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ERLY PATIENT WITH SEPTICMIA POST BURN: AN ANALYSIS OF 18 CASES
中国人民解放军159医院 张宏 高增寿 刘冰
〖内容摘要〗我院1981-1995年收治烧伤老人败血症18例,其临床表现隐匿,易延误诊治。本文总结了老人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对其发病模式及防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败血症 烧伤
老人烧作发病率较低,烧伤老人败血症文献报道少见。我院1981-1995年共收治老人烧伤126例,其中发生败血症18例,占14.29%。现就其临床特征分析报告如下。
一、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60-76岁,平均71岁。烧伤总面积4~100%,平均为45.58%;其中III度伤0~86%,平均为21.85%。合并吸入性损伤4 例,其中轻度3例,中度1例。并发休克12例,其中轻度2例,中度4例,重度6例。共检出细菌16种、杆菌10种、真菌1种。检出菌株见表1。复菌败血症15例,单菌败血症3例。感染类型见表2。死亡9例,占50%。

(二)临床表现
1. 发热:18例中轻、中度发热12例,高热5例,正常体温1例。
2. 精神症状:本组中15例表现为精神萎糜,不集中,反应缓慢;3例表现为燥动不安、呓语。
3. 血象:6例白细胞计数正常,6例为10.1~15×109/L,5例为15.1~20×109/L,1例>20×109/L。核左移均不明显。
4. 重要脏器功能:伤前有慢性支气管炎5例,高血压4例,糠尿病1例。伤后11例表现有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二、 讨论
发热、精神症状及白细胞计数增高为败血症常见表现,虽然对临床临床诊断特异性不高,但可提醒临床医师进一步采取监测措施,以便早期诊断。本组病例精神症状轻微,反应缓慢易被误认为老人反应迟钝。72.22%病人表现中度以下发热,甚至正常;66.67%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易被误认为伤后超高代谢和应激反应所致。老人败血症临床隐匿,缺乏典型表现,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治。对临床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缓者,尤其是烧伤总面积>45%或III度伤>20%者,应加强监测。
老人诸脏器功能减退或原有慢性病,抗应激能力低下,易出现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成为影响败血症发病及其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组中66.7%病例并发休克,61.11%并发脏器功能不全。此外,本组中复菌败血症占83.33%,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老人免疫力低下,常致感染严重,病情发展迅速,临床不易控制,尤其是诊治较晚者,极易陷入中毒性休克而死亡。本组9例死亡者中8例直接死亡原因为中毒性休克,其中7例死于伤后10天内。可见烧伤――休克――脏器功能不全――败血症为烧伤老人败血症的主要发病模式;败血症又加重脏器功能损伤,形成恶性循环。烧伤老人败血症的防治应从抗休克、维护脏器功能、抗感染及烧伤创面处理等多环节着手,单纯强调抗感染治疗是不够的。
参考文献
〖1〗 杨晓东,周一平。烧伤败血症发病规律。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88;4(4):27。
〖2〗 张宏,高增寿。真菌败血症56例分析。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6;12(2):132。
〖3〗 张宏,高增寿。烧伤绿脓杆菌败血症108例临床分析。中原医刊,1996;23(3):25。
〖4〗 张宏,高增寿。烧伤复菌败血症203例临床分析。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4;(3):3。
〖5〗 张宏,高源,高增寿。败血症常见病原菌耐药性监测与分析。人民军医,1995;(7):18
〖6〗 张宏,杨晓东,史小平,等。烧伤败血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中华外科杂志,1992;30(1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