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BT/MEBO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60例
  • 目录

     

    卢栋1,郭璐2*唐乾利3,劳肖霞2,狄钾骐3,敖小青3,付军3

           1.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钦州 535000

           2.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3.广西中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基金项目]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30860356

    2007年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项目批准号:0719006-3-8

    *为本文通讯作者

     

    【摘要】目的:探讨MEBT/MEBO及贝复济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再生与修复的作用,并期望为皮肤溃疡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治疗的新方法。方法:临床观察: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美宝湿润烧伤膏组)30例和对照组(贝复济组)30例。观察用药3天、14天、21天、28天各组难愈合创面的创面面积、创面深度、疼痛程度、肉芽生长情况及用药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愈合后瘢痕形成情况,并统计分析。结果:MEBO组在用药3天时缓解伤口疼痛与贝复济组有差异,P<0.05MEBO 组在用药后7天缓解疼痛与贝复济组有差异,P<0.05,说明MEBO缓解疼痛效果优于贝复济;用药后7MEBO组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与贝复济组相同,P>0.05MEBO 组在用药14天、21天、28天时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减小伤口深度与面积大小与贝复济组无差异,P>0.05,说明MEBO 在加速伤口愈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方面与贝复济效果等同,两组痊愈率接近;MEBO组与贝复济组创面愈合时间无差异;SI评分MEBO组与贝复济组有差异,P<0.05,说明MEBO减少瘢痕形成优于贝复济。结论:MEBO在减轻疼痛,减少瘢痕愈合方面优于贝复济,而在促进伤口愈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方面与贝复济效果无差异。

    【关键词】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贝复济;慢性难愈合创面;临床观察

    【标识符】doi10.3969/j.issn.1001-0726.2010.05.005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reating Chronic and Refractory Wounds with MEBT/MEBO (60 Cases Report Attached). LU Dong1, GUO Lu2, TANG Qian-li3 etc. 1. Qinzhou Traditional Medical Hospital, Qinzhou City, Guangxi Province, 535000, China. 2. 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Guangxi Traditional Medical Hospital, Nanning City, Guangxi Province, 53002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generation and restoration effect of MEBT/MEBO and bFGF in treating chronic and refractory wounds so as to find a new method to treat skin chronic ulcers. Method: 60 patients meeting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col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MEBO group, n=30) and control group (bFGF group, n=30) randomly. The changes of the size, depth, feeling of pain, the growth of granulation, wound healing time and scar formation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in two groups at the time point of 3rd, 14th, 21st and 28th day after MEBO applied. The results obtained we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ce differences (P<0.05) in relieving pain observed at the 3rd day and 7th day respectively between two groups.  The effect of MEBO in relieving pain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bFGF. There was no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P>0.05) in growth of granulation tissue between two groups at the 7th day and no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P>0.05) in accelerating granulation growth, reducing wound size and depth observed at the point of 14th, 21st, 28th day between two groups. It showed that the effect of accelerating wound healing and granulation growth in MEBO group was similar to that in bFGF group. There were similar results obtained between two groups in healing rateso no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s (P<0.05) in SI score was observed between two group, MEBO was better than bFGF. It meant that the effect of reducing scar formation in MEBO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bFGF group. Conclusion: MEBO ointment is superior to bFGF in effect of reducing pain and scar formation.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in improving wound healing and promoting growth of granulation tissue.

    Key words MEBT/MEBO; bFGF; Chronic and refractory Wound; Clinical Observation

     

    慢性难愈合的创面,主要包括创()伤性溃疡、血管性溃疡、压迫性溃疡、放射性溃疡以及感染性溃疡等。由于它发生在体表,病程长,对外观影响大及并发症多,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形成顽固性难愈性溃疡,愈后又极易复发,少数尚有癌变可能,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是现代社会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一个重要并发症,是临床创面修复的一大难题[1~3]。本病属中医学“溃疡”范畴,是中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对其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大量卓有疗效的方药和有关剂型,确定了溃疡形成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的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皮肤溃疡诊治理论体系。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应用MEBT/MEBO治疗多种慢性难愈合创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4]。现将近期临床观察病例报告于下:

     

    1.临床对象及研究方法

    1.1.临床资料: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随机选取200911日至20091231日期间,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和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的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入选标准:凡4周以上不能愈合的慢性体表难愈合溃疡为入选对象,且1周内未系统应用过抗生素及其他中药制剂;糖尿病患者需要同时控制血糖。排除标准:排除妊娠期妇女、治疗期间做放化疗的患者,以及白塞氏病、严重贫血、克隆氏病、急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24小时内使用镇痛药,3个月内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及肿瘤患者等。剔除标准:(1)试验过程中因故退出的患者;(2)依从性较差,影响治疗方案实施或数据采集的患者。两组年龄、性别比,创面大小及溃疡类型详见表1

    1 MEBO组、贝复济组一般情况比较

    组别

    平均年龄(岁)

    /女(例)

    创面大小(cm2

    溃疡类型(例)

    ()

    压迫性

    糖尿病性及感染性

    MEBO

    41.6±9.9

    14/16

    10.56±5.23

    17

    9

    4

    贝复济组

    40.4±10.6

    15/15

    10.68±4.67

    17

    7

    6

    注:两组年龄、性别比,创面大小及溃疡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MEBO组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64岁,平均年龄41.6岁±9.9岁;贝复济组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40.4岁±10.6岁。经t检验,各组间统计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年龄、性别比,溃疡类型及各组创面用药前原始创面大小比较,经统计学处理统计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临床病例分组及处理方法:符合上述诊断标准,门诊病例按治疗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美宝湿润烧伤膏)和对照组(贝复济),分别入选病例30例。治疗组: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取适量美宝湿润烧伤膏涂擦溃疡面及周围充血区域,适当厚度,每次换药时,必须先去除创面液化物,每日换药1次,至溃疡面愈合。对照组:采用贝复济治疗,常规消毒创面后取适量贝复济药物喷涂溃疡面区域,换药后加盖纱布,每日换药1次,至溃疡面愈合。用药期间不合并使用其它外用药,其中糖尿病患者同时配合合理用药控制血糖。

     

    2.观察指标

      观察换药后3天、7天、14天、21天、28天创面面积、创面深度、疼痛程度、肉芽生长情况、创面愈合的时间、瘢痕形成情况等指标。

    2.1.疗效评定标准:疗效判断标准(参考国家药品审批机构规定的有关条例,自拟评分标准):(1)创面面积——无:0分;平均直径<1cm1分;平均直径2cm2分;平均直径>3cm3分。(2)创面深度——无:0分;<0.3cm1分;0.3cm0.5cm2分;>0.5cm3分。(3)创面疼痛程度——无疼痛或疼痛消失:0分;轻微疼痛,持续时间短:1分;疼痛明显,持续时间较长:2分;疼痛难忍,持续时间长,表现为灼痛、刺痛:3分。(4)肉芽生长情况——肉芽生长良好、溃疡面基本愈合:0分;肉芽生长旺盛,创面鲜活:1分;肉芽生长旺盛,创面平坦、淡红:2分;肉芽生长缓慢,创面凹陷、灰暗:3分。

    2.2.疗效检测标准:检测指数计算公式如下:检测指数=(用药后第3天得分-用药后第28天得分)/用药后第3天得分×100%

      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进行评价。痊愈:检测指数=100%;显效:100%>检测指数>75%;好转:75%>检测指数>25%;无效:检测指数<25%。有效率为痊愈率加显效率。愈合时间以创面完全上皮化的时间为准。

      瘢痕评分采用香港理工大学提供的中文版“温哥华瘢痕量表(VSS)”,此量表通过采用色泽(melanin M)、厚度(height, H)、血管分布(vascu-larityV) 和柔软度(Pliability, P) 四个指标对瘢痕进行描述性评估。评分越高表示瘢痕越严重。

     

    3.结果

      MEBO30个创面中,8个创面2周内愈合(创、烧伤及感染性溃疡3个,压迫性溃疡5个),11个创面3周内愈合(创、烧伤及感染性溃疡8个,压迫性溃疡3个),11个创面4周内愈合(创、烧伤及感染性溃疡6个,糖尿病性溃疡4个,压迫性溃疡1个)。贝复济组30个创面中,7个创面2周内愈合(创、烧伤及感染性溃疡3个,压迫性溃疡4个),10个创面3周内愈合(创、烧伤及感染性溃疡7个,压迫性溃疡2个,糖尿病性溃疡1个),10个创面4周内愈合(创、烧伤及感染性溃疡6个,糖尿病性溃疡3个,压迫性溃疡1个),3个创面超过4周愈合(创、烧伤及感染性溃疡1个,糖尿病性溃疡2个)。MEBO组、贝复济组创面用药各期对比及疗效比较详见表2~表8

     

    2 MEBO组、贝复济组创面用药3天后一般情况平均得分比较

    组 别

    例数

    面 积

    深 度

    疼痛程度

    肉芽生长

    MEBO

    30

    2.75±0.25

    2.32±0.43

    2.12±0.37

    2.76±0.19

    贝复济

    30

    2.65±0.32

    2.22±0.43

    2.33±0.48

    2.66±0.26

    注:MEBO组与贝复济组比较,△P<0.05

    SPSS 13.0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组间比较:MEBO 组在换药后第3天缓解疼痛与贝复济组有差异,△P<0.05,两组面积、深度、肉芽生长无统计学差异。

    3 MEBO组、贝复济组创面用药7天后一般情况平均得分比较

    组别

    例数

    面 积

    深 度

    疼痛程度

    肉芽生长

    MEBO

    30

    2.25±0.57

    2.33±0.45

    1.82±0.56

    2.16±0.29

    贝复济

    30

    2.15±0.62

    2.24±0.54

    2.23±0.48

    2.27±0.16

    注:MEBO组与贝复济组比较,△P<0.05MEBO组与贝复济组比较,★P>0.05

    经独立样本t检验,MEBO 组在用药7天缓解疼痛与贝复济组有差异,△P<0.05MEBO组肉芽生长与贝复济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面积、深度变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4 MEBO组、贝复济组创面用药14天后一般情况平均得分比较

    组 别

    例数

    面积

    深度

    疼痛程度

    肉芽生长

    MEBO

    30

    1.65±0.16

    1.02±0.23

    1.22±0.27

    1.26±0.29

    贝复济

    29

    1.75±0.12

    1.12±0.13

    1.13±0.35

    1.36±0.16

    注:贝复济组与MEBO组比较,★P>0.05

    经独立样本t检验,MEBO 组在用药14天促进肉芽生长,减少伤口深度与面积大小与贝复济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5 MEBO组、贝复济组创面用药21天后一般情况平均得分比较

    组别

    例数

    面 积

    深 度

    疼痛程度

    肉芽生长

    MEBO

    30

    0.75±0.26

    0.82±0.23

    0.52±0.57

    0.86±0.19

    贝复济

    29

    0.85±0.12

    0.83±0.33

    0.57±0.68

    0.76±0.26

    注:贝复济组与MEBO组比较,★P>0.05

    经独立样本t检验,MEBO 组在用药21天后促进肉芽生长,减少伤口深度与面积大小与贝复济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6 MEBO组、贝复济组创面用药28天后一般情况平均得分比较

    组别

    例数

    面积

    深度

    疼痛程度

    肉芽生长

    MEBO

    30

    0

    0

    0

    0

    贝复济

    29

    0.15±0.05

    0

    0

    0

    注:贝复济组与MEBO组比较,★P>0.05

      经独立样本t检验,MEBO 组在用药28天促进肉芽生长,减少伤口深度与面积大小与贝复济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7 MEBO组、贝复济组创面用药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MEBO

    30

    29

    1

    0

    0

    100%

    贝复济

    30

    27

    2

    1

    0

    96.7%

    注:贝复济组与MEBO组比较,★P>0.05

      两组创面用药疗效,MEBO组有效率达100%,贝复济组有效率达96.7%。经参照单位分析,MEBO组与贝复济组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8 MEBO组、贝复济组创面愈合时间和瘢痕积分(SI)评分

    组别

    例数

    愈合时间(天)

    SI评分()

    MEBO

    30

    19.55± 5.56

    6.12±0.13

    贝复济

    30

    20.15±4.62

    7.06±0.53

    注:贝复济组与MEBO组比较,★P<0.05;贝复济组与MEBO组比较,△P>0.05

      MEBO组与贝复济组比较: 愈合时间△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瘢痕积分(SI)评分★P<0.0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即美宝组创面瘢痕较轻。

     

    4.结论

       本研究在中医外科学理论指导下,在前期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基础上,探讨MEBO与贝复济对慢性难愈合溃疡愈合过程的影响,并期望开辟“加速创面无瘢痕愈合”的治疗新途径,为皮肤溃疡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治疗的新方法。通过临床观察,MEBO在减轻疼痛,减少瘢痕愈合方面优于贝复济,而在促进伤口愈合,促进肉芽生长方面与贝复济效果无差异。

     

    5.分析与讨论

      慢性难愈合创面属中医学“溃疡”范畴。从祖国医学的角度来说,皮肤溃疡病机演变的特点为:因虚感邪,邪气致瘀,瘀阻伤正,化腐致损,形成了虚、邪、瘀、腐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变化。其中虚是受邪条件及血瘀伤正的结果;邪以热邪、毒邪为主,既可以是外因,又可以是血瘀后的病理产物,为发病的重要条件;瘀为邪毒的病理产物及生腐之源,为发病的关键。MEBO能清热解毒祛邪,直接祛除病因,用药于病灶处,易于取效。MEBO中活血祛瘀的药物可直达病处,加上其中含有祛腐生肌的成分,能祛除局部的腐肉和邪毒,达到腐去新生之效;而MEBO药物中的补益之品、营养成分则扶正补虚,为创面组织的再生修复提供营养原料。总之,MEBO组方符合中医理法原则,从而能起到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另一方面,MEBO药物中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营养成分,二是药物成分,这两种成分构成了MEBO的独特治疗作用。营养成分由低分子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组成,可以直接作用在溃疡创面,并在局部被组织吸收,为创面组织的再生修复提供营养原料。药物成分则完成了创面的止痛、抗感染、减轻炎症和减轻瘢痕等治疗作用。MEBO能有效地阻止创面水分蒸发,保持创面湿润,有效地保护创面,使其维持在一个低氧张力环境中,有利于毛细血管扩张,增加局部血流,防止微血栓生成[5],避免了包扎压迫、干燥脱水等影响,保护间生态组织,使间生态组织恢复生机,并能防止细菌入侵。MEBT/MEBO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较之西医传统的植皮愈合和中医传统上使用含汞、砒的腐蚀丹药“腐”而后“收”的应用,体现出更好的实用价值,并减少了并发症。通过对皮肤溃疡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6],结果表明MEBO能明显的缩短创面修复愈合时间,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现代研究证明,皮肤溃疡创面修复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病理过程,其基本过程是肉芽组织增生。创面的肉芽组织形成,填充组织缺损,有利于增强创面的抗感染能力,有利于肉芽组织创面发生收缩,有利于创面愈合,并为上皮爬生创造了必要条件。肉芽组织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所构成。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增强,可明显促进肉芽组织增生,同时细胞能分泌许多功能蛋白质,可促进创口收缩和创口扩张能力[7]bFGF系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其对于来源于中胚层和外胚层的细胞(如上皮细胞、真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均有促进修复和再生的作用,同时贝复济还可改善溃疡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毛细血管再生,加速创面愈合。研究结果表明,创面应用bFGF,补充局部生长因子的不足,对所有细胞均有促进增殖和分裂的作用;能强烈刺激新生毛细血管形成,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并且为组织修复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还能激活巨噬细胞的功能,增加受损部位的抗感染能力,使肉芽组织生长迅速,创缘上皮迅速向中心爬行,创面迅速缩小,促进创面愈合,对感染伤口,在联合应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bFGF的不足之处:(1)bFGF无法穿透坏死组织作用到皮肤附件上的上皮细胞,所以应用bFGF应在表层坏死组织清除或脱落后,每次换药时均需清理创面坏死组织,加重疼痛。(2)bFGF不仅无止痛作用,而且对创面有一定的刺激性。(3)bFGF不含抗生素,需联合应用抗生素,应用bFGF的最佳条件是在创面感染控制的情况下。(4)bFGF要求无菌操作,需专业人员进行,药物需冷藏保存。(5)应用bFGF愈合后创面的皮肤较薄,以表皮为主,只有少量的真皮组织,易出现瘢痕挛缩[8]

      综上所述,MEBT/MEBO可通过营养创面,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局部血流,防止微血栓生成等来提高机体本身修复能力,并创造一种既利于修复,同时又不破坏正常组织修复进程的生理环境,促进难愈合创面愈合,有效地预防或减少瘢痕形成,提高愈合质量。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以生理性再生修复为基础,追求无瘢痕的创面愈合方式,已成为创面愈合研究的趋势和主导潮流。我们应当在发扬中医药优势的同时,借助于现代的高科技及生物学成果,对中医药促进创面生理性修复及组织再生的机制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开发符合国际标准和要求的应用于创面修复愈合的疗法,发展中医外治法,为传统中医药对该病的防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新的技术方法和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 阙华发,唐汉钧,王林扬,.益气化瘀法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修复愈合的机制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3):243~245.

    [2] 付小兵,盛志勇,王正国.我国创伤修复应用基础研究10年的主要成就与展望[J].中华创伤杂志,2002,18:389~390.

    [3] 付小兵.进一步重视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发生机制与防治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2004,20(8):449~451.

    [4] 王权胜,唐乾利,张力,.湿润烧伤膏治疗下肢缺血性慢性溃疡47[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5,17(4):296~297.

    [5] 徐荣祥,萧摩.烧伤皮肤再生疗法与创面愈合的机制[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3,1(4):253~257.

    [6] 李杰辉,唐乾利,张力,.MEBO对皮肤溃疡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7,19(4):293~299.

    [7] 付小兵,田惠民.国外创伤研究的新进展[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1994,15(3): 147~152.

    [8] 石新琪,王立新,王京朝.体表慢性溃疡治疗方法的研究[J].河北医药,2009,31(5): 533~535.

     

     

    【作者简介】

    卢栋(1959~),男(汉族),广西合浦县人,2000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硕士,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及医院管理,现为钦州市中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

    郭 璐(1982~),女(汉族),山西长治市人,2007年本科毕业于山西中医学院,2007级广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外治法研究,现为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腺体外科住院医师.

    唐乾利(1961~),男(汉族),广西桂林市人,1983年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普外科、烧伤外科专业,广西中医学院外科学学科带头人,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收稿日期:2010-06-28