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ICAL ANAL YSIS OF 1135 CASES OF BURN TREATED WITH MEBT
福建省泉州市人民医院 陈垂玉 将 炜
[内容摘要] 本文对1989年9月以来采用MEBT治疗1135例烧伤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从临床实践中证明,它明显优于传统干性疗法,具有显著的创面镇痛和控制感梁效果;创面引液性能好;有良好的促进创面愈合作用;使用上简单易行.我们认为:MEBT是烧伤治疗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烧伤 MEBT MEBO
我院自1989年9月以来采用MEBT治疗各类烧伤病人共1135例,取得显著的疗效,现将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性739例,女性396例,男女之比为1.88:1;年龄最大87岁,最小2个月,平均年龄20.3岁;烧伤面积最大87%,最小1.5%,平均11.2%;烧伤深度,浅II度765例,III度69例,II~III度混合度94例;烧伤至入院时间最短20分钟,最长26天;入院时为新鲜创面940例,感染创面195例;致伤原因:火焰烧伤302例,占26.6%,热液烫伤731例,占64.41%,化学灼伤52例,占4.58%,电灼伤34例,占3%,钢水灼伤16例,占1.41%.
二、治疗方法
局部治疗:早期入院病人用1:1000新洁尔灭及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有水泡者低位剪开放液,尽量保留泡皮,皱折成堆的腐皮剪除之,对烧伤面积较大或全身情况差的病人,先稳定病情后再进行清创,感染创面应尽量清除脓痂及坏死组织;化学灼伤用流动清水充分冲洗.清创后用消毒压舌板将MEBO均匀涂于创面,厚约1mm,每4~6小时涂药一次,并及时清除液化物,创面以保持湿润为原则.保留的腐皮于5~7天后去除;深II度深型及II度创面采用"药刀结合"法,自伤后2天开始在创面涂药前用手术刀做多" "浅层切开,深度以不出血,病人能耐受为宜,然后创面涂MEBO厚约2mm,随着液化物增多,涂药间隔时间缩短,每日4~6次,经"药刀结合"处理的创面,6~12天便可将大部分坏死组织清除,随着创面液化物的减少,涂药间隔时间逐渐延长直至创面愈合. 全身治疗:(1)积极防治休克:凡成人烧伤面积15%以上*?小儿烧伤在10%以上,应尽早静脉输液抗休克治疗,输液量约为Evans公式计算量的2/3或3/4,胶晶比0.5:1,本组86例重度烧伤病人均平稳渡过休克期.(2)抗生素应用尽量控制抗生素预防性应用,以防发生滥用,本组小面积无感染征象烧伤一般不用抗生素,感染创面则选用对革兰阴性细菌有效的抗生素,并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随时调整抗生素,用药时限一般不超过7~10天.(3)营养支持治疗:大面积烧伤由于病人代谢消耗大,蛋白渗出增多,应鼓励病人进富含高蛋白营养饮食,适当输全血,血浆及补充氨基酸,人血白蛋白,尽量改善营养状况,以增强机体免疫抗病能力,促进创面愈合.
三、治疗结果
本组1135例全部治愈,浅II度6~13天愈合,深II度18~22天愈合,III度创面30~50天愈合.其中深II度仅2例留有较平软疤痕,5例面积较大III度烧伤创通过植皮治愈外,其余均表皮化愈合,且无色素沉着,无发现功能障碍.
四、临床分析
本组1135例,创面治疗均按照徐荣祥教授MEBT理论指导下进行,其重要的理论依据是保护烧伤创面的生态组织及防止烧伤创面正常组织的再损伤,创造皮肤修复良好的生理环境,促进创面快速愈合,该疗法具有传统治疗不可拟比的先进性与科学性,通过临床观察,我们作出如下分析.
创面引流通畅,止痛效果显著:以往我院采用干燥汉治疗烧伤,用含有40%酒精溶度虎杖液直接喷洒创面,强烈的外原性刺激致使病人疼痛难忍,创面成痂后痂下积脓,引流不畅.然而MEBT却解决了上述的难题,用药后创面保持湿润而不浸渍,具有充分引流的作用,不使渗出液形成死腔,MEBO中含有活血化瘀植物成份,具有明显的减轻水肿的作用[1]能增加局部血流,改善微循环淤滞,避免了干燥损伤、坏死组织及组织化学物质对皮肤痛觉神经末梢的刺激,从而达到良好的止痛效果.
控制创面感染,加速创面愈合:烧伤后局部皮肤的天然防御屏障遭受破坏以及全身营养状况和免疫机能下降等因素,创面易受外界细菌侵袭而感染.使用MEBO后,由于药膏与创面形成 了两层结构,紧靠创面层的药膏受体温的温化成为油状态,靠外层的药膏或空气较冷仍呈固态膏状[2]因此,能有效地隔离空气与创面的接触,减少了创面污染程度,另方面创面药物所形成的自动引流也不利于细菌寄宿、降低了细菌数量.同时,MEBT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皮肤附件,调整真皮中纤维组织和残存上皮细胞再生的比例,在湿润环境中,上皮细胞分裂生长迅速,促进创面愈合.本组病例比以往"虎杖液"干燥疗法创面可提前5~6天愈合,深II度一般不留疤痕,III度创面留崐有平软疤痕但基本不影响功能.
参 考 文 献
[1]徐荣祥.论烧伤创面治疗原则,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2,(4):14
[2]徐荣祥.烧伤湿润暴露疗法培训教材,19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