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江西省消防总队医院,江西南昌 330009
【摘 要】 目的:探讨湿润暴露疗法(MEBT)治疗手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72例(133只)手深度烧伤创面全程规范应用烧伤湿润暴露疗法(MEBT)治疗,早期开始患肢功能锻炼。结果:133只手烧伤创面全部自愈,经随访无增生性瘢痕,无畸形和功能障碍。结论:湿润暴露疗法治疗手深度烧伤,能够实现创面自愈,减轻和预防瘢痕增生,最大程度地恢复手功能。
【关键词】 手深度烧伤;MEBT;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 R6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0726(2006)03-0202-03
Experience with MEBT in treating deep hand burn ZOU Yuan-ming, LI Zhan-hua, XU Xiao-yan, et al., Hospital of General Fire Fighting Team, Nanchang, Jiangxi Province 33000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MEBT in treating deep hand burn wounds. Method: 72 patients with deep burn wounds in 133 hands were treated with MEBT in the whole treating course. Burn hand dirigation started at the early stage. Result: All the wounds healed spontaneously without skin grafting. After followed up, no hyperplastic scar formation, no deformity and no dysfunction occurred. Conclusion: MEBT for treating deep burn wounds in hands can achieve spontaneously wound healing, prevent the formation of scar and promote recovery of hand function.
【Key words】 Hand deep burn; MEBT; dirigation
手深度烧伤后的功能恢复,常因局部使用方法不同,患手愈后功能不同程度受限。2002年3月至2005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133只)手深度烧伤病人,应用MEBT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结合临床治疗情况及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72例(133只手)病人,男性47例(87只手),女性25例(46只手)。年龄最小2岁,最大63岁。火焰烧伤37例(71只手),热液烧伤18例(34只手),电烧伤10例(18只手),化学烧伤7例(10只手)。按湿性医疗技术三度六分法分类,深II度浅烧伤39只手,深II度深烧伤82只手,浅III度烧伤12只手,全部合并身体其他部位烧伤。烧伤后24小时内入院者67例,超过24小时入院者5例。 二、治疗方法
1.烧伤创面处理:入院后对污染严重和皱折成堆的疱皮予以剪除,水疱低位剪破放水,湿润烧伤膏(MEBO)直接涂于创面1mm厚,每4小时换药1次,每次换药前将原来的残留药物及渗出物沾净,对苍白、无渗出及无疼痛创面用耕耘刀横行、纵向划开,直至有液体渗出,而后随即用MEBO保护。5天~6天后去掉腐皮,继续用MEBO治疗。在用药3小时~4小时后,创面有一层白色液化物并浮于表面,它非透明蛋白胨膜,可用纱布将液化物沾净,再涂MEBO,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液化物越来越少,创面基底暴露出残存的皮肤组织,创面坏死组织液化排除后,继用MEBO覆盖,厚度薄于1mm,换药间隔可适当延长,直至创面愈合。深II度浅创面愈合后继用MEBO作护肤油使用10天~15天,深II度深及浅III度创面愈合后,用美宝疤痕平治疗,时间3个月~6个月,有瘢痕形成的,配合戴弹力手套加压治疗。
2.烧伤全身情况处理:小面积烧伤预防感染对症等处理。中重度烧伤按常规予以补液抗休克,抗生素治疗5天~7天预防感染,创面液化期注意体液电解质平衡、体温调节和多脏器功能保护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在液化期以能量和蛋白质均衡供给为主,创面修复期以蛋白质供给为主,其他对症处理等。
3.手功能恢复治疗:早期抬高患肢,应手高过肘,肘高过肩,减轻水肿。注意保持患手功能位置,应做到若烧伤涉及腕关节,单纯手背烧伤者应掌屈,手掌烧伤者应背屈,全手烧伤者保持中立位。早期开始功能锻炼,使患肢手指、掌、腕关节主动或被动运动,以患者能承受达到痛点为限度,逐步使掌指关节能屈曲80~90度,指间关节能伸直或屈曲5~10度,拇指能外展、对掌、对指运动。运动方法:早期徒手关节活动练习为主,创面愈合后增加不同器械,如皮球、握力器练习以及选择日常生活活动练习。
三、结果
经过上述方法治疗后,手烧伤创面全部自愈。深II度浅创面13~21天愈合,深II度深创面20~34天愈合,浅III度创面36~48天愈合。愈后3个月~6个月随访,深II度深烧伤16只手,浅III度烧伤12只手遗留有薄、软、小片状瘢痕,无增生性瘢痕形成,无畸形和功能障碍。
四、讨论
手为人的劳动器官,手深度烧伤处理不当易留残疾,或功能障碍,严重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因此,一直受到烧伤外科医生的重视。早在1954年孔繁祜提出了手烧伤的局部治疗原则[1]:消除感染,早期修复创面,早期活动,追求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传统治疗方法,早期创面消毒、清创,包扎治疗,使创面干燥结痂,感染控制了,但创面干燥组织脱水、蛋白质凝固,使烧伤创面瘀滞带组织和充血带组织造成致命性的损伤,烧伤损伤层进一步加深,含有上皮再生能力的残存皮肤组织失去了保护,发展为坏死组织,创面加深;包扎限制了患肢活动,烧伤部位渗出水肿液沉积在肌肉、关节囊和关节周围,日久机化则发生关节强直,活动障碍,形成冻结手[2]。手背创面愈后瘢痕增生、挛缩,形成爪形手[1],或五指黏连,手掌深度烧伤常呈握拳状愈合。为了早期修复创面,手术切除坏死组织,植邮票状、点状皮或整张皮封闭创面,虽然创面愈合了,但手外观畸形、瘢痕增生、功能障碍,甚至二次手术,并不能最大程度地恢复手功能。烧伤湿润暴露疗法[3](MEBT)是一种将烧伤创面组织置于一个立体式的生理湿润环境内,使其液化排除已坏死的皮肤组织,保障残存皮肤组织细胞和皮肤信息组织细胞修复再生皮肤、愈合创面的医疗方法。MEBO是一种与MEBT相配合的烧伤创面外用药,在促进创面自愈,控制感染,减轻和预防瘢痕形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组手深度烧伤,创面全部自愈,瘢痕发生率仅211%,无增生性瘢痕,无功能障碍,最太程度地恢复了手功能,其优越性在于:
1.能减轻烧伤创面继续损伤[4]:MEBO溶点低,导热性强于正常皮肤组织,可吸收创面残余热量,阻止继续热损伤。MEBO外涂创面,最大限度地减少创面水分蒸发,有助于缓解创面瘀滞带组织微循环的血液浓缩状态,使瘀滞带组织和充血带组织向生理状态改变,阻止了损伤进一步加深。MEBO可使创面上存在的多种细菌形态变异,繁殖力和侵袭力下降,在早期创面控制感染方面有积极作用,防止了创面继续加深。
2.促进创面修复,减轻和预防创面瘢痕增生[4]:MEBO创造了创面生理湿润环境,一方面无损伤性地液化排除创面坏死组织,另一方面使残存皮肤附件中的皮肤干细胞转化、脂肪组织中的干细胞和血管来源的干细胞定向分化形成皮肤器官的各种组成细胞修复再生皮肤。在生理湿润环境里,上皮细胞和纤维细胞被限制按一定比例生长,控制了纤维组织的过度增生,减轻了瘢痕的形成,避免了因胶原纤维合成过多而后收缩致手畸形的发生。
3.MEBT方法有利于患肢早期锻炼和功能恢复:传统方法早期包扎患肢或因手术植皮后包扎创面限制了患肢活动,待创面愈后再进行功能锻炼时,患手已畸形愈合,瘢痕增生,活动受限,丧失了最大程度保存患手功能的机会。应用MEBT治疗,伤手不包扎,使患手功能锻炼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还有利于患手适时保持功能位,做到动与静结合,以动为主,运动有利于改善微循环,消除水肿,防止关节僵化、肌肉萎缩、畸形发生,促进功能恢复。
4.规范应用MEBO是深II度烧伤创面实现皮肤生理性愈合的根本保证。早期、全程使用MEBO,在治疗过程中不间断用药;不中途改用其他疗法和其他外用药物;不用水、干燥、收敛类药物或任何刺激性强的消毒剂清理创面。药膏厚度1mm,过薄创面易干燥结痂,相反创面易浸渍,液化坏死组织不能及时排出,不利于创面保持生理湿润环境。早期以无损伤性地保护治疗创面为主,创面液化期以无损伤性地液化排除坏死组织为主;要及时清理创面液化物、及时清理坏死组织、及时供给创面MEBO药膏,使创面不积留坏死组织、不积留液化物、不积留多余的MEBO药膏。在创面坏死组织液化排除基本完成之后,要保护好贴覆于创面表面的一层透明膜,即纤维隔离膜,其能保持创面在生理湿润环境下实现再生修复。因此,在换药过程中,因使病人不疼痛、创面不出血、不损伤正常组织为原则。创面恢复期,新生皮肤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均与正常皮肤有相当距离,汗腺等附件器官生长速度慢,仍需MEBO保护性治疗,促进皮肤功能恢复。有瘢痕形成的新生皮肤,给予美宝疤痕平治疗3个月~6个月,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减少胶原蛋白的合成,减轻瘢痕增生,降低手畸形发生率。因此,恢复期的治疗也是不可忽视的。
参 考 文 献
[1]孙永华.我国手烧伤治疗五十年进展.中华烧伤杂志,2000,(06),5~7.
[2]常致德,等.烧伤创面修复与全身治疗[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01.
[3]徐荣祥.烧伤医疗技术蓝皮书(第一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1.
[4]徐荣祥.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临床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28~31.
【作者简介】
邹元明(1970~),男(汉族),江西省南昌人,1995年赣南医学院毕业,主治医师.
李战华(1956~),男(汉族),江西省南昌人,福州军区军医学校毕业,院长,副主任医师.
徐晓燕(1968~),女(汉族),浙江省永康人,1992年江西医学院毕业,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