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性半暴露疗法治疗烧伤106例临床报告
  • 目录

    106 OASES OFBURNTREATED WITH MOIST SEMI-EXPOSED METHOD

    锦西炼油化工总厂职工医院 李军 赵德达

    [内容摘要]近一年来,我院烧伤科在湿润暴露疗法的基础上,改用温润半暴露疗法治疗不同深度,不同部位烧伤共106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达到了保障创面温润、引流通畅、创面与外界隔离等湿性医疗技术的要求,并有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污染及创面的感染,减少药膏用量等优点。

    关键词:湿性半暴露 烧伤治疗

    我院烧伤科自1989年开始采用国际先进的湿性医疗技术治疗烧伤,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用药方法。在1994年之前采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伤700余例,临床发现完全暴露疗法有药物易会失,易污染被褥,换药次数多等缺点。1992年将湿润半暴露疗法试用于受压部位和不易暴露部位及不合作小地烧伤创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994年开始将湿润率暴露疗法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如不同深度,不同部位,及大面积烧伤病人等,现将106例的临床休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06例中最大面积65%,最小面积1%,平均12.3%,其伤情见表1,烧伤深度与病程见表2

    湿润半暴露疗法具体操作方法:

    新入院病人创面用0.5%洗必汰或O.1%新洁尔灭简单清创后,创面直接涂一层厚度约lmm左右的湿润烧伤膏油纱的制作方法是在每次换药前临时制作,戴上无菌手套,取消毒的纱布适量,将湿润烧伤膏挤在纱布上用手或压舌板搅拌。将纱布完全被湿润烧伤膏浸透,浸匀。药量的多少根据创面液化的不同时期而定,即“二少一多”原则。液化前期和液化后期药量要少些,液化期药量要多些,制作完毕后即可使用。使用时根据创面的大小形状临时我剪,将侧面完全覆盖,使油纱超过创缘1-2cm并使油沙与创面完全接触,与床单接触的创回或活动部位,可在油纱上垫上一层塑料薄膜。一般情况下,每12小时换药一次,将油纱去掉。用无菌压舌板轻柔地割除液化物及残余的药物,再用消毒的卫生纸轻丽创面,使创面清洁,然后继续徐药,用抽纱覆盖,如此反复换药,直至愈合。

    典型病例

    例1 赵X X,男性,28岁,农民,因液化气火焰烧伤5小时入院。因当时只穿背心及神头,致全身多处烧伤。伤后在市医院就诊,由市医院转我院住院治疗。入院时口渴感较重。查体:神志清楚,呼吸平稳,除背部前胸,头都未被烧伤外,其余均为烧伤创面,双下肢表皮剥脱,创基苍白,渗出少,痛觉不敏感,面须双上肢有少汗水泡。渗出多,创基红白 相间。(III度50%。深II度15%)。经全身抗休克,抗感染治疗,创面采用温润半暴露疗法,双大腿行肉芽创面植皮手术治疗。住院43天,痊愈出院,无功能障碍。

    例 2:王X X,男性,32岁,农民。因汽油着火致全身烧伤3小时入院。系在家中给汽车油箱加油时,因天黑用火柴照明引起汽油桶燃煤致伤。由于当时穿着衣服较薄,致全身大面积烧伤,入院时口渴症状严重。查体: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心肺正常。除头部后背,臀部及小腿后侧外均为烧伤创面,双大腿内侧及上腹部创基苍白无渗出,弹性差,余处创面均有不同的水泡形成,渗出多,创基红白相间。入院诊断:60%火焰烧伤深II度40%,III度20%,经抗休克,控制感染,创面应用湿性半暴露疗法,双大腿内侧行肉芽植皮,住院38天,痊愈合出院。

    例3:池XX,女性,22岁。因液化气火焰烧伤7小时入院。入院时一般情况尚好,呼吸平稳,烧伤创面分布于面须双上肢及双下肢,以双下肢为重,创面大部分苍白,有少量读出。诊断,45%火焰烧伤(III度15%,深II度30%)入院后即行补液抗休克,创面采用湿润半暴露疗法,住院34天,未植皮,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无功能障碍。

    讨论

    1.作用机制:湿润半暴露疗法原理是在湿性医疗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对湿润暴露疗法的一种改进。湿润疗法的原理是保持创百湿润而不侵清,使创面不结痂,而且即有液化物及时排出,能促进组织新生的一项新的医疗技术[1],我们的经验证明,湿润半暴露疗法完全能达到上述要求。因为温润率暴露疗法除了在创面上涂lmm厚的湿润烧伤膏外,在外层又增加一层接有药膏的药纱,从而增加了药膏的厚度,通过药物纱布的覆盖和吸附作用,减少了药物的流失,增加了药物的有效利用率,使创面始终处于湿润环境。创面接触药物后通过皮温使药膏变成液态与创四坏死组织发生作用,促使坏死组织液化,产生液化物。待底层药物反应后,失去了本身的亲脂性,上层具有亲脂性药膏下移,继续与坏死组织作用,下层液化物上移,同样能起到自动流引的作用。临床观察发现在换药后8一10小时,创面上覆盖的纱布有絮状白色物形成,大部分是坏死组织的液化物,充分地证明了药物的自动引流作用。

    2.换药方法:湿润半暴露疗法能减少换药的次数,从而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湿润暴露疗法一般

    在未液化期或液化完毕期每6小时换药一次,在液化期每4小时换药一次,有时液化高峰期每2~3小时就要换药一次。换药次数越多,都会或多或少的给病人带来痛苦。然而湿润率暴露疗法,每12小时换药一次,换药次数明显减少,无形之中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因达到了同样的良好效果故深受患者的欢迎。

    3.减少污染:湿润半暴露疗法即减少被褥污染,也减少了创面感染机会。湿润暴露疗法是在创面上直接涂lmm厚药物,由于药物本身的重力作用,特别是有液化物形成时,药物往往向下流失,如遇到不合作的小儿患者。会促使创面与床,被褥接触造成污染,同时也易造成创面感染、而用湿性半暴露疗法,外层纱布能直接防止药膏的流失,与床直接接触的部位,因在外展村有一层塑料薄膜,使肢体可以完全放在床上,使病人感觉舒服,也减少了被褥的污染。

    4.利于推广:湿润半暴露疗法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易于病区管理,湿润暴露疗法每四小时换药一次,特别是大面积烧伤或不合作小儿烧伤,涂在创面上的药膏随时有被糟掉的可能,而湿性半暴露疗法每12小时换药二次,每次换药可以定时,由医生护士同时进行,换药后也不需要补涂,从而大大地减少工作量。此外湿润半暴露疗法也减少了药膏的用量,同时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根据临床统计,用暴露疗法每1%面积每天用温润烧伤膏(409人而湿润半暴露疗法每1%面积每天用湿润烧伤膏(30g)

    综上所述,湿性半暴露疗法完全能达到湿性医疗技术的要求,且有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污染及创面感染,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等优点,深受患者的欢迎,因此认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荣祥: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教材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