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NVESTIGATION ON THE CAUSE OF SULFURIC ACID BURN AND 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MEBO
山东省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 甘传伟 杨俊芝
[内容摘要] 作者通过对86例硫酸灼伤病例的调查对受伤原因、职业分布和发病年龄作了总结,同时对治疗中应用MEBO/MEBT治疗的51例和非MEBO治疗的29例作了对比分析,并以抗生素的使用率,手术率和疤痕形成率和平均住院天数为指标对两组病人的疗效作了比较。结果证明MEBT是治疗硫酸灼伤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硫酸灼伤 MEBO 疗效分析
硫酸灼伤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烧伤,多因工作失误造成,我们称之为:职业烧伤。为进一步了解硫酸灼伤的伤因及治疗效果,我们对我院从建立烧伤病房以来所收的86例硫酸灼伤病例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不同治疗方法所产生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除6例为单纯眼部灼伤外,其它80例均为躯体皮肤灼伤。在治疗方法上分为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组(51例)和非MEBO治疗组(29例),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一、临床资料
80例硫酸躯体皮肤灼伤病人有55例发生于夏秋季节,占总例的68.75%。职业分布情况依次工人、农民、干部和儿童,分别为50(62.5%)、25(31.25%)、3(3.75%)和2(2.5%)例。其工种分布情况为:合成工37例(46.25%)、操作工19例(23.75%)、修理工13例(16.25%)、装卸工、司机、及管理人员各2例(2.5%),其它人员5例(6.25%)。他们的发病年龄以21~30岁者居多,共35例(43.75%),其次为20岁以下和31岁以上年龄组。致伤原因多为操作失误,共54例(67.5%),其次为容器爆炸和误伤、他伤等。
调查中发现有51例病人伤后全程采用MEBO治疗(称MEBO组),其它29个例采用烧伤宁为主的传统方法。以抗生素使用率、手术率、疤痕率为疗效对比批标,同时与治愈者的平均住院天数进行对照,认为以上"三率"低、住院天数短为优,反之为劣。两组病人均为5%体表面积以下的小面积烧伤,以II度灼伤为主,个别病人有散在II度灼伤创面。MEBO治疗组有III度17例(33.33%),非MEBO组3例(10.34%),组间相比P<0.05(X2=5.211)。说明MEBO治疗组III度创面多于非MEBO组有显著性差异,但采用手术切除者两组无明显差异。然而,非MEBO组抗生素的使用率明显高于MEBO治疗组。(x2=20.719.P<0.01);MEBO组与非MEBO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26.28和34.93天。进而说明,MEBO在产生良好效果的同时也明显缩短了住院天数。
二、讨 论
1.化学性灼伤多属于职业性损伤,在烧伤中占第二位,最常见的致伤物是酸类和硷类。本组80例硫酸灼伤病例绝大多数为区(县)以下化工厂的青年合成工、操作工,系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不慎而致伤。化学烧伤多发于夏秋季节,以手、面、颈等暴露部位及足部为多.从而看出加强安全生产教育,严格操作规程,强调生产防护的重要性。
2.硫酸灼伤经过创面初期处理生,创面采用MEBO治疗,多数无需再接受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其疗果满意,而非MEBO组除涂烫伤宁药物外,75.86%的患者同时应用了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我们认为,MEBO有较强的亲脂性,能与创面的脂类结合,使细菌缺乏营养而死亡.同时MEBO涂布具有屏障保护作用,可阻止细菌侵袭。加之该药可加速坏死组织液化,早期排除创面致病菌.故MEBO组感染机会少,抗生素使用率也低。
3.从两组手术率比较,虽然无明显差异(P>0.05),但仍能看出切痂植皮术非MEBO组多用于深II度创面,而MEBO则多用在处理III度创面,尤以在关节功能部位.早期施行切痂植皮可缩短疗程,减少疤痕形成,保护关节功能.然而在判定硫酸灼伤深度时,应更加缜密.这是由于酸与皮肤蛋白形成不同的蛋白凝固产物。所以硫酸灼伤创面为深褐色、黑色,致使II度硫酸灼伤的痂片其外观,色泽,硬度类似III度焦痂,切痂前应予注意。
4.文中两组疤痕形成率有较大差异(P<0.05),从而显示了MEBO优于其它药物。MEBO对硫酸有“中和”作用,通过液化排出,使化学物质浓度逐渐降低,至排尽为止,从而使硫酸灼伤创面不再进一步、加深,有利于促进创面良性发展。此外,MEBO能使创面的免疫细胞活性增强,细胞活性分化旺盛,促使上皮组织再生,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从而加速创面愈合,皮肤光滑、不留或少留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