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肤微循环血管树的实验形态学研究(十)
  • THE EXPERIMENTAL MORPHOLOGICAL STUDY ON MICROCIRCULATORY VASCULAR TREE OF SKIN(十)

    中国医科大学 王顺 柏树令 王军 李吉
    同济医科大学 王伟

     

    [内容摘要] 我们应用ABS血管铸型方法,成功地制备出成人臂部及鱼际部的皮肤微血管铸型标本;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方法详细研究了这些皮肤区的微血管三维构成特点,阐述了这些区域内血管袢、血管网及血管球的形态学特征.观察到在手鱼标和小鱼际皮肤区的真皮网状层内至少有8种形态不同的血管球;它们是:1.圆球型血管球2.卵圆型血管球3.三角型血管球4.梭型血管球5.菊花瓣型血管球6.血管丛型血管球7.螺旋管型血管球8.不规则型血管球.

    本研究为上臂、前臂、前鱼际和小鱼际皮肤的移植体提供了微血管三维构筑的新资料.

    关键词:臂和前臂 鱼际与小鱼际 皮肤微血管构筑 扫描电镜

    近年来,随着皮肤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研究的不断进步,新的认识不断出现.这不仅充实了微循环学理论,而且为皮肤及皮瓣移植术的广泛开展与革新带来了新的前景;还为研究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的皮肤机能提供了微血管形成学依据.以微循环血管的形态判断人体疾病的程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已经成为一项客观的指征.继研究了其它一些皮肤区的微血管立体构筑之后,我们又对成人上臂\前臂\手鱼际及小2鱼际的皮肤微血管三维构筑进行了观察.

    材料和方法

    用两例死后2小时取来的新鲜成人上肢、自肱动脉注射5%、10%、15%和20%的用丁酮溶解的ABS溶液,经补充注射后放入流水中冲洗冷却、分别取上臂、前臂、鱼际及小鱼际的皮肤,连同筋腊一起切下,放入50%的盐酸中腐蚀两周.其间不断振荡,除去腐蚀剥脱的碎组织片,用蒸馏水反复冲洗直至铸型标本腐蚀干净为止.在放大镜下选块、经干燥、选块、喷金,将铸型块放在日立S-450扫描电镜下观察. 观察结果

    一、前臂皮肤微血管三维构筑的形态学特点:

    做为皮肤微循环血管树的终末支,前臂皮肤真皮乳头内血管主要以"发卡"型血管袢为主,可分为四种类型:1."发卡"型:具有两个臂,通常两个臂平行崐并列排列,一则为毛细血管动脉端、口径较细,另一侧为毛细血管静脉端、口径较粗 (图1).2."麻花"型:数量上少于发卡型,其特点是血管袢形成螺旋型,有1个或几个螺旋(图2.4).3."戒指"型:数量稀少,偶尔可见,外形呈戒指样(图三).4.血管球:真皮乳头内血管由多袢聚集成血管球者少见,偶尔可以见到,有时在足底真皮乳头内亦偶可见到(图5).在血管球的底部可见多源性的乳头下层全方位血管网分布,口径20~30um士.前臂真皮网状层血管球多呈梭形,球内毛细血管口径均匀,互相吻合成网,其崐出入球的血管门多位于血管坏的一端(图6).而前臂浅筋膜层血管网以脂肪小叶为界,形成小叶形血管网(图7).

    二、上臂皮肤和微血管三维构筑:

    观察的结果表明:上臂皮肤区真皮乳头内血管多呈"发卡"型,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单位面积内都显得相对稀疏,这似乎解释了为什么在许多情况下血管铸型不能成功的原因.另一方面血管袢的毛细血管移行处局部的扩张与膨大不明显(图8和图12崐).真皮网状层血管球呈现蟹足样外观,数量较手足皮肤相对较少(图9)。深筋膜层血管多呈干线式排列,有一些螺旋形血管掺杂在其中(图10和11)。

    三、鱼际和小鱼际皮肤微血管球的形态学特点与分布情况:

    在鱼际区和手的小鱼际区内,作者发现了8种类型的真皮网状层由微血管形成的血管球。

    1.圆球型血管球:在整体形态上血管球呈球形,球内微血管口径比较均匀,可见其基底部有较粗大的出球和入球血管,球内微血管之间有充分的吻合(图13)。

    2.卵圆型血管坏:血管坏外形呈卵圆形,其两端为出球与入球血管,血管球内可见倒伏的血管袢,在血管球内有充分的血管吻合(图14)。

    3.三角型血管球:整体上血管球呈三角形,出入球血管全位于球的底部,球内血管粗细不均,有局部的血管扩张和膨大(图15)。

    4.梭型血管球:血管球的一端为出球与入球血管的门,球内血管互相缠绕成球状,即有局部的血管膨大和扩张,又有呈"竹节"样变的血管,血管口径粗细不均,可见环状血管间吻合(图16)。.

    5.菊花瓣样血管球:血管球呈菊花瓣样,基底部有出入球血管走行的血管门,血管球内微血管口径均匀,血管间有充分的吻合(图17)。

    6.纵型血管球:为多源性血管来源的血管球,球内微血管口径均匀,其基底部来源血管呈全方位分布(图18)。

    7.螺旋管型血管球:血管球形态不规则,由螺旋动脉反复缠绕形成,球内螺旋动脉口径较均匀,吻合丰富(图19)。

    8.不规则型血管球:形成于较大微血管的壁的一侧,形成不规则外形,微血管之间互相交通,并有局部的微血管扩张和膨大(图20)。

    讨 论

    一、臂部皮肤血管铸型的有关问题探讨: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如何显示上臂、前臂以及手背皮肤的微血管三维构筑的形态学特点,因为这些部位的皮肤常常为显微外科的皮瓣移植术所利用。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没见到任何人成功地制备出上臂、前臂及手背皮肤的微血管铸型材料.其原因是由两方面决定的,一方面:这些皮肤区不象手掌与足跖部,后者的皮肤血管来自于两套血管弓,而且又是受压部位,因此其功能特性要求其具有更为丰富的血液供应和更为丰富的毛细血管配布.而上臂、前臂及手背皮肤区其皮肤血管只来源于一套血管,因此数量上相对稀疏是必然的。而且,这些部位的真皮乳头在数量上也相对稀疏,皮肤的厚度较薄,皮肤血管间的吻合欠致密。这些在客观上给铸型工作的成功带来了困难。因此常常出现这种现象,当铸型形成时,铸型块在水中漂浮,三维构筑显示得尚比较清楚.可是一旦干燥,整个铸型块塌架,三维构筑就全毁坏了.另一方面,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注射剂的粒子小于灌注的充分程度.粒子越小,灌注越充分,铸型剂在毛细血管中就越充盈,所显示的毛细血管的数量就越多,这样由于显示的毛细血管网数量多,联系紧密,因此容易成型.这两种原因是一个良好皮肤血管铸型成功的关键。

    二、臂部皮肤微血管三维构筑的形态学特点:

    臂部及手背皮肤组织切片及血管铸型的结果证明:无论是直接皮肤动脉还是间接皮肤动脉,在上臂、前臂及手背皮肤内从深筋膜潜入到进入真皮乳头的整个行程中形成了皮肤微循环血管树.并从血管树上形成5级特征性分支分别配布到深筋膜、浅筋膜、真皮网状层、真皮乳头下层以及真皮乳头内,构成典型的形态上可以互相鉴别的5级血管分支,这与全身其它皮肤区有共性.而其特殊性在于臂与手背皮肤真崐皮乳头内血管以"发卡"型袢为主,"麻花"型袢为辅,数量上相对稀疏.真皮乳头层血管袢相对矮小可能与皮肤较薄有关。

    三、手鱼际及小鱼际区真皮网状层血管球的形态学特点:

    我们观察到有8种形态的血管球出现在手鱼际及小鱼际区,是为皮脂腺、汗腺及皮肤感觉器等的供应血管网与血管团.这些血管球的形态学特征在一个侧面上也反映了其供应器官的形态学特征,对于进一步研究这些皮肤附属器官的形态与功能提供了血管形态学资料。

    参考方献

    [1]potter RF,el.Capillary diameter and geometry in cardiac and skeldtal muscle studied by means of corrosion casts.Microvascular Research. 1983;25:68。

    [2]曾昭伟:人体皮肤微循环的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993,7(3):184-185。

    [3]沈祖尧:皮肤移植研究的进展.中华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3,7(3):184-18*9。

    [4]柏树令 高杰 李吉:皮肤微循环血管树的实验形态学研究(vIII)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5,1:4-7.

    [5]柏树令 高杰:人骨骼肌微循环血管立体构筑的实验研究.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5,3:6-8.

    [6]柏树令:人皮肤及筋膜血管构筑研究的进展,解剖学报1993,24(supp):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