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IFFERENCE IN THERAPEUTIC OUTLOOK BETWEEN MOIST AND DRY BURN THERAPY IN RESPECT OF METHODOLOGY
武警枣庄市消防支队卫生队 高步营
[内容提要] 由于方法论的不同,导致中西医在生命观\发病观\治疗观上的分岐,烧伤湿性医疗技术与干性医疗技术在治疗学上的争议是中西医学术争鸣的一个崐方面,归根结底于东西哲学文化相互撞击的结果.湿性医疗技术是针对烧伤病因及病理变化规律而确定的治疗原则,能有效地减轻创面病理损害,促进受损桌织修复,是治本,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干性医疗技术抛开烧伤创面病理变化规律本身而针对引起烧伤病理损害加重的细菌感染这一因素而施治,某些技术又是建立在损伤烧伤机体本身之上的,具有片面性,是权宜之技,是治标.
关键词:方法论 烧伤湿性医疗技术 干性医疗技术
研究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在一定哲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虽然研究的对象和目的都是统一的,但因其认识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不同,导致了认识问题的思维方式\观点及结论的差异,考究烧伤治疗学上干性与湿性技术上争鸣,就要从其认识烧伤的方法论上追根求源,因为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与之相应的生命观\发病观和治疗观.
一.湿性与干性医疗技术上的争议
两者技术上争议属中西医学术争鸣的一个方面,归根于东西方哲学文化中方法的差异.
徐荣祥发明的湿性医疗技术归属于中医学,是对中医学,是对中医外科学创造性的继承与发展,自然其对烧伤治疗学上的认识要受到最具东方文化特色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指导,中国古典哲学是以一元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基本内容的"系统中心论",它强调自然万物运动过程中的相互和辩证统一,整体恒动观和辩证的思想贯空于中医学生命观/发病观和治疗观始终,中医学中的生命观撇开机体的有形结构,将其放到自然界的运动过程中去探索生命活力,研究生命过程中机体与自然界\社会及其内部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构成形一气一神平衡医学,即阴阳平衡才是机体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一旦外邪入侵,体内正气应激抗邪以维系机体的平衡状态.正邪交争,正能胜邪,正能胜邪则不发病,正不抵邪则发病.由此看来中医的发病学是将致病因素与机体的抵抗力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并认为病邪是发病条件,人体的体质和精神状态才是发病的内在因素.显然没有将外邪作为发病的唯一因素.其治疗上也针对病因病机辩证施治,采取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等一系列措施.
干性医疗技术是从西医创伤外科发展而来,受西方"实体中心论"的指导,其基本特点是抛开事物之间的广泛联系,纵向地追求实体结构的最小微粒,因此其走向越分崐越失去其整体全貌的死巷,这一缺陷已被世界科学家们所共识,现代医学模式也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具有中医特色的身心社会医学模式转化.
西医学认为细胞是生命的最基本单位,对细胞微细结构与功能认识的加深,才是揭开生命奥秘的最根本途径,当病源体侵入人体导致机体形成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即可发病,治疗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切断病源,杀死病菌,对于机体的防御功能及病源体与人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治疗上则无法全面顾及.
二.干湿医疗技术在治疗学上争议的焦点_____细菌感染
无论湿性还是干性疗法,采用抗休克\全身营养支持治疗大面积烧伤的主张是一致和,创面细菌感染则是他们争议的焦点.
1.辩证地看细菌与感染
对于烧伤创面的细菌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分析.首先细菌是微生物体,参与自然界的生化反应,有了微生物才有整个自然界勃勃生机,生物体才呈现出生\长崐\壮\老\已的发展规律,人体的肠道必须有一定量的细菌寄生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烧伤创面坏死组织的腐败\清除,受损组织的修复等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过程都需要细菌的参与,如中医疮疡外科中有"煨脓生肌"和"无脓不长肉"这说,其中的"脓"就是细菌参与的结果.因此细菌对人体来说并不一定是致病菌,正如"水能浮舟",亦能没舟",细菌导致感染是有条件的,预防感染并不意味着要杀菌,只要创造一个正常菌群生态平衡的环境,又使致病菌无繁殖之地,就不会引起感染;相反腐败组织不能及时地清除\致病菌有栖身之处,或乱用抗菌素易致正常菌群失调,都会造成感染,同时也给创面的修复带来不利.
2.干性医疗技术的治疗观
感染是烧伤死亡的大敌,防治感染是烧伤治疗成败的关键,并认为细菌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繁殖,湿润烧伤膏不具备杀菌能力,恰恰是细菌的培养基,是加重创面崐感染的祸源,因此反对湿性疗法.而采取多种方法保持创面干燥,破坏细菌生存的环境,促进坏死组织结痂再行外科手术植皮.
3.湿性医疗技术的治疗观
湿性医疗技术认为感染只是烧伤的并发症,抗感染不是治疗烧伤本身.其着眼于烧伤创面所出现的坏死带\瘀血带\充血带等病理变化,外用湿润烧伤膏保持创面湿润而不侵渍,坏死组织的液态形式自行排出,受损组织自行修复,并认为干性疗法促使细胞脱水,瘀血带向坏死带转化,加重创面组织损伤,切痂(植皮)术将烧伤变为"刀伤",给病人造成苦上加苦,所有这些都是违背医学治疗原则的.
湿润烧伤膏具有泻火解毒,凉血活血\祛腐生肌等功效,其治疗作用符合烧伤病因病机研究它对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不能脱离创面病理变化本身而单纯地看它是否具备杀菌力.从湿性技术要点看,应用湿润烧伤膏后创面细菌增多有利于坏死组织的腐败和清除,根据"流水不腐"的哲学原则,及时地清除坏死组织及液化物,则致病菌无繁殖之地,不会加重创面损伤,更不会引起细菌的全身扩散,因此单纯以湿润烧伤膏是否具有杀菌力而确定其治疗作用,是孤立的观点,静止的观点,是方法论上的错误.
不难看出,湿性医疗技术立足于烧伤组织的病理变化,采取具有阻止病理损害加深,促进受损组织自行修复的治疗方法,是针对病因病机而治,是治本;干性医疗技术着眼于引起烧伤创面病理变化加重的细菌感染这一因素而采取的一系列治疗措施,却忽视细菌在烧伤病理变化过程中与机体的辩证关系和机体自行修复能力,是针对影响烧伤病理变化的某一因素而施治\是治标.
三.判断两种医疗技术成败的标准
判定医疗技术成败就要看其是否遵守生命运动规律与临床客观疗效.湿性医疗技术遵循烧伤组织病理变化规律,有效地解决了烧伤创面疼痛.感染.组织进行性坏死及深II度疤痕愈合等难题,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干性技术是针对细菌感染而治,虽然抗感染给大面积烧伤患者抢救奠定基础,但它并没解决烧伤病理变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疼痛\进行性坏死\深II度疤痕等问题,并在技术实施过程中给病人带来刀伤之苦,治疗上是片面的.因此,作为医疗工作者,要从方法论上对自己所持的学术观点进行反省,正视临床现实,发现自己的不足,不要因学术之争给病人带来终身疼苦,否则我们就是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