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渗透压监测在烧伤诊治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的探讨
  • 目录

    THE APPLICATION OF BLOOD OSMOTIO PRESSURE MONITORING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济南军区第91医院

    永武 陈存富 张向清 原峰

    姜文荃 张志华 吴庆云 付冬梅

    [内容摘要]为了进一步探讨烧伤病人血液渗透压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伤后病程变化的影响,我们自1988年6月至1992牟9月随机对62例烧伤住院患者进行了连续动态观察。结果发现:不同伤情和预后烧伤病人在不同病程阶段血液肢体渗透压(cop)和晶体渗透压存在明显不同的变化,其中A组38例烧伤面积小于30%BSA的存活病人伤后二周内血浆平均晶体渗透压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O.05),但其血浆cop降低显著(P<O.05).与A组比较,B组17例烧伤面积大于30%BSA的存活病人不但伤后血浆COP 降低更为明显(P<O.05),而且血浆晶体渗透压较正常人也存在明显升高(P<O.O5)但其增高幅度,和持续时间远低于C组7例烧伤面积大于50%BSA的死亡病人(两组比较P <0.01)。从三组间血浆cop比较则以伤情最重,预后不良的C组降低最为显著,(较A、B 两组P<O.01和0.05)且多主持续性下降。笔者结合临床对不同伤情及预后烧伤病人在不同病程阶段血液渗透压改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从而为血液渗透压监测在烧伤及其并发症诊治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烧伤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血液总渗透压实际上是由包括氯化钠等小分子物质所产生的晶体渗透压和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所产生的肢体渗透压(cop)两部分组成。虽然,COP只占血液总渗透压的极小一部分,但由于细胞膜和血管壁半透股两者性质不同,因此两种渗透压在体内却起着各不相同的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研究证实烧(创)伤后易引起血液渗透压改变[1、2、3]。为进一步探讨烧伤病人血液渗透压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伤后病程变化的影响,我科烧伤研究室自1988年6月至1992年9月随机对俄例烧伤患者进行了动态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病例及分组:随机选择伤后8小时内入院烧伤病人略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地例,全组平均年龄33.5岁,平均烧伤面积27.8%,根据烧伤面积和预后情况分成三组:A组为烧伤面积小于30%BSA的存活病人共38例。B组为烧伤面积大于30%BSA的存活病人共17例。C组为烧伤面积均大于50%BSA的7例死亡病人,同时测定5O例健康人做为正常对照组。

    二、方法:所有病例均予入院当天和伤后二、四、七和十四天清晨抽取静脉血5ml,分离血浆后采用上海医科大学仪器厂生产的FM——3型晶体渗透压计和SX—3O0型胶体渗透压计测定血液渗透压(正常参比液由该厂提供)。

    结果分析

    一、血浆COP与晶体合运任的改变(见表1)

    表1结果显示:三组烧伤病人伤后血浆COP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O.05或0.01)且伤情越重,降低越为显著。三组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 0.O5)而晶体渗透压A组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增高(P>O.05),B组增高显著(P<O.O5),C组较正常对照组和A、B两组病人增高非常显著(P<O.01)。

    二、血浆COP和晶体渗透压的动态变化(见图1、图2):

    讨论

    严重烧伤后,由于受休克、循环障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和创面脓毒症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易引起血渗透压改变。由此,不仅对病人造成直接病理损害,而且对病人的病程和预后亦将产生深刻影响[4、5],因此对烧伤病人渗透压紊乱的研究意义重大。

    从我们对62例烧伤病人伤后血浆COP和晶体渗透压的检测资料表明(见表1,图1、2),既便是烧伤面积小于30%BSA的较轻度烧伤,伤后血液 COP亦有较明显降低(A组较对照组P<O.05),但血液晶体渗透压光明显改变(P>0.05),提示在临床治疗中给予适量的血浆或蛋白质的补充对于及时纠正病人负氮平衡和促进创面修复仍是必要的。与A组变化不同,烧伤更为严重阶B组病人烧伤早期血清晶体渗透压出现较明显升高(校对照组P<0.05),但其增高幅度和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C组(两组比较 P<O.01),结合临床分析B鲜病人晶体渗透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病例休克期延迟复苏,而造成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或采用高渗透性利尿及烧伤早期病人血糖应激性增高而引起的。因此,随休克症状改善和病情好转,多迅速恢复正常,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天,增高值亦多在320mosm/kgH2O以下。而C组预后不良病人不但休克期增高极为显著(多高于340mosm/kgH2O),而后,往往因ARF或创面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的产生,再次出现或持续增高。严重烧伤后高渗血症的产生被认为是在烧伤病理状态下。由于高渗脱水和肾功能及能量代谢紊乱,患者自身存在诱导高渗血症的原因,Eklund曾观察12例血浆晶体渗透压持续在320mosm/kgH2O以上的烧伤病人的病情变化,结果有10例死亡[4]。与本文观察结果相似。表明严重烧伤病人持续性高渗血的出现,总是与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与血浆晶体渗透压相反,B、C两组严重烧伤病人伤后血清COP出现不同程度的显著降低(两组间比较P<O.05)尤其是烧伤创面大于50%BSA的C组,7例死亡病人血清COP极为低下,平均只有15.22士2.34mmHg,明显低于B组存活病人(17.6土3.32mmHg)。Wed等也曾观察表明。血浆COP<13.5mmHg的17例 病人全部死亡。说明烧伤后COP的变化是与病人的伤情和转归密切相关的,由于烧伤后COP的严重降低不仅可使组织和肺水肿加重,而且严重低蛋 白血症往往容易导致后期全身性感染和MOF的发生,因此认为测定血浆COP不仅可预测烧伤病人肺水肿的出现,而且对病情发展和预后判断亦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Boyb.DR. Baker RJ,Osmometry:A newBed-side Laboratry.Aid for the Management of Surgical P8d6llts Sur/Chll.NOt.Am6f.ig71;51O2

    [2」Kenney.PR.etal:Glucose and Osmolallty as Predictors oflnjure.1.Trauma 1983123 t 712

    [3」盛志勇等:烧伤病人血清渗透浓度和肢体渗透压的动态变化。中华外科杂志。

    [4]梁子钧,戴稼等编著。体校渗透压测定在医学中的应用,人民出版社;1988;447~449

    [5]Frislid K:Osmolality—Calulated,“Detla”and more fomlas Clin.Chem.1975 12: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