏厚,表面用密集网眼和凡士林高含量油纱覆盖,再外加厚层敷料包扎,旨在避免MEBO被外层敷料吸附而失去效应。间隔24 小时后处理一次,深II度创面在五天后也改为湿润包扎疗法。用本法处理大面积深度创面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在寒冷季节缺乏空调保温措施情况下,解决了不便暴露问题;在基层单位没有翻身床的条件下,避免了创面直接受压而带来的许多并发症;其次是更有效地控制了接触感染。临床上几III度烧伤面积达40%以上,总面积65%以上者,在水肿回收期和溶痂期容易出现毒血症和败血症症状。用湿性医疗技术处理该例伤员过程中,生命体征一直平稳,最高体温控制在39℃以下,并出现了脱痂快,肉芽组织生长快,上皮组织覆盖快的特点。病程中未出现毒血症及败血症症状。

    (四)注意以湿性医疗技术为主的综合措施 在烧伤治疗过程中,虽然创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然而,在救治大面积深度创面的情况下,需要通盘考虑。在应用湿性医疗技术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应酌情输血及血浆等,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和修复能力,避免机体损害大于抗损害所造成的治疗上不利因素;适当全身抗感染(本例在疗程中经静脉投用青霉素和庆大霉素);注意氮平衡、水电平衡的失调等。总之,创面一机体一创面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它们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转化,这些矛盾贯穿着烧伤的全过程。只有加深了对这些矛盾的认识,人们才能使MEBO在烧伤治疗中发挥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首届全国烧伤湿性医疗学术报告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89, 1: 7

    2.徐荣祥《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教材

    作者单位:安庆市海军职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